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教育》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59026
试论中医临床教学的智能培养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 2000年第5期
     作者:刘烨

    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延安716000

    关键词:智能培养;中医;临床教学

    中医教育000513

    当前,我们的中医高等教育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基本是三个阶段,即基础课阶段、临床课阶段和生产实习阶段,而传统的教育思想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又是重知识轻智能,这就致使教学目的与实际的教育质量的离差增大,特别是临床课阶段,对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很有必要对临床教学中有关学生智能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1中医临床教学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智能培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主要体现在新发明、新技术不断出现,新旧更替速度加快,一些从来没有过的学科进入了社会生活和实践,而另一些学科又趋向于综合发展。有资料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新的创造、新的发明比过去两千年的发明创造总和还要多。现在,全世界每天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两万篇左右,而且这个势头还在迅猛发展,这反映科技进步的知识信息急骤增加。有人说现在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一点儿也不为过。如此蓬勃欣荣的时代,向中医临床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它必须面对现实,适应形势,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 http://www.100md.com
    新发明、新创造的日新月异,向每一个人都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即不但在校要努力获取新的知识,而且走向社会同样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也就是说必须进行终身教育。这就要求大学中医临床教学阶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须知,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只相当于所需知识量的10%,大量的新知识要靠自己去获取。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一方面古老的中医学蕴藏的无数奥秘需要去挖掘,去探索,另一方面,急需把现代最新科学渗透于中医学的研究之中,加快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因而,只有培养出大批开拓型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要求。

    我们还应看到,现代科学同时向着分化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学科越分越细,又越走越综合,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模向学科大量出现。科技形势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程式和方法,满足于传授教科书的知识,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能,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死背书本、缺乏实际创造能力的"书呆子",根本谈不上中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分析能力、判断应变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促使中医临床教学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智能培养,使他们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与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是智能?概括地说,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它既包含有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智力方面的内容,又包含有运用智力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力又有特殊能力和综合能力两种。中医教育的培养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者既在智力方面有最充分的发挥,又在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有所造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中医学漫长的发展道路也证明了这句至理名言。现在新的知识、新的发明不断出现,中医学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必然也要发展,因此,高等中医教育应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排头兵,在开发学生智能上下功夫,使学生既能学到坚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开阔视野,掌握中医学发展进程,有创造地把新技术、新方法、新的理论运用于中医实践,推动和促进中医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向新的高度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临床教学偏废智能培养的现状必须改变,否则,它将成为时代前进的障碍。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的关键在临床,临床教学在整个高等中医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第1阶段基础理论学习中,主要是接受知识,到了第2阶段,即临床课阶段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中医基础知识。这时的教学活动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整理再现,培养他们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样,当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智能,不断学习,研究新问题,探索创新,一步一步向高度攀登。

    2中医临床教学中影响学生智能培养的因素

    我们现在的毕业分配基本是按分数高低分配,一些成绩不错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平平庸庸,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缺乏创造力,这样的学生不乏其例。这不能不说是忽视智能培养的后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智能培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2.1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很长,旧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成为一种惰性。进入临床课后,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一种永恒的真理。事实上,教学是教与学的双方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切努力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临床各门课中,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表现、治则方药等不少内容是与基础课或临床各门课之间相互重复的,而教师又从头至尾照本宣科,独占课堂。教师讲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过后全忘记,这样就会把学生的智能束缚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可以说:"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是临床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它使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不知结合临床病人学习的重要性,缺乏结合病人病例学习的方法。由于在临床教学中满堂灌,抱着走,说得多,管得死,以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因而在学生进入生产实习乃至工作岗位独立工作之后就显得很不适应。当他们发现教科书与病人的病情有很大距离时,每每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积极思考,从而找出解决困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革除传统的教育思想,从教学方法上找突破口。
, http://www.100md.com
    2.2实践性教学活动薄弱

    临床在于实践,没有实践的临床也就无所谓临床教学。而现状是实践性教学恰恰是临床教学最薄弱的环节。临床课讲课时间多,见习时间少,学生的精力主要用在记忆各种疾病上面,和基础课一样脱离不了书本。由于实习基地的问题,加之这几年不顾学校的主客观条件的盲目扩招,使本来见习小组学生人数多病人少的情况更加严重。有些病种学生根本见不到,即使见习,也是见见而已。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收集病史、查体诊断、处方用药、完整处理病人,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与病人交谈能力的发展。中医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医理论比较抽象化、概念化,如果书本上的东西在实践中得不到印证,就会使学生的兴趣由中医转向西医。在临床工作中,不难见到中医学院毕业的西医大夫。临床教学的实践性薄弱,还反映在忽视临床基本功的训练。其主要表现是学生的诊疗技能差、报告病例的表达能力差、体格检查生疏、病历内容平淡,缺乏有深度的鉴别诊断。

