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2724
2例肺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叶赛娟 梁淑庄

    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科,广州 510282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90233

    肺栓塞是静脉源性血栓脱落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肢体深静脉血栓脱落后流经心脏和肺动脉,栓塞在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造成肺栓塞,发病突然,进展迅速。1997年1~5月我科诊治2例肺栓塞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例1 女,67岁。因右侧肢体活动受限26 d,1997年1月由外院转入。CT确诊为脑梗塞。查体神志清楚,呼吸20/min,血压22/13 kPa,脉搏88/min。住院后第5 d,患者右侧肢体髌骨上缘10 cm内侧增粗,下肢疼痛,凹陷性水肿,皮温增高。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股总静脉血栓形成。立即采用尿激酶患肢远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经治疗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第2 d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干咳,急查血气,PaO2 5.26 kPa,PaCO2 7.38 kPa,胸部X线检查可见患侧肺动脉增粗,心电图呈T波倒置。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肺栓塞。给予吸氧、吸痰、加大尿激酶剂量4 000 U/(kg.d),腹部皮下注射速避凝0.4 ml。经过4昼夜抢救,渡过了肺栓塞危险期,住院37 d痊愈出院。随访至1998年5月,情况良好。
, 百拇医药
    例2 男,78岁。因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全身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弱,卧床18 d后出现左侧下肢疼痛及肿胀,于1997年5月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抗凝溶栓和扩容治疗,33%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症状明显好转。第6 d患者出现胸闷、气促、胸痛,咳白色泡沫样痰。急查血气,PaO2 5.08 kPa,PaCO2 7.4 kPa,胸部X线检查可见盘状肺不张,心电图示T波倒置,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利于吸痰行气管切开,术后经吸痰、吸氧,定时雾化吸入,在常规治疗上加大尿激酶剂量4 000 U/(kg.d),腹部皮下注射速避凝0.4 ml,经过抢救与护理,病情平稳。住院28 d肺栓塞治愈出院。出院6个月后死于帕金森氏综合征。

    2 病因分析

    2.1 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静脉回流量减慢,促使血管内血栓形成。

    2.2 长期静脉输液造成血管壁损伤及静脉炎,致使血小板粘附于管壁,激活一系列凝血因子而发生凝血致血栓形成。
, 百拇医药
    2.3 高龄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形成血栓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3 护理要点

    3.1 严密观察病情。①肺栓塞患者发病急骤,如抢救不及时,病情可迅速恶化而死亡。因此,护士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紫绀、出汗和烦躁不安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测量血压,进行必要的检查。当PaO2<8.0 kPa,PaCO2>7.32 kPa时,心电图示T波倒置,胸片可见盘状肺不张或小片阴影,肺动脉增粗时,即可诊断为肺栓塞。

    3.2 及时抢救。一经确诊为肺栓塞,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抗凝溶栓药物,及时吸氧、吸痰,尽量减少搬动,操作要轻柔。按时测体温、脉搏、血压,密切观察患者吸氧效果,观察患者缺氧纠正程度,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以防痰液阻塞,如痰液粘稠可增加超声雾化吸入,有舌后坠时,可用喉咽管解除呼吸困难。
, http://www.100md.com
    3.3 高热的护理。本组2例在肺栓塞后第2 d体温均达39.5℃,高热加重呼吸困难,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4 饮食护理。2例患者均应用鼻饲法,定时定量注入低脂流质、水及药物,供给机体能量和治疗疾病。

    3.5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2例患者均给予留置导尿管,每日用1:5 000呋喃西林250~500 ml冲洗膀胱,用0.02%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及会阴部,预防尿路感染。

    3.6 抗凝治疗的护理。注意观察牙龈、皮肤粘膜、大小便颜色,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出血症状。例1用尿激酶治疗3 d后出现轻度血尿,肌注安络血20 mg,3 d后血尿消失。症状缓解后,按时给患者口服复方丹参、肠溶阿司匹林,以巩固疗效。

    (本文承刘振华副教授指导,谨此致谢)

    (1998-05-25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