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世界》 > 1998年第12期
编号:10262004
人体器官的“移花接木”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世界》 1998年第12期
     作者:黄建民 赵仲龙

    单位:

    关键词:

    人体器官的

    梦想成真

    人们对花木嫁接之类的事情,早就非常熟悉。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某一个脏器,遭受到不可修复的损害,医生已无救药,能不能也像植物一样,来个“移花接木”,把另外一个相同脏器像机器换零件一样地置换过来呢?

    几千年来,祖祖辈辈的人们,都存在过类似的幻想,并且有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为此冥思苦索、殚精竭虑,经历过无数的尝试和失败,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教训。

    我国春秋时代有一本书《列子》,就曾经记载过扁鹊替鲁国的公扈和赵国的齐婴换心的故事。扁鹊对公扈说:“汝志疆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疆,故少于虚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然后,扁鹊让两个人喝了毒酒,“迷死三日,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书中写道,公扈和齐婴回到对方的家中,两个人的妻子都不认识他们,为此还打了一场官司,直到扁鹊说明真相,才化解了这一场矛盾。
, 百拇医药
    如今看来,这在两千多年前,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不过是替扁鹊的医术,蒙上一层更加神秘的光环而已。

    15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位诗人卡列佐奥曾经提到,当时有一位奴隶,将自己的鼻子献给他的主人。还有两位医生,看了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就顿作奇想,进行了大腿移植。那幅画上,是将一位已经死去的黑人的下肢,移给了另一位下肢患癌症的白人。1492年,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罗马教皇,医生们残忍地将两个小孩子的鲜血放出,想用他们年轻的鲜血,治疗行将就木的教皇大人。

    在古代印度,公元前700多年,就有记载鼻子再造的手术方法。如果一个人的鼻子被割掉或遭到破坏,医生先用一种植物的叶子,修剪成与鼻缺损一样大小,放在病人的颊部。自颊部割开同样大小的皮片(但不完全割下,皮肤的另一端仍与颊部相连)。然后,用刀修整鼻子的残端,形成新鲜的创面,再将自颊切下的皮肤仔细地包扎在鼻创面上,缝合相对的皮肤边缘,并用两根细管插进鼻孔部位以供呼吸。最后,撒上一些草药,如苏方末、甘草末及刺檗粉末,垫上棉花。一旦移植的皮片成活,再将与颊部相连的蒂切断。
, 百拇医药
    这种印度的手术方法流传很广,一直传到希腊和罗马。1794年,一位英国的外科医生,在印度见到了这种鼻子再造的手术。他把手术的过程加以描述,竟与1000多年前的记载极为相似。

    在19世纪的医学文献中,由于广泛应用了乙醚麻醉方法和外科无菌操作技术,使得皮肤和角膜的移植,开始出现在临床应用,并且有了关于游离皮肤、肌腱、软骨、甲状腺等十几种组织或器官的移植。虽然当时做的,许多是动物实验,但是,毕竟登上了人类向器官移植挑战的第一个台阶。

    器官移植,曾经是梦。

    但是,当时光移到20世纪的时候,却变成了现实。

    苦苦探索

    20世纪,整整百年,器官移植由萌发、探索,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让我们回首凝眸,回忆医学界走过的这一段艰苦、曲折历程。
, 百拇医药
    在人类器官移植的历史上,不应当忘记在191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金的卡列尔(AlexisCarrel)的名字。他的功绩在于创立了血管吻合技术,为以后的实验动物器官移植成功,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卡列尔于1873年出生于法国的里昂。作为一位实验外科家,在手术的精细方面,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02年,他首次报道了获得稳定可靠的血管吻合方法。他使用自己设计的精细手术器械,能够很好地把血管对端吻合,这一年,他还不到30岁,才从医学院毕业两年。现在看来,他的手术缝合方法并不复杂,但是却非常具有价值,为此,他才荣膺诺贝尔奖。

    1905年,卡列尔越过重洋,从欧洲来到美国。这一年夏天,他开始与古斯里(C·C·Guthrie)合作。古斯里过去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在血管吻合方面,他给卡列尔提出过许多有益的建议。

    1906年,他们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对移植器官进行了组织培养,以及进行器官灌注的研究。
, 百拇医药
    血管吻合的成功,使20世纪现代器官移植技术,迈出了真正的第一步。

    同一时代的其他医生,也做了许多移植的手术。但是,卡列尔首先提出,在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异体排斥问题。他是这样说的:“若自动物体内切下一个器官,而用一定的技术再移植到其原体内时,可继续维持其正常的功能;但是如果用同一技术移植至另一动物体内,则功能停止。这种生理上的损害,不应考虑是外科技术所引起的。这种器官的改变,可能由于供者的影响,也就是说是由于生物学上的原因。”