    2.3临床课程的设置与科技进步不相适应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发展。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一直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这种整体观念的思想直接影响着临床诊疗效果,而我们的临床课程设置与之不相适应。同一种疾病,在不同患者的身上会有千差万别,而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往往局限在教科书上,不知道从多方面寻找原因,思路狭窄。临床课内容重复率过高,大型课程比例大,选修课比例少,使得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学有余力的更少。学生也希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但没有时间涉足。医学院校的学生属理科考生,由于中学文理过早分开,一些学生语文知识较差,古文更差,在大学又得不到提高的机会,这就阻碍了学生的智能发展。如表达能力差使得报告病例与病案讨论诉说不清;文字能力差使得病历质量低,语言交往能力差,收集不到完整的病史等。因而,为了适应临床课的特点,临床课程设置应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增加相关学科,开阔学生思路,使他们在分析判断、语言交流,辨证施治,书写病历诸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

    3中医临床教学中有关智能培养的设想
, 百拇医药
    3.1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应只是讲授式的单向传授,而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导式的教学法。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释放出他们的各种智能。学生在基础课学习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了自学的基础,因而,在临床课阶段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一根据临床课的内容,可采用从自学入手的教学方法,模式为自学--讨论--精讲;也可采用从精讲入手的教学方法,模式为精讲--自学--讨论;还可采用从讨论入手的教学方法,模式为讨论--自学--精讲。自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定自学内容,提出问题,介绍参考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翻阅有关书籍,去分析,归纳,整理,使学生的智能由再现性水平提高到发展水平。精讲是对教师而言,应突出临床课的特点,突出重点,学生在教科书上看得懂的不教,有些内容可以不完全讲清楚,有意让学生去思考,如鉴别诊断等内容。临床课学习切忌死记硬背临床表现、治则方药等,临床表现记得再多也不可能全部囊括,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指出认识该病的线索。临床教学应尽量直观形象化,而中医本身的特殊性限制了直观形象教学,使许多知识处在抽象思维中。因此,临床教学应溶进生动的病例,或恰当的比喻,给学生以想象和推理的引导。还可将病人引进课堂,由病人直接诉说病情,教师再进行必要的讲解。见不到的病种可通过电影、录像、幻灯来弥补。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病床边的教学。通过以上方法,让中医理论从病人身上反映出来,使学生对临床现象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提高辨证思维的能力。讨论的形式是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如病例讨论,可让学生阅读病例后,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提高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 百拇医药
    3.2早临床、多临床,强化实践性教学

    中医院校的学生在第4年才能接触临床,接触病人,这样为时过晚。应本着早临床,多临床的原则,打破传统格局,提前临床教学活动,适当增加见习课,让学生多接触病人、病种。见习课决不能只体现"见",而要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他们的思维、判断,亲自印证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实践性教学活动应该突出对学生诊疗技能的训练和辨证思维能力的训练。前者可通过多次接诊病人,掌握望、闻、问、切的要领,提出诊断及支持诊断的依据,按病历要求写出规范完整的病历,带教老师批改、讲译。后者可通过教学查房,让学生面对典型病例及较难病例引发问题,着眼于临证的方法和临证思维,同时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也可让学生从失误的诊断中领悟辨证思维的真谛。另外,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医院进行社会实践,熟悉医院的方方面面,参加医院的一些工作,给他们独立诊治病人的机会,此法也不失为一种发展智能的好方法。

    3.3设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 http://www.100md.com
    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即由多方面知识构成的人才。中医临床教学应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可以开设与临床课特点相适应的选修课,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大学语文、制剂、音乐、美学以及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等等。选修课不必规定得太死,可以有任意选修课和指定选修课,课时可长可短,可以几个月学完,也可以一两个星期学完,还可以办讲座形式。

    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如果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定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新理论,新方法,促进和加快中医学的发展,让祖国的这一瑰宝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烨,女,50岁,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余立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贾钰华.关于加强中医本科学员智能训练的几个环节.中医教育,1991,(5):26

    (收稿日期:1999-12-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