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教育》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8955
王灿晖温病学术思想撷萃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 2000年第1期
     作者:马健 刘涛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关键词:王灿晖;学术思想;温病

    中医教育000126

    王灿晖(1937—),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重点学科“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在长期从事温病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王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仅略述其对温病病因的阐发及温病治疗心法,以飧读者。

    1 温病病因阐发

    1.1温病病因本质的认识

    王教授认为,“六淫病因说”虽是对温病病邪作用于人体后,正邪交争所出现的临床表现的概括,但并没有阐发温病病因的实质所在;虽然认识到病因的外部特征,即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但并未就其客观实体进行剖析;虽然认识到“六淫”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未明确两者内在所具有的规律性联系。王教授在深入研究前人温病病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生物学理论和大量的临床观察,提出温邪的本质是以病原微生物为基本物质,以季节气候因素为重要条件,以其临床致病特点为研究对象,以提示病理演变、指导辨证论治为研究目的,只有将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准确地掌握温病病因的本质。具体言之,现代微生物学所揭示的病毒、细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是导致温病的直接原因,温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致病毒力以及致病属性。致病后的各种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以及各种特异性的临床征象,与病原体的自身习性和生长环境在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四季的气候变化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的生长繁殖和人体的抗病能力的强弱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季节气候因素是病原体生长繁殖和传播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某些系统的防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如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容易破坏呼吸道粘膜的内环境,增加粘膜对致病微生物的易感性;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杀灭病原体的功能下降,而致肠道传染病易于发生。可见温病病因的实质应为病原微生物,气候因素则是通过影响人体机体防御机能及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而发挥其间接致病作用。由于传统“六淫病因说”是前人根据四时温病的不同特点、联系季节的气候变化而作出的理论概括是建立在临床证候的观察、分析基础之上,因此其实际意义已远远不限于阐述温病发生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揭示温病发病特点、区分证候类型、指导立法制方,从而成为温病辨证论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百拇医药
    1.2温病病因理论的运用

    (1)重视发病季节:王教授认为,根据温病发病季节及其主要特点,联系临床表现,在认清病因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病种类型,这就是温病诊断分时审因、按因论病的辨证诊断过程。辨清不同类型的温病,不仅可以为临床治疗的“审因论治”提供依据,而且有助于掌握不同类别的演变过程。

    (2)辨清湿热属性:王教授指出,四时温病在病因上虽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之分,但究其性质不外温热、湿热两大类。由于湿为阴邪,性近于寒,与热迥异,所以一旦湿热相合,则病情远较单纯温热为患复杂,临床表现亦有显著差异,治疗自然有别。因此,辨清温热与湿热属性,不仅有助于掌握不同类型温病的演变特点,而且可以使治疗上的“审因论治”更有规律可循。临床辨别温热与湿热的不同属性,除了根据发病季节及其气候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外,王教授认为注意审视起病缓急、热势高低、口渴与否、脉象缓数以及舌苔是否厚腻,是临床正确辨证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单纯温热之邪为患,大多起病较急,热势较高,口渴较著,脉多偏数,苔多偏燥而较少厚腻;湿热为患则起病大多较缓,热势不扬,口多不渴,脉象偏数,舌苔厚腻。
, 百拇医药
    (3)明确邪侵部位:明确病位不仅是辨别证候类型的关键所在,而且是审因辨病的重要依据。

    王教授对温病病因学说从其物质基础和临床意义两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发,既立足于传统中医学理论,又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知识;既肯定了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价值,又揭示了温病病因的本质及发展方向,充实和发展了中医温病病因理论。

    2 温病治疗心法

    2.1立足祛邪,及时补阴

    王教授认为,温病乃因感受温邪所致,其整个发展过程也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病邪是导致温病发生并决定其发展过程的主导因素。因此,温病治疗的首要任务当立足于有效地驱除病邪。温病祛邪方法甚多,以“汗(解表)”、“清(清热)”、“下(攻下)”、“化(化湿)”四法最为常用。

