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与哲学》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59481
面对现实 实事求是 摆正位置——也谈“变亦变,不变亦变”
http://www.100md.com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9期
     作者:王宝瑞

    单位: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13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921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9-0054-02

    《医学与哲学》2000年第4期转载的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蔡定芳的《变亦变,不变亦变》的文章(以下简称为变文),旨在引起同仁们对中医的关注,广开思路,展开讨论,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但究竟如何认识中医,中医到底如何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此,笔者谈一点粗浅看法。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亦变,不变亦变”,这种认识应当是共识的。问题的焦点是如何认识中医的变与不变。当我们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让人想到现实的中医在变的问题上颇为混乱。仿佛给人一种感觉:不该变的却在变,该变的却不变。
, http://www.100md.com
    1 不该变的在变

    1.1 四诊序位的颠倒。即变“望闻问切”,为“切望闻问”,也就是说把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实践性的四诊顺序给改变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认识论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它的方法论是朴素辩证、定性思辨的;它的诊断手段通过“望闻问切”,达到辨证施治。中医自古以来非常强调“四诊合参”,尤其是问诊,并总结出了十问歌。在辨证施治中,医生首先进行的是“望、闻、问”,最后才是“切诊”。四诊合参给中医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为全面了解病人及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这种四诊不是不可以变,而是非常需要变,需要变的是四诊的内涵和四诊与现代科技的如何结合,而不是变为“切而知之谓之神”的玄学。而现实中医临床中这种“玄学”大有市场。表现在病人就诊时先不问病史,即切脉,仿佛问诊后再切脉就会掉了中医的架,也有的患者认为不问病史只切脉的中医才是真正的中医。其不知这种倒行逆施,延误了多少疾病的诊断,又闹出了多少笑话。如切脉切出肝硬化,转氨酶的高低等等。如果中医工作者能够坚持实事求是,在辨证过程中,改变这种腐念,并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改变群众的错误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准确辨证施治,而且还利于中医的发展。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不仅不会降低中医的威望,反而会提高中医的社会地位。
, 百拇医药
    1.2 气功的变形与变态。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称为“养生法”。它的本意是“调神、调意、调气”。三者密切配合而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而所谓气功者却片面地强调练气,这种“变”不仅歪曲了气功的本意,更有甚者为“伪气功、伪科学、特异功能”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他们把中医的“气”加以神化,为的是神化自己,为自己骗名、骗利、骗色、骗财。从而也就出现了气功师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抗震救灾等无奇不有的“神功”。追溯中医的经典之著《黄帝内经》对“气”有过明确的论述。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真气指的是人体的生理功能,并不是什么“神气”。如果我们恢复中医学对“气”的本意认识,就会正确地认识气功的健身强体的原理,就不会被伪气功所迷惑甚至上当。

    1.3 宏观与微观认识上的误区。众说周知,经络和三焦的研究曾经风糜一世,一时间经络和三焦甚至命门,就像是大海的礁石,就要露出水面,一目了然。尤其是经络的研究,曾列为“国家八五攻关计划”,大量的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至今也未找出经络的实体。
, 百拇医药
    经络和三焦的本质就是一个宏观认识,宏观定位的概念。根本不存在着什么实体或五脏六腑以外的脏器。如三焦,古人为了多方位,多层次地认识人体的功能,于是就又提出了一个较宽泛的定位概念。把人体的脏腑功能又用三焦来定位和认识。如,“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基本概括了心肺、脾胃、肾膀胱的功能。而现代西医,也常用上消化道、上呼吸道、下消化道等宽泛的定位来认识疾病。西医的上、中、下定位也不再具有新的脏器概念。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概括了经络的主要功能有:(1)在生理方面,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功能;(2)在病理方面,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的功能;(3)在防治疾病方面,有传授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这样一种概括,可以说对经络应当有一个较客观而又全面的认识。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现什么血管、神经等物质的存在,却发现了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气血之间、穴位之间等等方面都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沟通,那么这种内在的联系靠什么呢?古人认为人体就是靠络脉、经脉在起作用,统称为经络。可以说就这样简单。而如今非要把经络变成除神经、血管等物质以外的实体,这方面只有让实践来回答了。
, 百拇医药
    2 该变的不变

    2.1 尊古、循古、古云亦云。中医学准确地说是一种传统的经验医学,从四大经典到各家学说的形成,无不体现了各自的经验。学习中医,当然离不开经典著作,不学经典谈何学中医。问题是如何学习,如何运用。学习经典是学习它的辨证论治理论,组方遣药的思维方法,这些尽管是朴素的,但却是有益的。而如今,言必内经,方必仲景,甚至几乎已废除的方剂,如今也从古纸堆里找了出来,美其名曰,“祖传秘方”。也有者,《伤寒论》条文倒背如流,治病中却疗效几无。如今,人在变,疾病谱在变,环境在变,方却不变,当然疗效不见。

