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卫生统计》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60089
圆形分布在缺血性中风事件昼夜分布中的应用杂志征订通知杂志征订启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卫生统计》 1999年第4期
     作者:夏苏建

    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510632)

    关键词:

    中国卫生统计990431 为探讨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的昼夜分布差异及其发病高峰时点,本文对26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263例均为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首次因缺血性中风发病而来我院附属医院急诊入院的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为63.86岁(63.86±11.24)。全部病例均经脑CT检查证实。每例患者的发病时间由首诊医师仔细询问其直系亲属或目击者并加以详细记录,按昼夜24小时统计整理。

    2.统计方法:采用圆形分布分析,以午夜24点为0°,按每小时相当于15°(360°/24小时)。将发病时间用各组段的组中值代替并化为角度,得出相应的正弦和余弦值,最后将所求出的角度均值及标准差s化为相应的时间,并对集中测度的统计量r作显著性检验。

    结果与分析

    缺血性中风发病高峰时点分析,平均角为125.24°,相当于早上8∶21,标准差s为60.81°,相当于4小时零3分,一天24小时中95%的缺血性中风事件的发病时间在 ±1.96s范围内,即相当于凌晨的0∶25至下午的4∶17。本例r=0.56935,P<0.001,表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存在着昼夜分布差异。

    讨 论

    1.圆形分布对于昼时性资料是否具有集中趋势提供了良好的统计方法。圆形分布的平均角实际上是一组度量角的合并方向,统计量r的检验,可推断昼时性资料是否存在着分布差异,即在24小时中是否存在高峰时点的集中趋势。

    2.缺血性中风存在着明显的昼夜24小时周期节律性差异,本文对263例患者的发病时间应用圆形分布分析,其平均发病的高峰时点为早上8点21分,95%的患者发病时间段为凌晨零点25分至下午4点17分,这与一些报道相符。

    3.有关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昼夜分布差异的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人类的“生物钟”有关,血压24小时周期节律性的波动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发病在某段时间内存在高峰值的重要因素。此外,也可能与早晨纤溶酶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粘度增高等因素有关。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后最初几小时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是关系到患者能否痊愈的关键。因此,熟悉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的差异分布规律,及时预报中风危险度,对于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以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超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和降低致残率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11卷 动物微生态

    杂志征订通知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2卷 消息

    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