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8554
汉源县五十年疟疾变迁相关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0年第1期
     作者:王子树 李德文 曹正芬 李西莲 杨晓强

    单位:王子树(四川省汉源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汉源 625300);李德文(四川省汉源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汉源 625300);曹正芬(四川省汉源县卫生防疫站);李西莲(四川省汉源县卫生防疫站);杨晓强(四川省汉源县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000122 中图分类号:R5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34(2000)01-0026-01

    四川汉源县历史上是疟疾高发区,我们在控制流行至基本消灭的过程中发现,疟疾的发生和流行,除必备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外,还受社会、自然灾害、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同样,控制流行,降低发病至基本消灭,除防治外,也受这些因素影响。现将我县1950~1999年疟疾发病变迁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 疟疾流行的基本特征

    据我县1950~1999年疫情报告统计,五十年间共发生疟疾20 924例。五十年代为全县大流行期,发病19 668例(其中死亡4人),占发病总数的94.00%;六十年代局部暴发流行,发病1 152例,占发病总数的5.51%;七十年代进入非流行期。年发率降至1/万以下。发病49人,占发病总数的0.23%;八十年代控制了内源性病例,阻止输入性疟疾传播,发病42例,占发病总数的0.20%;九十年代控制输入性及输血性疟疾,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目标,发病13例,占发病总数的0.06%,1997年后无疟疾病例报告。

    2 疟疾发病与相关因素分析

    2.1 自然灾害因素

    1959~1961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疟防工作严重削弱。随后又精减压缩部份医务人员,至使疟疾防治工作停滞,大批疟疾患者得不到及时正规治疗,而成为传染源,又导致了1963~1965年的局部地区暴发流行。这次流行引起了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疟防工作重新得到了加强,年发病由1965年的18.9/万下降到1967年2.3/万。
, 百拇医药
    2.2 政策因素

    进入八十年代后,人口大量频繁的流动,疟疾病人随流动人员输入我县,呈点状发病且分散,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疟防工作的重点随之转移到加强对外出回归和外来人员的抗疟管理。有效地阻止了输入性疟疾传播。年发病率由八十年代初的0.2/万下降到九十年代的0.029/万,1997年至今无病例报告,各项指标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2.3 地域因素

    我县疟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集中在靠近大凉山的坭美、片马、河南、桂贤等乡,其海拔高度依次为1 955米、1 520米、1 140米和785米。解放后几次疟疾流行的高发区都在这些地方。这四乡靠近凉山,农民以彝族为主,彝、汉杂居,卫生习惯较差,人畜共居,无任何防蚊设施,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认为疟疾是“鬼附身”,故患疟疾后不及时就医,而是采取“躲摆子”、“吃神水”等错误做法,致使久病不愈,而成为传染源,扩散传播。再加上走亲串友频繁,导致这一地域疟疾长期反复流行。
, 百拇医药
    2.4 经济、文化因素

    我县属盆周大山区,各区乡地理千差万别,疟疾发病也形成了与其它地方不同的发病特点,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九襄、富林等地,虽然气温高、水田多,是轻病区;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山区、半山区,水田相对少,甚至没水田的反而是重病区,呈阶梯形上升。

    2.5 耕作制度因素

    解放初期到六十年代,由于农业缺水,大多数平坝、半山区梯田每年只种一次水稻,冬季蓄水,成为蚊虫越冬的有利条件。六十年代后期,全县大搞水利建设,兴修堰渠,全部解决了稻田直流灌溉的问题。随着科学种田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坝区稻田在秋季放水免耕,改种蒜苔等经济作物,半山区种经济作物或其它小春。现在已基本上无冬水田,蚊虫孳生环境受到影响,密度大为下降,在降低疟疾发病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