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理科学进展》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8918
生命科学史话.其五
http://www.100md.com 《生理科学进展》 2000年第4期
     作者:王志均

    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100083

    关键词:

    生理科学进展000421

    26.发现考的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亨奇

    菲利普.亨奇(Philip S. Hench, 1896~1965)是一位美国的医生,1920年毕业于匹茨伯大学,随后即赴梅奥临床(研究所)(Mayo Clinic),主要研究风湿性疾病,1947年被聘为明尼苏他大学内科教授。

    积20年的经验,亨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变为跛子和痛苦申诉,深感焦虑。因而他竭力寻找各种治疗方法。从病情上看,这种病可因妊娠或患黄疸而使症状缓解,从而他设想这病不是由于微生物感染,而有可能是体内某些生物化学障碍所引起。进一步思考时,他着重在黄疸病人与妊娠妇女有那些共同点,最后他设想这种抗风湿性物质有可能是肾上腺皮质激素。
, http://www.100md.com
    事有凑巧,在1948年亨奇的一个生物化学朋友爱德华.肯道尔(Edward Kendall)刚刚合成了一个称做“化合物E”(compound E)的肾上腺皮质类物质,不知有什么作用,亨奇就拿来试用于14个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有的原来卧床不起的病人,竟然高兴地起来跑回了家。这个化合物还对一些其他病有一定疗效。

    基于以上情况,美国媒体广泛予以宣传报道,声称发现了一个包治百病的万能神药,这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激素“考的松”(cortisone)。但过了一二年,大家发现这个药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样灵验。实际上,世界上也没有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亨奇在这项发现中始终保持冷静的态度,他认为他只不过是研究了一个激素在风湿性关节炎机制中的作用而已。这种精神是极可贵的。

    亨奇与肯道尔以及瑞士生物化学家雷奇斯坦因(Tadeus Reichstein)共同获得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雷奇斯坦因是以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闻名的。
, 百拇医药
    27.发现维生素K的丹姆

    亨瑞克.丹姆(Carl Peter Henrik Dam, 1895~)为丹麦生物化学家,就学于哥本哈根大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任教于该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辗转到美国数年,后又回丹麦任职。

    丹姆于20年代后期即在哥本哈根大学从事鸡的胆固醇代谢研究,他的博士论文也是研究固醇的生物重要性的。当时一般认为,许多哺乳动物能在体内合成胆固醇,但设想鸡却缺乏这种能力。为了证实这种设想,丹姆用没有胆固醇却富有维生素A和D的食物饲养鸡。他观察到鸡也能合成胆固醇,但更重要的发现是:如果继续用这种食物饲养2~3周,则鸡出现皮下、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出血现象,而检验鸡血时发现凝固得很慢;而若在食物中加入脂肪、维生素C以及胆固醇,也对出血没有明显的改善。因此,丹姆认为,这是由于在食物中缺乏一种未知的因素所致。

    在寻找上述食物中所缺少的因素过程中,发现绿色叶和猪肝是保护不犯出血病的最有效来源。丹姆于1935年把此因素称为“维生素K”。K是斯堪得那维亚文和德文中“Koagulation”(凝固)一词中的第一个字母。这个物质是脂溶性的,可从紫花苜蓿(alfalfa)中成功地分离出来(1939)。
, http://www.100md.com
    由绿色植物中分离出的维生素K被称为K1,而由大肠腐败作用所产生的维生素K则称为K2,二者稍有不同,其差别首先由美国化学家爱德华*多伊西(Edward A.Doisy)观察到,并于1939年即将维生素K人工合成。

    1943年,丹姆与多伊西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8.与班廷共同发现胰岛素的白斯特

    查理.白斯特(Charles Herbert Best, 1899~1978)是加拿大一个医师之子,肄业于多伦多大学。先读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于1921年获学士学位,随即又攻医学,于1925年毕业。在1921年暑假期间,适逢29岁的弗里达雷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设计了一个提取胰岛素的方案,需要助手,由多伦多大学生理系主任麦克劳德(Macleod)推荐白斯特担任。这时他仅22岁。这两位年轻人竟以百折不回的毅力,一鼓作气地做成了,成为医学史上一个奇迹(详情参见《生物学通报》1993,28(1)∶34)。
, 百拇医药
    在他们的工作开始时,系主任麦克劳德给予过一些指导,随着他就去国外休假去了,等到他回来看见提取胰岛素的工作很有成果时,立即动员他的助手进行胰岛素的纯化工作,做出了一些重要贡献。但班廷与麦氏的关系日趋紧张,经常发生摩擦。胰岛素的提取成功,轰动了全世界,也是全球糖尿病人的福音。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还创立了以班廷和白斯特命名的医学研究所。