    2.2 中医要保持“晚节”——纯中医。更新理念,知识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人们常说,理念的改变是根本的变革,是知识创新的火花。中医学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医学,不可避免地给中医工作者罩上或多或少的传统文化色彩,这是很正常的。而把中医当成文物、古董,认为愈古老,愈保持原样愈好,那就会严重阻碍中医学的发展。做为中医学,一门治病的医学,如果死抱着旧观念不放,不接受新知识,那是不行的,因为服务的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抱着纯中医不放,那是会被淘汰的。因为无论是从社会的进步还是从人类健康的需求,纯中医是适应不了的,所以必须变纯中医为现代中医。
, 百拇医药
    3 如何认识变

    早在4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中医学)的方针。“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剔除与吸收,继承与发扬,去伪存真”就是一个变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有变的一面和相对不变的一面。如中国人,无论你是洋装穿在身,再说上英语,但中国人的人格特性是不会变的,否则就不是中国人了。中医也在变,但有其不变的中医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无论如何包装中医,只会有利于中医的发展,即使把阴阳五行改为其它符号,但其内涵是不会改变的。如同京剧一样,无论怎样包装,演现代戏也好,交响乐伴奏也罢,但其唱腔是不变的,如果唱腔变了,也就不称其京剧,可能变成了其它剧种。

    保持中医特色与中医现代化,就是不变与变的过程。在“变文”中提到了如何建立中医形态学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变的问题。如果从中医的宏观理论来分析、认识中医,中医也具有形态的概念。如中医强调有“形于内必诸于外”;“形神俱在”等等认识,都体现了这一点。但“变文”的作者所谓建立中医形态学,绝不是上述意义的形态学。“变文”中指出,“由于没有形态学,B超、CT、MRI、PET等现代先进影像学就无法为中医所用;由于没有形态学,细胞、病毒、细菌、激素、递质、基因等微观的科学实验指标也终究与中医无缘;自然科学早已提示物质是功能变化的基础这一真理。试想不认识形态怎样能真正准确把握功能?”如果把中医的五脏六腑形态化了,CT等扫描出来的脏腑病变,还是中医意义上的脏腑吗?还能成为中医辨证的主要依据吗?没有形态学,现代科技,不是无法为中医所用,而是中医要把现代科技为我所用。中医辨证中再结合高科技的诊断,难道对病人、对提高中医的治疗水平还有害处吗?如果中医的脏腑形态化了,又如何来认识脏腑的功能?外科大夫手术刀下切除的脾只是西医形态学上的脾,如果是中医的脾,那么中医脾为后天之本被切除了,那人还能生存吗?而实际中,脾切除的病人,也可以健康生存。至于“没有形态学、细胞,……的科学实验指标也终究与中医无缘。”而实际上从中医理论形成的那一天开始起,也就根本和细胞、病毒无缘。无论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还是吴又可的《温疫论》,甚至戾气学说等,毕竟不能和病毒、细菌相提并论。正因为中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态学,所以才不能真正准确把握功能,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正为此,中医对脏腑的功能的认识才出现模糊,这种本质上的缺陷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医从出土那天就不是形态学意义上的医学。如果把中医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形态学,那中医还叫中医吗?也正因为中医学没有像“自然科学那样早已揭示物质是功能变化的基础,”所以有人才认为中医不是自然科学。
, 百拇医药
    在变的过程中,学者们在提倡中医形态学的同时,有的学者也不忘记,让现代的西医形态学也变一下类似中医的状态学。于是就有了用中医的宏观理论来指导西医,就出现了西药中药化研究的系统工程。即按照中医药的理论来认识西药,指导西药的用法。如红霉素的中医药理论是:“味苦,入肺经,清热解毒”等等。按此理论来认识西药,运用西药,即西药中药化,不能不说是医药学科研中的笑话,而这种笑话想当年也是国家某科研项目之一。这种“乱变”,当然未见成功,也当然会自消自灭了。

    那么,中医学应当如何变,怎样变,才能登上现代化的客轮呢?那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实事求是,面对现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中西医并重”方针为指导,客观地认识自我,千万不能夜郎自大,不要被“未来的医学是中医而不是西医”的狂言冲昏了头脑。不要被“西医学有的,中医学里早就有,西医学没有的,中医学也有”的怪论所束缚。要摆正位置,发挥自我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有所为。只有在对实证、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取得效果,中医才有生机,才有阵地。这里并非说,中医对虚证就不要问津,而是应有所侧重。而现实的问题是中医临床上对虚证的研究与治疗有过之而不及,每天各种媒体对中医药治疗虚证的广告层出不穷,也不知是现代人的健康水平不如古代人,还是现代多彩的广告给现代人创造了多种虚证。常言说得好,谬误说成一百遍就会成为“真理”,而现实中,虚证宣传一百遍,人们就会变成“虚人”。今天从古代里弄出个祖传秘方,明天又从祖宗里弄出个包治百病的圣方,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中医的疗效,而且也淡化了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其潜在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所以中医必须要变。一变中医工作者的观念;二变传统中医为现代中医;三变中医理论中的陈腐理念;四变现实中对中医疗效宣传的误区。

    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变,怎样变。

    收稿日期:2000-06-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