    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说,把病人自己的皮肤,移植到自己身体上的另一个部位,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别人的皮肤,移植到自己的身上,情况就不那么妙了。移植的前几天,一切似乎非常顺利,但是,用不了几天,这些“外来户”就被一点一点地“驱逐出境”,最终不能成活。移植其他器官更是如此。

    1933年,异体角膜移植手术获得了成功。一个人去世后,将他的眼睛角膜立即取下,移植到另一位由于角膜损害而导致失明的盲人眼睛上,于是,盲人重新见到了光明。这种身后捐献角膜的义举,已经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象征。
, http://www.100md.com
    器官移植初露曙光。

    锋芒初露

    脏器移植是从肾移植开始的。

    最早的肾移植是在1936年,一位苏联医生沃罗诺夫(Voronov)将一个尸体的肾脏,移植到另一位汞中毒的病人体内。病人是一位年仅26岁的青年人,由于肾功能衰竭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于是沃罗诺夫给他做了手术。但是,移植没有获得成功,病人在48小时后死去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荷兰医生柯尔夫(W·J·Kolff)经过两年的研究,成功地将血液透析的方法,应用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这就是人们称为“人工肾”的技术。人工肾并没有真正解决器官移植所要解决的问题。

    1954年,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的缪勒(Murray)医生,为一位21岁的女病人,用他同卵双生姐姐的一只肾,进行了移植。病人患有严重的肾炎,在生命垂危之际,接受了这项珍贵的捐赠,成为异体移植成功并且长期存活的第一位病人。后来,这对双胞姐妹都成了几个孩子的母亲。
, 百拇医药
    缪勒医生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金的殊荣。

    缪勒医生继续进行探索。1959年,他又在异卵双生的病人身上进行肾移植,同样获得了成功。另一位法国医生海姆博格(Hamburger),同年也做了同样的肾移植手术。这两位病人在进行移植手术之前,先接受了全身照射作为免疫抑制,所以手术后,没有出现异体排斥反应,都取得了长期存活的佳绩。

    肾移植的成功,标志着器官移植进入了应用阶段。肾移植作为器官移植的先驱,也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发展。

    于是,医学界出现了大量使用亲属肾进行移植的手术,病人术前都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同时,这个时期的医学人才倍出,捷报频传。1963年,肝移植和肺移植先后获得成功,1966年胰腺移植也取得了成功。

    在这个时候,医学家们把目光聚焦在心脏移植上,希望能冲破禁区,让换心有术成为现实。
, 百拇医药
    石破天惊

    时势造英雄,医学呼唤着巨人出现。

    濒临死亡边缘的心脏病病人,倘若能有另外一颗活泼健康的心脏,替代已经疲惫衰竭的心脏,无疑他将获得第二次生命。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渴望换心有术。

    1967年12月3日,一位25岁的年轻女子,不幸死于车祸,她的心脏却完好无损。这件突发的事件,给45岁的南非医生巴纳德(Barnard)带来一次成功的机会,成了全世界聚焦的头号新闻人物。

    当天,他为一名54岁的商人路易斯·华斯克斯基,完成了一次人类首例成功的异体心脏移植手术,让那颗年轻的心脏重新在另一个人的胸膛里跳动起来。

    这位病人患有晚期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移植是挽救他的生命唯一可能的方法。巴纳德医生一举成功。病人手术后顺利地度过了17天,虽然由于肺炎夺去了他的第二次生命,但是,这毕竟是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
, 百拇医药
    不久,巴纳德医生又为第二名病人移植了心脏。这一次,病人存活了18个月。1971年,他为德克·范齐尔做的手术,异常成功,病人换心后居然又活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994年7月,才因中风去世。

    巴纳德医生熠熠生辉的创举,不仅为自己树起了一座丰碑,也标志着在世界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足迹又伸延到另一块新大陆。

    其实,巴纳德医生并不是心脏移植的始作俑者。他在晚年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平静地说:“我对这件事并不异常激动,也不认为它有什么惊天动地之处。”

