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0131
医学学科建设要注重与哲学的融会整合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秦玉明 孙宏伟 刘淑梅 王玉良 汤敏

    单位:261042 潍坊 潍坊医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000325 跨入21世纪的中国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清醒地反思过去和认真瞻望未来,实现医学教育思想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医学学科建设方面,进一步强化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这既是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哲学发展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普遍提高医学人才的全面素质。

    众所周知,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世纪,医学科学有了令人振奋的革命性发明、发现和发展。无论是英国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的青霉素,开了抗生素生产应用之先河,还是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揭示了X射线的强大威力,打开了通向人体内部“宫殿”的窗口,从而,超声波、CT扫描、PE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揭示人体奥秘的可视图像;无论是人们懂得了母婴护理,大大降低了因分娩而导致的母婴死亡率,还是人工胰岛素以及精神病、心脏病药物的研制应用;无论是疫苗的应用,还是DNA的发现;还有器官移植的成功、试管婴儿的诞生,无一不展现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绚丽图画。但是,就象任何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都具有某些负面效应一样,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在为人类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带来积极效益,为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开拓出一片广阔前景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弊端。从哲学意义上分析,它的深层次原因,是医学与哲学的分离,其表现至少有三个方面:
, http://www.100md.com
    一是对医学科学的认识仍然存在着片面性。由于现代医学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使得人们比较牢固地建立起了医学“从本质上讲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观念[1]。尽管学术界早已把视医学为纯自然科学的状况称之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并尖锐地指出了其弊端。诸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爱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的恩葛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代替“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主张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研究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托马斯倡导并在美国率先实行了医学和哲学双学位教育计划。可惜的是,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有认真地研究和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从高中阶段的文理科划分,到医学生要从理科考生中录取;从医学教育内容的设置,到医学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的对生命的种种漠视,对病人服务态度和质量的种种不良表现,从哲学意义上看问题,都充分说明了对医学科学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人们夸大了对医学科技的认知,并表现出过度依赖和崇拜,从而,弱化了原本就存在其中的哲学因素。
, http://www.100md.com
    二是在医学教育内容上存在着孤立性。主要表现在“条”与“块”两个方面:①从纵向看,医学科学的各子学科知识,缺乏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割断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演进链条。如果科学知识体系在抽掉了历代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成就、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之后,使本来就存在于其中的人文精神被无情抛弃,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干巴巴的科技知识本身了。而且,教材的更新与医学科学的发展速度相比,严重滞后(有的学者指出,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半衰期为5年并有加速趋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因此,在科学发展的纵向坐标轴上,表现出明显的孤立性。②从横向看,医学科学的各子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交叉和渗透。仅就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休克”内容来讲,起码由病理生理学、诊断学等3、4门课程分别列出,既表现出不必要的重复性,也表现出医学科学的各子学科知识内容的孤立性。在医学与相关学科特别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这种孤立性表现得就更为突出。总而言之,此种现象充分说明,医学教育过多地注重了医学科学越来越分化、细化的微观发展方向及特点,而严重忽视了其相互渗透、融会、整合的宏观发展趋势。在医学科学的研究生教育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倾向。而一旦忽视了科学本来就具有的辩证综合性和相互联系性,其孤立性就明显地凸现出来。
, http://www.100md.com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在医学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考虑更多的不是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和重要性,也不完全是培养人才的需要,而是由教师或者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所谓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条件自由掌握。例如,原有的教学支撑条件,难以承载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的重负,使得许多实践教学环节被主观地省略(因为纯理论教学相对容易应付)。像外科总论中的“手术”内容,场地、器械、过程,都被人为地萎缩,有的连实验动物也由大变小,由实变虚,从用狗到用兔子、用大鼠、用录像片。这种对理论内容的“阉割”,对实践内容的“删繁就简”,对教学方法的臆断取舍,都表现出典型的主观性倾向。

