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60621
北京市两区居民人口及疾病模式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李杨 乌正赉

    单位:

    关键词:

    北京市两区居民人口及疾病模式分析 选择北京市东城区和通州区这2个全国疾病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死亡率等指标,对两个区现存的50年代以后的居民人口统计学及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1.人口统计学变化:东城、通州2区50~90年代的总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性下降。居民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逐渐延长,且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从同期平均期望寿命及其增加幅度看,东城区明显高于通州区。两区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早在80年代中已成为老龄化地区,其中东城区老年人口增加幅度比通州区大,人口老龄化程度亦比通州区高。

    2.疾病模式变化:
, 百拇医药
    (1)死亡率:两区的传染病死亡率逐年下降,已不再是主要死因。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首要死因,而且其死亡率还在逐渐上升。另外,损伤中毒死亡率也呈波动性上升。东城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死亡率1996年比1955年分别增加3.3倍、2.9倍和5.2倍。通州区脑血管病死亡率1996年比1975年上升31.98%。从死因构成和死因序位看,两区1975~1996年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70%~85%,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始终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一直位于死因谱的前3位。两区同期相比,东城区除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专率高于通州区外,全死因及其他几种疾病死亡专率均比通州区低。

    两区食管癌、胃癌、宫颈癌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死亡专率呈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人数最多,居第1位。肺癌是两区恶性肿瘤中最主要死因,可能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群吸烟率逐渐增加有关。
, 百拇医药
    自50年代至今,两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总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70年代以后下降幅度更明显。东城区1996年比1958年分别下降94.19%和93.38%,通州区1996年比1955年分别下降89.80%和近100%。麻疹、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所占比例逐年减少,痢疾、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从70年代以来,两区传染病已逐渐转变为以痢疾、病毒性肝炎等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肠道传染病为主,为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的传染病构成类型。

    对两区1990~1996年损伤中毒死亡情况分析表明,在损伤中毒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第1位,其次是自杀。东城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损伤中毒总死亡人数的24.57%,自杀占21.37%,意外中毒占17.83%,意外跌落占14.51%。通州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损伤中毒总死亡人数的36.48%,自杀占19.20%,意外中毒占9.60%,溺水占7.30%。两区男性损伤中毒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1.64倍和1.73倍。

    (2)去死因期望寿命:两区心脏病、脑血管病造成的减寿年数较多,对健康危害较大。两区同期相比,东城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减寿年数比通州区多,而脑血管病、损伤中毒造成的减寿年数比通州区少。

    (3)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两区居民YPLL逐年减少,除损伤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的YPLL逐年呈波动性上升外,其他几种疾病的YPLL均呈波动性下降。说明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对1~65岁人口危害性逐年增加。

    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两区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传染病防治仍然是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人口老龄化及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

    志谢 东城区和通州区卫生防疫站

    收稿日期:1999-05-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