    但是,人们认为,他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一位巨匠。

    本文前面提到的卡列尔和古斯里,早在1905年首次尝试做了狗的异位心脏移植术。他们从一只小狗的身上取出心脏,然后又把这颗还在跳动的心脏,移植到另外一条大狗的颈动脉与颈静脉之间。吻合完成1个小时后,心脏自然除颤,并且持续跳动了两个小时,最后因为小狗心脏里出现了血栓,使实验归于失败。
, http://www.100md.com
    又经过了28年,沉寂了多年的犬心移植实验重新开始。移植后的心脏跳动了几天,最长的达到8天。主持实验工作的麦恩(Mann)医生认为,这些实验的失败,并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而是生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实验的夭折,在当时还是一道难解的题。

    50年代伊始,一批医学家继续踏着前人的足迹探索,他们在技术上作了一些小小的修改,但是,在延长存活期方面没有什么长足的进展。这时体外循环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并且从动物实验中从事生理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1964年一位名叫哈狄(Hardy)的医生,第一次在人身上做了心脏移植手术。他试用黑猩猩的心脏,把它移植到病人的身上。病人是一位已经处于心原性休克的68岁男性病人,需要立即抢救,但当时也没有合适的同种供体,只好用异种移植,可惜的是,体外循环停止后,病人只生存了1个小时。

    巴纳德医生汲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改进了手术方法,在他经过3年实验动物手术训练的基础上,终于敲开了心脏移植的大门。
, http://www.100md.com
    但是,以后的几年里,器官移植工作却显得格外冷清,手术后病人产生的排斥反应始终未得到解决,所以,医学家们正在另辟新路,寻找解决的方法。

    打破坚冰

    60年代,第一代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使器官移植技术找到了出路。

    大家已经知道,我们的人体有一套相当严密、完整的免疫系统。

    这个免疫系统,就好像人体的“卫士”,时刻监视着外来入侵的“敌人”。一旦有“外敌”进入人体,它们就会立即动员起来,与“外敌”展开殊死的“斗争”,直到把“外敌”“驱逐出境”。

    器官移植后,所谓“供体”,即来自别人身体上的细胞、组织、器官,对于受体来说,都是“外来户”,也是一些“不受欢迎”的“客人”,人体本身会千方百计地将“客人”请出去,也就是排斥出去。于是,就会出现排异反应。许多病人移植手术最终失败,就是由于排斥反应的缘故。
, 百拇医药
    如果能用什么方法,削弱人体免疫监视的能力,让这些人体的忠诚卫士“麻痹”下来,分不清“敌我”,或许从别人身体上移植来的组织、器官,就会慢慢地与周围环境“打成一片”,日子长了,也就变得能够让“主人”“容忍”了。

    免疫抑制剂就是这样一些药物。

    第一代免疫抑制药物,有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它们的出现使器官移植出现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1976年,一种新的免疫抑制剂问世,它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环孢素A”。几年以后,这个药物成为器官移植工作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现在,经常使用的还有单克隆抗体、环磷酰胺、FK506等药物。

    198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生们,将环孢素A应用于心脏移植,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当年,美国就建立了17所心脏移植中心,几年以后,又增加到100多所,有力地推动了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到了80年代末,世界上已经有近22000位患有心脏病的病人,经历了心脏移植手术。
, 百拇医药
    1987年,在上海成功地完成了我国大陆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可惜的是病人只存活了3个月,后来因为排异反应功败垂成。隔了几年,到1992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成功地完成了另一例手术,紧接着,哈尔滨、牡丹江、武汉等地的医院先后传来了手术成功的消息。其中,1992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成功施行心脏移植的一位男性病人,手术后重返工作岗位,并且喜获麟儿,至今健康生存。

    在如今的医学领域里,器官移植已经成为治疗完全丧失功能脏器的有效措施。需要移植器官才能生存的,如广泛心肌损害,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估计难以生存6个月以上的患者;肝脏疾病,如晚期肝癌、终末期肝硬化、儿童先天性胆道闭锁等;胰腺疾病,如胰岛依赖性糖尿病;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多囊肾等引起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这类病人只有通过器官移植,才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到1992年底,根据全球移植中心登记的资料统计,世界上共有1405个器官移植中心开展移植工作,各国所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已经超过50万例。做的最多的是肾移植,已经有35万病人接受了这项手术治疗,存活最长的病人已经有30年之久;骨髓移植达到6.6万人;肝脏移植4万人;心脏移植3.5万人;胰腺移植3万余例;肺移植4千余例。列入记录的还有胰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其中,肾移植的成功率最高,达80%以上,而其他器官移植的成功率也达到60%左右。这些数字表示,器官移植已被公认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正处在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

    器官移植,路还更长。

    但是,我们也会满怀希望地说,器官移植工作毕竟走过了披荆斩棘的初期,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21世纪,器官移植必将大放异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