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63259
11例Kikuchi病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10期
     作者:何克芝 黄丽红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武汉 430030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001015 Kikuchi病属淋巴结炎症性疾病,1972年日本学者Kikuchi(菊池)首先报告,称之为“伴有吞噬核碎片的灶性组织细胞增生的淋巴结炎”。国内学者曾称“坏死性淋巴结炎”或“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由于对此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确诊病例有增多趋势,国内外报告均称为Kikuchi病,病理诊断为“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1月收治的11例病人,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平均27岁(15~43岁)。因发热和淋巴结肿大住院治疗,经淋巴结活检和临床治疗,确诊为Kikuchi病。11例均有发热、乏力,伴颈部、腋下、锁骨上、滑车上、耳后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其中8例伴有肝脾肿大,但肝功能正常,3例肝功能异常(GPT 50~170 U);11例中,10例有中、轻度贫血(Hb 77~98 g/L);4例出现+~的蛋白尿。11例中因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5例,咳嗽、咳白色粘痰,胸片无异常;2例与应用氨苄、环丙沙星药物有关;4例伴有关节疼痛。11例患者经1~4月治疗、护理,预后良好,出院后随访半年至5年,均痊愈。
, http://www.100md.com
    2 护理

    2.1 淋巴结的观察

    11例Kikuchi病突出症状为淋巴结肿大,常表现2个以上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6例两侧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0.5~2.5 cm;5例两侧颈部、滑车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3 cm。11例伴局部不适或隐痛,触摸淋巴结质软、轻度疼痛,但始终无化脓或软化倾向。11例发热时淋巴结增大,退热时缩小。因此,护士应经常触摸和观察患者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本组有2例发热者为护士发现淋巴结肿大的特点后报告医生,再做淋巴结活检,证实是Kikuchi病。

    2.2 发热的护理

    11例患者起病初多为轻至中度发热,T 37.6~38.8℃,均伴有畏寒或寒战,病情重时为高热,其中9例不规则发热,T 38.3~40.5℃,持续40余天。2例患者间断高热持续2个月,伴头痛、颅内高压综合征的表现,反复、间断发热,病程迁延1年以上。本病特点为反复高热,到病情极期呈高热(T39~41℃),此时患者皮肤潮红,呼吸、心率加快。对9例患者用冰水敷前额及腹股沟、腋窝等处,或头枕部置冰袋,50%乙醇擦浴。处理后30 min测体温,7例体温降至37.6~38.4℃;2例体温仍>39℃,给予地塞米松3~5 mg静脉推注,30 min后体温降至正常,持续冰枕维持体温。2例患者因高热害怕冷刺激引起寒战而不愿接受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退热栓1/3片(每片为50 mg)塞肛后体温降至正常。患者在发热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对症支持治疗,输液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葡萄糖等能量,增加机体抵抗力和补充分解代谢的消耗。退热期要注意观察出汗、虚脱、低血压及其它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患者的口腔、皮肤护理,以保证患者清洁舒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测量T、P、R、BP,1次/4 h,观察神志及伴随症状等。尤其要注重观察全身浅表淋巴结的变化。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动员患者接受淋巴结活检是该病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淋巴结肿大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据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为使本病得到确诊,且与淋巴瘤、结核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相鉴别,说服患者接受淋巴结活检甚为关键的道理。使患者了解淋巴结活检对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价值,告之浅表淋巴结切除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无后遗症。对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3.2 消除患者的疑虑减轻心理负担。

    患者因持续高热、淋巴结肿大,引起疼痛不适,常误认为淋巴瘤而焦虑不安,甚至听到诊断为Kikuchi病而惊恐,害怕转变成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因此,要向患者讲清此病的临床特点、病程、诱因与预后等相关知识,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认识、了解,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预防和避免复发的诱因。
, http://www.100md.com
    3.3 严格执行医嘱正确指导患者服药。

    患者在发热时误认为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控制炎症,体温可下降,迫切要求医生用抗生素治疗,高热时常常催促医师用解热镇痛药,但该类药物易引起致命性皮疹,或诱发本病。此病主要是应用激素治疗,病因可能为病毒感染,多为EB病毒所致[2],因此该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神志、精神、行为症状,有无上腹痛、黑便等消化道症状。本组2例专用糖皮质激素病情自行缓解,9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敏感,口服泼尼松20~30 mg/d。其中1例必须用大剂量才能控制病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d,15 d后改为5 mg/d,两周后按医嘱给予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至临床症状逐渐好转。用药过程中严格正确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加重激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刘文励,丁启明.Kikuchi病.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5,1(1):17

    [2]虞积仁,李竞贤.进一步提高淋巴结病变的正确诊断.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2):854

    (2000-03-30收稿 2000-07-18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