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62796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病人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赵则莉

    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

    关键词:不停跳心脏手术;心肌保护;术后监护

    护理学杂志990406 摘要 25例病人在浅低温(33±0.5)℃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该方法可维持跳动心脏的基本血供,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手术顺利。重点介绍了术后采用床边全电脑监控仪监测病人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体温、神志等护理方法。

    Key words unarrested heart; myocardial pretection;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是在浅低温下(33±0.5)℃阻断上、下腔静脉,切开心脏,吸引冠状静脉窦及肺动脉血液,完成心内直视手术。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空跳慢跳(40~50/min),心脏无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利于保护心肌,术后病情平稳,多巴胺及硝普钠用量明显减少,使用时间也明显缩短,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我院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用此方法施行心内直视手术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5例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5~50岁,平均(17.4±14.2)岁,体重16~58 kg,术前诊断房缺5例,室缺6例,肺静脉畸形1例,风心二尖瓣狭窄11例,二尖瓣狭窄加室缺1例,弗氏窦瘤1例。术前心功能均为(1.7±0.8)级。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房缺修补术5例,室缺修补术6例,肺静脉畸形引流纠正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室缺加二尖瓣置换术1例,弗氏窦瘤修补术1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CPB)25~130 min,平均(68.1±37.5) min。

    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芬太尼、司可林诱导,气管插管,N2O-O2混合气(60%∶40%)麻醉,间断吸入异氟醚,静脉辅以潘可罗林、芬太尼维持麻醉。取胸骨正中切口,肝素化后,用Sarns 5000,9000人工心肺机,北京80型鼓泡氧合器,广东40 μm微栓过滤器,建立体外循环,逐渐增大主动脉灌注流量和上、下腔静脉引流量,血流降温,控制鼻温(33±0.5)℃,血液中度稀释(HCT25%),儿童流量80~120 ml/(kg.min),成人流量40~60 ml/(kg.min),灌注压6.67~10.6 kPa,尿量>1 ml/(kg.min)。
, http://www.100md.com
    本组中17例病人术后用升压药: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各20~40 mg静滴,微泵控制3~5 ml/h,持续1~3 d;扩血管药: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硝普钠5 mg,微泵控制1~3 ml/h,持续1~2 d。5例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FHb),4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25例住院10~15 d痊愈出院。随访3~12个月,房缺、室缺修补术后病人听诊无杂音,换瓣病人听诊瓣膜关闭良好,心功能均稳定在(1.4±0.5)级,未发生心律不齐、心衰等。

    2 术后护理

    术后病人进入ICU,采用床边计算机终端及显示屏监测血压、动脉压、心率、呼吸等数据,各种资料按顺序排列,便于比较,定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1 心电监护:术后持续监测心率变化,维持心率100~120/min,5~10 min记录1次。心率太快可致舒张期缩短,影响冠状动脉等重要生命脏器的灌注,增加氧耗量;心率太慢及严重心律失常则使心排血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本组中4例发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好转,无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衰等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2 血流动力学监测:采用动脉(挠动脉、股动脉)内插管测压,是监测动脉压的最好方法。它可以直接反映动脉压的动态变化。本组病例经动脉穿刺管道通过换能器与监测仪连接调试至零点。常规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肝素0.33 ml间断冲洗导管,防止血液凝固,保持管道通畅,确保准确的压力曲线。压力曲线高低不匀时,提示每搏输出量不等,动脉压不稳。当曲线幅度低平时,可能是管道部分阻塞,应及时抽出血块疏通。穿刺针、管道及三通管应连接严紧,严防进气引起气栓。定时观察肢端颜色、温度、肿胀等,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拔除测压管,穿刺处用手指加压15 min,待不出血时再包扎。若动脉压及血压收缩期压力过高,在补足血容量的前提下,选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Capoten),提高心室充盈压,增加心排血量,保证全身灌注。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硝普钠5 mg微泵静脉滴注,1/d。硝普钠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氰化物中毒。拔除气管插管后4~6 h,口服Capoten 12.5~25 mg/6h,维持动脉压7~11 kPa,血压12~14/6~8 kPa,可减量或停服。本组25例无1例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 http://www.100md.com
    2.3 呼吸功能监测:本组25例术后使用7200呼吸机、纽帮呼吸机、星牌呼吸机、鸟牌呼吸机等,并根据病情、年龄、体重调整呼吸机参数。成人吸呼比为1∶1.5,呼吸频率14~16/min,吸气时间1.7~1.5 min,潮气量10 ml/kg;儿童吸呼比1∶1.6~1.8,呼吸频率16~18/min,吸气时间1.4~1.2 min,潮气量10~15 ml/kg。呼吸机辅助呼吸是随病人的吸气运动的吸气压或吸气量启动。心脏手术改变了肺顺应性,增加了呼吸道的阻力。我们将呼吸机设为定容型辅助呼吸,即用强有力的动力来驱动容量,使之不受气道阻力和病人肺顺应性的影响。容量可以调节控制,无论肺的病理生理变化如何,都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容量,有监测系统,易克服气道的压力变化,提供可靠氧浓度。本组术后保持最佳通气和换气功能,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6~20 h后恢复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平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正常。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经单侧或双侧鼻道吸氧。效果欠佳者用氧罩给氧,流量4~6 L/min;雾化吸入,4/d,鼓励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嗽排痰。本组无1例发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 百拇医药
    2.4 电解质监测:术后12~48 h采用美国蓝宝石血气分析机监测电解质1次。由于本组手术不灌注停跳液,心脏持续跳动,避免了机体内环境紊乱,血钾稳定。无1例并发高钾、低钾等电解质紊乱。

