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62776
微电极导引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黎晴 夏纯 朱惠华

    单位:黎晴 夏纯: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广州 510515;朱惠华: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吉林 180035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990427

    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病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患者常通过服用安坦或美多巴等药物缓解,发病10年后的患者约2/3严重残疾或死亡[1]

    微电极导引技术是在立体定位的条件下,在脑组织的特定部位(苍白球或丘脑)毁损病灶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方法。随着神经系统立体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项技术目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2]。80年代初,国外已开始应用,我国于1992年开始这类治疗。1998年4~11月,我科在微电极导引下行苍白球腹外侧核或腹后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9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37~73岁,平均65岁。病程3~12年,平均7.5年。临床表现A型(震颤型)21例,B型(僵直型)25例,AB型(震颤僵直型)44例,均经过安坦或美多巴等药物治疗,症状不能控制或缓解而采用本法治疗,87例行单侧手术一次完成,3例行双侧苍白球毁损术。

    1.2 治疗方法

    安装立体定位架,借助于MRI扫描,确定丘脑苍白球腹外侧核或腹后侧核团的三维坐标,然后插入微电极,根据丘脑和苍白球神经元核团的不同电生理学特性对靶点进一步校正或确证,应用射频电凝毁损所选定的核团。

    1.3 结果

    根据Webster评分方法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价[1]。术后震颤消除或基本消除的改善率为81.9%,僵直改善率为95.6%,运动迟缓改善率为89.4%,步态,语音音量及睡眠情况均明显改善,原有症状显著改善率平均达89.2%。住院6~14 d,平均(10±2) d,均明显好转出院。由于本组治疗时间较短,尚无随访结果,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根据随访文献报道[3],随访54例患者,1年内显效50例(92.6%),3~5年保持显效者44例(81.5%),7年内疗效稳定者31例(68.8%)。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 护理问题

    2.1.1 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 患者接受的是一种微侵袭手术,对脑组织存在一定创伤的可能,有损伤颅内血管引起颅内血肿、颅内高压的可能。

    2.1.2 有体温改变的可能 患者处于局麻下的脑部手术后有可能出现吸收热,也有颅内感染的可能。环境因素的影响、长期卧床、神经肌肉障碍等有可能并发肺部、泌尿系感染和引起皮肤软组织炎症等。

    2.1.3 自理能力缺陷 患者术后在原有症状没有完全缓解时,均处于2~3级功能水平,活动无耐力[4],自理缺陷Ⅱ~Ⅳ期,在无人帮助下,有坠床、行走摔跤、烫伤或冻伤的危险[5]

    2.1.4 语言沟通障碍、社交孤立、焦虑或恐惧 患者表现为面容刻板、表情僵直、言语呐吃,神经肌肉障碍使他们活动范围缩小,表达困难,对手术的期望值过高、过快,害怕不确定的后果,对生活的期望不能得到充分满足,使患者焦虑或恐惧。
, 百拇医药
    2.1.5 有内囊和视束受损的可能[5] 术野靠近内囊和视束,因此,术后有并发偏瘫、偏盲或视野缺损的可能。据文献报道[2],曾有2例微电极导引技术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第3 d出现一过性中央视野缺损,1周后恢复正常。

    2.1.6 缺乏康复知识和技巧 手术成功后,患者原有症状虽逐渐缓解,四肢及肌肉功能仍受限,需要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才能达到功能恢复。部分患者因多年的病史,常年处于接受照顾、保护的角色,术后仍依靠他人,不能自护。

    2.2 护理措施

    2.2.1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每2 h监测1次呼吸、脉搏、血压,区别患者睡眠与嗜睡状态,随时发现意识障碍,脉搏缓慢、呼吸深慢、血压升高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并予及时处理。本组82例患者在术后2 d内处于睡眠、倦怠状态,第3 d精神状态好转,病情明显缓解。2例患者经CT检查颅内有小血肿形成,经安静休息2周后自行吸收。
, 百拇医药
    2.2.2 监测体温4/d,本组有60例于术后第1~4 d体温达37.6~38.9℃,<38℃未予特殊处置,体温逐渐恢复正常;>38.5℃予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等),积极配合医生正确应用抗生素,使其体温降至正常。

    2.2.3 与术前对比观察并记录四肢活动能力,包括患者抬臂、抬腿能力,手部动作、活动姿势、面部表情及语言表达等。加强基础护理,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安静,卫生,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爽。勤翻身叩背,按摩骨隆突处防止皮肤受损。取得家属的配合,上好安全护栏。经上述处理,运动迟缓改善率为89.4%,自理能力增强。

    2.2.4 给予亲情呵护,加强沟通交流,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预期目标,并根据预期目标进行每日评估:①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活动,未出现肌肉萎缩和足下垂,运动功能达到良好水平;②能表达自己的需要,从体势语言与口语结合表达,逐渐锻炼口舌功能与他人交流;③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体重增加;④定时排尿,控制排尿;⑤不自卑,不依赖于自己的病人角色,自信能自理或相对独立生活。效果评价:原有症状显著改善率平均达89.2%。
, 百拇医药
    2.2.5 通过粗测视力,视野或运用近视力表、视野图来观察双侧眼球运动,视物范围及其准确性,观察视物能力及定向力改变。本组病人未发生偏瘫、偏盲或视野缺损。

    2.2.6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康复护理。全面介绍微电极导引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现况及进展,并随时为患者解疑释惑。根据预期目标有步骤地帮助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可能造成代谢功能、生理机能抑制,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长期不懈的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加速功能的代偿和重建。根据Orem自护论[6],患者有健康受损的自理需要,帮助患者从护理系统的全补偿系统过度到部分补偿系统及辅助教育系统。本组患者出院时,大多都提高了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振容.震颤麻痹.见:陈炳桓主编.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03~208

, 百拇医药     2 高国栋,张 华.微电极记录在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手术中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2):221

    3 莫业和,何君举,蔡 雄.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氏病54例远期随访报告.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1998,11(2):36

    4 邹 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1,255

    5 Laiteinen L V. Brain targets in surger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neurosurgeons. J neurosurgy, 1995,62(3):349

    6 潘蕴倩.自护论.见:潘蕴倩,袁剑云主编.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应用.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

    (1998-11-17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