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62997
肥胖婴儿示指根部静脉穿刺效果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汪在华 施兰姣

    单位:汪在华(武汉市儿童医院一内科,武汉,430016);施兰姣(武汉市儿童医院一内科,武汉,430016)

    关键词:静脉穿刺;婴儿;肥胖

    护理学杂志000220 摘 要:将头皮和手、足背部静脉穿刺困难,年龄3~12个月,体重6.5~13 kg的肥胖婴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组用示指根部静脉穿刺法;乙组用手腕桡侧或足部大隐静脉穿刺法。两组穿刺结果经χ2检验,其穿刺成功率χ2=3.84,渗漏率χ2=5.26,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甲组方法明显优于乙组。示指根部静脉穿刺法提高了静脉穿刺准确率、减少了渗漏率,可作为肥胖婴儿静脉穿刺的首选方法。

    Key words:venous puncture infant,fatress▲
, http://www.100md.com
    儿科的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和手、足背部静脉,但在临床上常遇到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的肥胖儿,上述部位一针穿刺成功相当困难。在实践中我们选用了手腕桡侧、足部大隐静脉和示指根部细小静脉穿刺,提高了一针成功率。经验的积累使我们体会到示指根部穿刺对肥胖婴儿的渗漏率小于手腕及大隐静脉,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对100例出生3~12个月,体重超过6.5~13 kg,需静脉输液的肥胖婴儿进行穿刺观察,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分组方法

    100例中男65例,女35例,月龄3~12个月。随机分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组男37例,女13例,用示指根部穿刺法。乙组男28例,女22例,用手腕桡侧或足部大隐静脉穿刺法。

    1.2 穿刺方法

    示指根部穿刺法:示指桡侧根部有一根表浅的细小静脉,明显可见且不易滚动,血管充盈度较好。选择4号输液针头,用12.5 cm蚊式止血钳夹住针柄翼部,然后进行输液前的初步固定。用两条长约12 cm的胶布,1条将患儿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并齐缠在一起,另1条将大拇指紧贴掌心缠住,注意松紧适宜,可使示指根部血管暴露明显且不易随手的扭动而滚动。常规皮肤消毒,右手用止血钳持针,左手托住进针小手并稍向下压约10°,使皮肤及血管绷紧,沿血管缓慢进针,见回血后,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松钳。用超过婴儿手指尖至手腕关节长度的自制夹板紧贴手掌,并用两条长胶布固定,1条在手指第2关节处缠绕;另1条在手掌大鱼际处缠绕。
, 百拇医药
    手腕、足部大隐静脉穿刺法:手腕桡侧、足部大隐静脉血管管径粗大,充盈度好,但易滚动,深浅不易掌握。常规皮肤消毒后,左手托住手腕或足踝关节处,拇指向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右手用止血钳持针,以30°角在血管上进针,见回血后平行向前进针少许,右手松止血钳,用超过婴儿腕关节至虎口,或踝关节至脚心的自制夹板,紧贴手掌或脚背外侧用两条长胶布固定,1条缠绕在腕关节或踝关节以上部位;另1条在示指根部,或脚指根部缠绕。

    2 结果

    甲组50例中穿刺成功49例,无1例渗漏;乙组50例中穿刺成功44例,出现5例渗漏。经χ2检验,穿刺成功率χ2=3.84,渗漏率χ2=5.26,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甲组方法明显优于乙组。

    3 讨论

    示指根部血管脂肪覆盖少,暴露清楚,充盈度较好,易于穿刺;改变先穿刺后固定的传统方法,进行穿刺前初步固定,有效地限制了婴儿手部的活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输液渗漏。手腕、足部大隐静脉虽然管径粗大,但容易滚动,多数肥胖儿此处静脉较深,不易暴露,仅凭操作者用手指触摸判断血管的部位及深度进行穿刺。在操作过程中腕、踝关节是活动度较大的部位,不易固定,故增加了渗漏的机会。实践证明,示指根部静脉穿刺是肥胖婴儿穿刺的首选方法。■

    收稿日期:1999-08-03

    修回日期:1999-10-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