    2.5 肾功能监测:本组25例心脏不停跳手术,心肌保护良好,各组织器官灌注充足,对肾功能损害小。术后24 h持续导尿,每小时记录1次尿量、颜色及性质。24~48 h监测尿量、肾功能及电解质,均属正常范围。4例出现一过性FHb,与负压吸引过多及体外循环转流破坏红细胞有关,经碱化尿液,均恢复正常。

    2.6 体温监测:由于低温麻醉等原因,术后1~2 h可出现体温反跳现象,增加心肌耗氧量,易致心律紊乱。术后24 h常规检测肛温。若肛温>38℃给予头部冰枕;肛温>39℃给予头部冰帽,双侧腹股沟置冰袋,或冰垫置于背后,必要时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本组4例患者术后24~48 h体温38.5~38.9℃。采取上述措施后,体温均维持在36~37℃,无1例出现持续高热现象。
, http://www.100md.com
    2.7 神志观察: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心脏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为预防空气栓塞,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神志、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本组未出现脑空气栓塞症状。

    3 讨论

    3.1 常规心脏手术是在鼻温降至(28±0.5)℃,阻断升主动脉,灌注4℃ ST.Thomas Ⅱ号停跳液(含高钾),致心脏降温达10℃,并在心脏停止跳动下进行手术,多次阻断血液运输对心肌损害有累积现象[1]。采用心脏不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技术,辅助了肌体的血循环,也辅助了心脏的冠脉血循环,从而使体外循环的辅助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体外循环的血液、血流、心脏、肌体均在同温血灌注中,无降温、复温及体温反跳带来的诸多副反应。有资料证明,(28±0.5)℃与(33±0.5)℃在统计学上对心脏和肌体是有显著差异的[2]。当体温<30℃,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发生率增多[3]。本组无1例因高热诱发心律失常及持续高热、感染等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3.2 冷停跳液中,高钾是造成复苏后病人电解质紊乱,并发房性、室性心律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避免了高钾对心肌的损害,使机体内环境紊乱减少到最低限度。本组无1例术后并发高钾、低钾所致心律失常。

    3.3 心脏停跳主动脉阻断时间>30 min,脑缺氧性损害发生率可相应增高[1]。因脑血流占心输出量的15%~20%,脑血灌流量低于正常值的60%,即可出现脑功能障碍。心脏跳动不阻断主动脉,心肌持续得到常温氧合血供应,使心脏始终处于持续规律缓慢的空跳状态,空跳时心肌供血量比正常时高43%[4],其代谢耗氧量比正常时下降50%~70%[5],浅低温(33±0.5)℃中代谢率下降20%~30%[6,7],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所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有利于保护心肌,从而有效地防止术后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综合征等,对重症心脏病的手术有显著的心肌保护效果。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朱晓东主编.心脏外科指南.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0.212

    2 何 巍,彭青云,周华富等.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的二尖瓣置换术.医学文选,1995,16(9):5

    3 兰锡纯主编.心血管外科学(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2

    4 徐新根主编.体外循环和辅助循环.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90~91

    5 蔡用之主编.人造心脏瓣膜与瓣膜置换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3,240

    6 顾恺时主编.胸心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33

    7 石毓澍主编.人体循环系统与麻醉学.上海: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349

    (1998-09-01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