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1998年第3期
编号:10262531
加药注射器细菌污染的监测分析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1998年第3期
     作者:李云英 张勇昌 唐 萍 黄基芬 曹筱珊 覃楚群

    单位:广西玉林市人民医院,玉林 537000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80326

    静脉输液加药注射器细菌污染的监控是控制院内感染的环节之一。1996年7~8月对我院加药注射器进行随机抽样监测,并对其污染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材料与内容:取神经内科、烧伤科和耳鼻喉科正在使用的加药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共99副,于使用后1、2、3 h采样(药敏纸和培养基均为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生产),每副分别采样3份(针头、空筒、活塞各1份),分别观察不同型号注射器、不同药物加药注射器污染情况及细菌种类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护理人员手带菌的关系。
, 百拇医药
    1.2 监测方法:①培养基的选择。加非抗生素药物注射器用普通肉汤作培养;加抗生素药物注射器用抗生素药物拮抗剂培养基,其中加青霉素类注射器的培养基中加青霉素酶,其含量参照《诊断细菌学》[1]方法;其他抗生素注射器的培养基内加硫酸镁,含量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②培养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采样,样本置37℃温箱内,连续7 d作需氧培养,发现肉汤混浊后立即转种血平板,进行纯培养。③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卫生学标准无菌生长为合格。药敏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并采用M-H琼脂平板试验。

    2 结果

    2.1 注射器用后1、2、3 h细菌污染情况:见表1。

    表1 注射器用后1、2、3 h细菌污染情况 时间(h)

    采样数
, 百拇医药
    污染数

    %

    1

    2

    3

    合计

    90

    93

    114

    297

    12

    15

    36

    63
, 百拇医药
    13.33

    16.13

    31.58

    21.21

    经统计学处理:1 h与3 h比较,u=3.04,P<0.01;2 h与3 h比较,u=2.5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加药注射器使用后细菌污染情况:针头污染21份,占21.21%;空筒18份,占18.18%;活塞24份,占24.24%。

    2.3 不同型号加药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10 ml和≥20 ml的注射器分为两组进行比较。≤10 ml注射器51副中采样153份,合格129份,合格率84.31%;≥20 ml注射器采样144份,合格104份,合格率72.22%。u=2.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注射器越大,污染机会越多。
, 百拇医药
    2.4 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与玻璃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一次性塑料注射器采样114份,细菌污染14份(12.28%);玻璃注射器采样183份,污染49份(26.78%),两者比较,u=3.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玻璃注射器细菌污染率高。

    2.5 不同药物加药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常见加非抗生素类注射器污染最多,而加抗生素的注射器污染较少,见表2。

    表2 不同药物加药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 加药物种类

    采样数

    污染数

    %

    生脉、脑活素

    能量合剂
, 百拇医药
    清开灵、刺五加

    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

    抗生素类、病毒灵

    其他

    51

    42

    22

    16

    146

    20

    23

    12

    7
, 百拇医药
    4

    13

    4

    45.10

    28.57

    31.82

    25.00

    8.90

    20.00

    2.6 治疗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护理人员手细菌污染监测:操作前及注射器使用后1、2、3 h分别采样。空气18份,合格8份(44.44%);物体表面28份,合格27份(96.42%);护理人员手采样54份,合格51份(94.44%)。标准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与操作》[3]。检出细菌种类见表3。
, 百拇医药
    表3 注射器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

    及护理人员手带菌情况(份) 细菌种类

    注射器

    治疗室

    空气

    物体

    表面

    护理

    人员手

    枯草杆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http://www.100md.com     臭鼻克雷伯氏菌

    微球菌

    真菌

    其他

    23

    12

    8

    11

    3

    1

    5

    12

    10

    7
, 百拇医药
    3

    5

    2

    3

    5

    6

    4

    4

    3

    1

    2

    9

    8

    17
, 百拇医药
    3

    3

    5

    4

    3 讨论

    在引起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中,输液加药注射器的细菌污染是一个重要途径。

    3.1 加药注射器使用1 h细菌污染率为13.33%。1 h内第1批药物已全部加入液体内,存放时间较短。使用后2 h的注射器细菌污染率为16.13%,仅有输液速度较快者需加第2批药物。使用后3 h的注射器细菌污染率达31.58%,因该注射器已完成了第2、3批加药任务,放置时间也成倍增加,故污染率高。

    3.2 加药注射器针头在使用后1 h与3 h细菌污染程度有差异,因存放时间较长,反复使用,针头套在安瓿内易松动或脱出,较短安瓿使针头1/3或1/2暴露在外,加药时未更换针头所致污染。注射器空筒与活塞在使用1 h和3 h比较,污染程度有差异,而2 h与3 h比较无差异。针头和活塞污染率高于空筒,此与暴露时间长有关。
, 百拇医药
    3.3 监测结果示注射器越大,污染率越高。此与操作者加药时,手易触及注射器活塞导致污染有关。

    3.4 玻璃注射器细菌污染明显高于一次性注射器。因一次性注射器为聚氯丙稀,表面光滑,活塞呈风扇形,操作者手与其接触面较小,污染较低。

    3.5 本监测结果示,加生脉或脑活素的注射器污染率高达45.10%,加抗生素类污染率为8.90%。此与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有关。生脉和脑活素是较好的细菌培养基,故污染率高。

    3.6 本文资料提示,注射器污染的细菌种类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及护理人员手带菌基本一致,说明注射器污染与操作环境关系甚大。根据各个污染环节和有关因素,提示护理人员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降低治疗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含菌量,增加护理人员手的清洁度以及减少注射器的使用次数和缩短存放时间,对降低院内感染至关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李仲兴,郑家齐,李家宏主编.诊断细菌学.香港:黄河文化出版社,1992.141

    2 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380

    3 张树德,牛秀成,王德年主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与操作.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54

    (1997-07-24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