    由于阴液耗损的程度与温病转归及预后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祛邪治疗时,还必须最大可能地保护阴液,将其耗损减少到最小程度。王教授强调滋阴养液之品,并非一定要等到阴虚之象毕露,甚至阴液将竭之时才能使用,而应在病程出现阴虚的苗头时,就及时运用。只有尽早、及时地补充阴液的亏虚,才能使正气抗邪有力,故有“祛邪必先扶正,正足邪自去”之说。王教授治疗高热患者,往往在明显阴虚见症出现之前,便及时参以养阴生津之法。经过临床对照与实验研究证明,早用养阴之法,能起到较好的保津作用,可避免伤阴的发生。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早用重用滋阴生津,对减轻病情和安全渡过难关有较好的效果。
, 百拇医药
    2.2外感内伤互参,辨病辨证结合

    王教授主张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在辨治上应互相渗透贯通。他认为温病蕴热化毒、伤阴动风、酿痰致瘀等与杂病病机有共通之处;温病之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阴熄风、清心开窍等治法同样可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如用凉血化瘀之生地黄、赤芍、元参、丹参配合滋阴熄风之龟板、牡蛎、鳖甲治疗脑动脉硬化伴多发性微血栓形成;用清热解毒之蒲公英、半枝莲、黄芩配凉血化瘀之丹参、蒲黄、赤芍治疗胃多发性息肉;用温病之三甲散配清心开窍之天竺黄、黄连、川菖蒲治疗中风后遗之偏瘫、失语等。同理,内伤杂病脏腑病机学说、气血津液病机学说也可作为温病辨证的理论基础,三焦辨证体系从本质上而言,就是脏腑学说在温病辨证中的运用。临床实践证实,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在辨治上应互相渗透贯通,这样既有利于开拓温病辨证思路,又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王教授在强调辨证施治为中医治病之本的同时,主张临床诊病须明确西医诊断,只有弄清疾病在各个阶段的关键病理环节,正确分析其病理演变趋势,才能使中医治疗更加准确无误,有的放矢。如对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若仅凭症状辨证,多属痰热阻肺,治疗从清肺化痰入手,但结合肺炎肺泡和肺间质的充血水肿、局部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特点,则治疗上,应在传统治法的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虎杖等活血化瘀之品。此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疾病的特异性病原体,应适当选用相应的特效药物。如治疗病毒性疾患,可以用黄连、黄芩、金银花、鸦胆子、板兰根、丹皮、鱼腥草、蚤休、螃蜞菊等具有抗病毒、诱生干扰素作用的药物;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可加用黄连素、生大蒜、黄柏、黄芩、百部、盆筒叶等具有抑制脑膜炎双球菌生长作用的药物;治疗百日咳可加用青皮大蒜,黄连,鸡、羊、猪胆汁等对百日咳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的药物。这样寓辨证于辨病、辨病结合辨证,两者有机结合,统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http://www.100md.com
    2.3活用古方,善创新方

    (1)王教授治病善用古方,认为古贤制方乃据证而定,有是证而用是药,其君臣佐使配合之理大有法度可师。然不可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临证必须活用。其心得有二:一为用古方必须深解先贤制方之理,师古而不能泥古,加减灵活,进退有度,用方大忌照搬抄录,不事加减;二为探索开发古方新的适应证范畴,如用凉营泄热、清瘀活络的清营汤治疗糖尿病的血管性损害;用化痰祛瘀搜络的三甲散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用清泄少阳、兼化湿邪的蒿芩清胆汤治疗变应性亚败血症等都获得了满意疗效。

    (2)善于结合实践经验,创制疗效卓著的新方和效方。“清气解毒汤”即为王教授精研温病理论,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经反复研究验证而得的效方。该方由鸭跖草30g,忍冬藤30g,半枝莲20g,板蓝根20g,连翘10g,柴胡10g,蝉衣10g组成。柴胡和解表里,蝉衣散风热宣肺达表,与柴胡合用,轻清灵动,泄邪热而透毒外解;连翘味苦兼辛,能透肌解表,与板蓝根、半枝莲、忍冬藤、鸭跖草诸清热解毒药相配,其效更卓,直接清火解毒于无形。忍冬藤通经络,鸭跖草行水湿,两相配伍,排周身热毒于州都而去。如此配合成方,一透一清一泄,共奏透邪泄热,清气解毒之功。临证对于病毒感染性高热,症见高热持续,朝轻暮重,有汗而热不解,或汗出热减旋又复热,余无其他特殊见症可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抗菌素治疗无效者,每投每效,退热迅速,疗效可靠稳定。

    马健,男,42岁,博士,教授

    刘涛,男,40岁,副教授

    (收稿日期:1999—12—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