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教育》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59104
预防接种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http://www.100md.com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2期
     作者:何钦

    单位:434000,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中国健康教育990219 摘 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在预防接种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通过信息传播,可提高接种率。②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既可提高疫苗接种效果,又可减少医疗纠纷。③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可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④健康教育可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实际沟通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被卫生工作人员认识。现在,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中心,医院保健门诊的预防接种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健康教育。现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谈一下在预防接种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通过大量信息传播,让居民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可提高接种率
, 百拇医药
    预防接种是利用生物制品将免疫原或抗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有计划地接种于人体,使之对相应疾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不仅是一种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且是控制以致最终消灭某些传染病最根本的措施。

    在社区进行儿童接种摸底调查时发现,许多儿童未接种的原因是因为缺少信息。城市居民中,绝大多数儿童在医院分娩,在其住院期间,健康儿童均被进行了接种,同时,对家长进行了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已接种的健康儿童都能够按免疫程序的规定完成以后的疫苗接种工作;新生病弱儿在其病愈后也进行了补种。但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中有一部分在家中分娩的儿童未进行疫苗接种,家长认识不到其重要性,抱着不打预防针也不会得病的侥幸心理,产生疫苗的漏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发动社区组织(如居委会)的力量,协同上门宣传。由于她们熟悉居民,易被居民接受,使之产生从众心理,最终使其获得保健知识。例如,结合具体事例介绍脊髓灰质炎的知识、发作情况、传染途径、有引起弛缓性瘫痪致残的可能,并强调儿童的易感性。这样,一方面强调传染病的危害,一方面强调预防接种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最终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就会自觉地到医院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还有部分家长完全无预防接种的知识和信息;或有的儿童在出生当地进行了部分疫苗接种,到新的城镇后,不知道接种地点、时间等等,产生漏种,这就要对这些方面信息进行传播。这样,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宣传使预防接种易为家长接受,在居民中树立预防接种有益的价值观念,主动接受疫苗的接种,提高接种率,达到“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
, 百拇医药
    二、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既可提高预防接种效果,又可减少医疗纠纷

    各种疫苗对人体来讲都是异物,它刺激机体后,既会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也会伴随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也不会有后遗症。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不一,有必要把这些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原因向家长阐明,减少家长焦虑、疑惑或不安的情绪。在门诊病人多、人流量大、时间少的情况下,可利用候诊厅张贴宣传画,办卫生墙报宣传相关知识(如疫苗接种的次数、间隔时间、初免年龄、接种途径等),并把禁忌症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性处理方法印在宣传单上,对初次接种者定向散发。让家长了解禁忌症的范围,可减少疫苗接种时的偶发病,防止加重病情。对不良反应宣传的结果是:一方面可减少对接种效果的影响,有的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烦燥不安、腹泻等)易使家长误作感冒及肠炎等疾病,而使用抗生素,导致疫苗接种失败;另一方面,在宣传后,许多家长针对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痛,以及附近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就不会出现错误判断,知道是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而不会误作接种人员操作不严引起的感染,可减少医疗纠纷。
, 百拇医药
    三、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和医德的教育,可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疫苗接种不仅有途径上的差异,而且对接种部位、针头的大小、接种时进针的深浅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卡介苗接种时就要求1岁以下健康儿童用皮上划痕法,而1岁以上儿童则用皮内注射法,如果进行了皮下注射则会产生严重后果;百白破三联疫苗在接种时,如果进针深度太浅就易形成无菌性化脓等等,这些例子说明在操作上稍有疏忽就会增加儿童的痛苦。所以医务工作人员作为预防接种工作的执行人,在上岗前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和医德教育,时刻抱着为儿童负责的态度,接种时对卡、对证、对人,严格初免年龄,按规定做到无菌操作,防止疫苗的误种,减少由于操作不严所引起的感染,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对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开展教育的实际沟通能力

    在宣传卫生知识时,面对的是众多的非卫生人员,要做到宣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宣传时多举实例,以道理服人;并且要掌握家长的心理,宣传知识要有全面、辨证的观念;阐述问题时要注意分寸,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消除家长怕接种反应的心理。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学会运用现代传播学手段和市场销售学的理论技术,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卫生知识和健康信息。工作时能自觉意识到医—患关系对接种工作的影响,怀着对接种者高度负责的意识,与家属建立密切有效的交流,可建立信任,解除小儿接种时紧张的情绪;要使用恰当的提问方式,注意倾听家长诉说,不断获取信息,了解居民对预防接种的认识、态度、信念及对保健知识的需求,以提供方便的连续性服务。健康教育的形式有许多种,办卫生墙报和散发卫生资料是常用的两种。只有图文并茂的宣传墙报和资料才会吸引群众,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会撰写科普文章,而且会排版、会绘画,使之在家长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时需要社区组织的协助(如居委会、学校等),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要求,即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取得群众的支持,协助做好社区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所以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定期培训,方可消除其教育宣传工作能力的缺陷并改进人际交流技巧。

    (收稿:1998-05-14 修回:1998-09-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