    因此,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加强医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强化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笔者认为,要强化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深化医学科学的哲学性认知,实现学科内部的逻辑性融会整合。只要是科学,它的内容和它的发展规律,都是与哲学密不可分的,医学科学更是如此。在这里,我们所讲的深化医学科学的哲学性认知,是指我们应该对医学科学自身发展及其规律所包含的哲学内容和哲学意义,作深入的学习、理解和描述,这是加强医学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医学科学发展过程和规律的逻辑性要求。因为,医学与哲学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较严密的逻辑性关系。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存在着的客观实在,即使是精神性疾患和心理性致病因素,也同样有着客观的物质基础。这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告诉人们的;医学注重的是“多发”与“常见”,不放过“偶然性”,但更不把“偶然”当作“必然”;关注“局部”,更注重“整体,强调在“联系”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医学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体现着“认识”发展的规律,医学要求注重“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量变”中预测到“质变”,防病于未然;医学的发展遵循着哲学的一切规律,人们的医学认知水平,从器官、组织,到细胞、分子、基因,使“相对真理”一步步靠近“绝对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是最高意义上的“人学”,医学则是它最忠实的实践者之一。医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具有更强的哲学社会学性质,从学科的逻辑性上,它们本来就是一对联体孪生儿。对此,古人已有较深认识,只是近现代以来,由于对科技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和崇拜心理[2],医学模式还没有完全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病人为中心,因而使人们对此有所忽视而已。
, http://www.100md.com
    2.强化医学教育内容的哲学渗透,实现医学与哲学的层面性融会整合。从哲学意义上说,医学与理、工、农科学一样,其教育内容是探索、认识和运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规律[3]。而医学又与其他自然科学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它所面对的“物质世界”,是活生生的人自身。如果说其他学科处理的基本上是人与物的关系的话,那么,医学却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处理的则完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医学学科建设中,我们所讲的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并不是二者的生硬添加,生搬硬套,人为地对个别或某些医学专业知识,进行牵强附会的哲学解释,把哲学拉来为医学作注脚[4]。而是全面地、有机地渗透、结合。因为,任何医学知识从它一诞生,就鲜明地具有人伦特性,理所当然地带有世界观、价值观意义,科学技术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这种特性和意义就越鲜明和重要。所以说,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就应该对医学教育内容来一番改造。我们认为,起码应该做到在阐明医学科学各子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阐明这些真理性知识发生、发展的唯物辩证过程,阐明人类获得这些知识的“认识论”发展轨迹和世界观、价值观意义,阐明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更新、创造,发展趋势是什么,让学生“见物又见人”,既学得到科技知识,又懂得如何在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指导下去运用和创造知识,既了解现在状况,又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这样,在医学科学的各个层面上,实现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
, 百拇医药
    3.明确哲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科学定位,实现医学与哲学的交叉贯通性融会整合。有学者指出,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必然要求,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大学管理模式由学生适应教师和学校管理,转变为学校、教师适应学生成才的需要[5]。教育教学工作由以教师为主导为学生“授业、解惑”,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转变到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切条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老师就教什么,学校就怎样培养。简言之,由单纯教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统一。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使学生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具有创造性,而且变得更加成熟,更能适应社会,更富有爱国志、使命感和责任心。从学科性质和社会职业定位讲,医学人才比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更高的哲学素养,才能履其责,胜其任;从服务对象讲,医学面对的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诸多因素的“自然人”与“社会人”合为一体的“人”,医学人才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性、良知,才能充分理解、尊重、抚慰、关爱生命,担负起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从工作过程讲,每一种疾病,每一个病理过程,每一种临床表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况且,表象与本质往往是分离的,甚至是相反的,呈现着非线性关系,必须具有理论思维能力,进行辩证综合分析,才能探其究竟;从工作性质讲,人命至贵、神圣,探究人体健康与疾病之真理,比追求其他真理更具其艰难性和风险性,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引发出诸多令人茫然、恐慌的两难冲突,诸如克隆技术等,如果不具备较高哲学素养,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真理观,是难以当此重任的;从现代教育观念讲,终生教育已成共识,哲学素养比其他因素对人的作用更久远。哲学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位居成才座标的基础性、前导性核心位置。因此,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必须强化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大力加强对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哲学素养,使哲学在医学人才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纵向贯通性作用,比较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便能够在正确的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做成一番事业。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逻辑性整合(属于线性整合)、层面性整合和交叉贯通性整合三个方面,同时进行积极探索,来加强医学学科的建设,医学与哲学的融会整合,就会逐步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立体性结构框架,我们的医学教育就能为培养更多合格医学科技人才做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应臻,主编.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359.

    2,顾春明.论现代科技与社会心理.光明日报,1999.10.8:第8版.

    3,王义遒.专业课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光明日报,2000.2.2:第1版.

    4,朱德生.中国哲学发展世纪思索.光明日报,2000.1.4:第3版.

    5,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发展.光明日报.2000.2.23:第1版.

    (收稿日期:2000-05-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