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世界》 > 1998年第5期
编号:10261851
如果在旅途中发生骨折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世界》 1998年第5期
     作者:冯 涛

    单位:

    关键词:

    健康世界/980530.htm 旅游途中发生外伤在所难免,普通的皮肤挫伤或扭伤还不要紧,如果发生骨折就需及时救治。如何在条件简陋的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并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十分重要,这关系到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后遗症。游客们不妨了解有关常识。

    救治骨折病人的一大误区是舍近求远、延误时机。遇到一些多处骨折、开放性骨折或合并内脏损伤的情况,病人和家属往往认为如此严重的病情,基层医院肯定治不好,于是舍近求远,向大医院转送。由于一般旅游景点位置比较偏僻,转运的路途遥远,以致病情在途中恶化。其实骨折,特别是严重骨折,最需要的是及时的固定、止血、包扎等简单的处理,这些工作一般医院均可完成。所以,对伤情严重的,应首先在最近的医院作抢救和治疗,当病人病情稳定而所在医院因条件所限不能进一步治疗时,再转往大医院,这才是明智之举。

    救治骨折病人的另一大误区,就是只想把骨折病人尽快送到医院去,而在现场却不作固定、止血等简单处理。骨折有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无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作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折的断端穿出皮肤与外界相通,称作开放性骨折。对于开放性骨折,首先要用干净的敷料覆盖伤口,作初步的包扎止血后再用木板,把受伤部位上下相邻的关节固定起来,先绑上端再绑下端,既要牢靠也不能太紧。对于闭合性骨折,现场主要的救治任务是固定。当然,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尽快把伤病员送到医院。

    现场的止血、固定要因陋就简,注意方法,否则将弄巧成拙。对四肢开放性骨折、伤口有明显出血的病人,捆扎肢体压迫血管是防止休克的有效办法,但要防止肢体坏死的并发症。捆扎物最好用止血带,没有的话可用橡胶管、棉垫、厚的纱布垫,一般不宜用绳索、电线。捆扎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会造成肢体缺

    血坏死,太松反而会造成瘀血。如果捆扎后肢体肤色苍白,摸上去冰凉,或是皮肤肿胀、发紫,都表明需要调整捆扎物的松紧。捆扎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每超过1小时需要暂时松开3~5分钟。

    对上肢骨折,可将上肢伸直后用布带捆扎固定在躯干两侧;下肢固定,可将双下肢捆扎在一起。对骨盆骨折,可用宽布带扎住骨盆,在膝关节下垫枕头,双下肢用布带扎住。良好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中的损伤。

    搬运骨折病人,最好在作简单固定、止血后进行。动作要轻柔,方法要得当。注意保护骨折部位,对脊椎骨折的病人尤其重要。搬运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必须由三四个人同时托住头、肩、臂和下肢,使身体平托起来放上担架;搬运颈椎骨折的病人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绝对不能只抱头、抬脚,而使躯干下沉,使脊椎过度弯曲加重脊髓损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