    仅隔两年(19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班廷和麦克劳德两人。但班廷对于没有给予和他同甘共苦的白斯特以应得的荣誉,感到十分气恼,立即宣布把自己份内的奖金分一半与白斯特,而麦氏也随着宣布把他的奖金分一半给他的助手考立普(collip),表彰他在纯化和鉴定胰岛素中的功绩。

    关于诺贝尔奖没有授予白斯特一事,也引起国际科学界一些议论,成为多年来诺贝尔奖金委员会的一项公案,迄今未有定论。

    白斯特后来成为著名生理学家。他于1925年医学院毕业后,曾赴英国伦敦著名生理学家亨利.戴尔爵士(Sir Henry Dale)实验室深造,参加关于组胺的研究工作。1929年白斯特任多伦多大学生理系主任教授。当班廷不幸于194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后,白斯特继任班廷的多伦多大学班廷和白斯特医学研究所主任职。
, http://www.100md.com
    白斯特也仍继续研究胰岛素,并建议在治疗糖尿病时,将锌与胰岛素并用可减缓其吸收速度,延长其作用时间。他曾将肝素制成结晶形式并建议临床用抗血凝的肝素治疗血栓形成。他还发现胆碱(choline)具有预防和治疗肝疾患的作用。

    白斯特和泰勒所著的一部生理学教材《医学实践的生理学基础》,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全世界(1961年已出至第7版),它以内容充实、选材合宜、文笔流畅等特点著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29.发现胆囊收缩素的艾维

    胆囊收缩素,简称CCK(cholecystokinin),是艾维于1928年发现的第三个胃肠激素。现已知,这个激素的作用已大大超出促使胆囊收缩这一作用了。

    安诸.艾维(Andrew Conway Ivy, 1893~1978)是一位著名的消化生理学家,生于美国米苏里州,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16年获学士学位,进步极快,翌年获硕士学位,再一年又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著名的消化生理学家卡尔森(A.J.Carlson)(作者按:我国老一辈生理学家林可胜、张锡钧、张鸿德都师从过卡尔森)。在1919~1925期间,艾维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并在职读医学,192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是卡尔森教授最得意的门生。
, 百拇医药
    艾维长时间任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生理和药理学系主任教授,工作极为勤奋,带领门徒很多,发表论文也极多,为多产作家。

    继英国的贝利斯和斯他林发现第一个激素“促胰液素”(又称“胰泌素”)(1902)之后,掀起了国际上寻找激素的热潮,在斯他林的影响下,英国的艾达金斯(Edkins)于1905年发现了第二个胃肠激素“胃泌素”。以后,胃肠新激素的发现极为缓慢,这二种激素的提纯工作也进展极慢。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艾维也在进行促胰液素的提纯工作,他发现促胰液素的粗制品能引起胆汁流出增加,从而设想,这个粗制品中极可能有促使胆囊收缩的因素在内。进一步观察到,引起胆囊收缩的物质,如酸、脂肪、蛋黄等放在小肠内,即使切断小肠全部神经,仍能引起胆囊收缩。用交叉循环的实验狗也证明,将酸注入一个狗的十二指肠,也能引起另一狗的胆囊收缩。就这样,发现了胆囊收缩素。

    在20世纪60年代,瑞典的著名生化学家Jorpes和Mutt开始进行胃肠激素的提纯工作,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他们很快发现CCK和具有刺激胰酶分泌的另一激素“促胰酶素”(pancreozymin)是同一物质,后者是由英国的Harper和Raper于1943年发现的。由于CCK的发现早于促胰酶素,所以现今都用CCK称它们,促胰酶素一名逐渐消失。
, http://www.100md.com
    近20余年来,CCK已不认为是一个单纯的胃肠激素了,它在血浆和胃肠组织中以多种激素形式存在,它是胃肠道和其他组织的生长因子。CCK又是脑内含量最丰富的肽,而脑也是它产生的主要部位。因而认为,CCK不仅是一个激素,它还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强有力的递质了。

    参考文献

    1,Medvei VC. A History of Endocrinology. Lancaster: MTT Press, 1982, Biographies (pp 699~820).

    2,Daintith J, et al.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tists.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 198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