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放射学实践》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64482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
     作者:宋绿林 胡贵锋

    单位:宋绿林(338025 江西新余市人民医院CT室);胡贵锋(338025 江西新余市人民医院CT室)

    关键词:

    放射学实践000429 【中图分类号】 R81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0313(2000)04-0301-01

    本文分析了25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ISDH)的CT及临床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ISDH的认识。

    材料与方法 男24例,女1例,年龄23~79岁,平均57.5岁,60岁以上18例。从出现首发症状至就诊时间2~30d。临床症状:头痛、呕吐19例,肢体乏力、行走不稳15例,反应迟钝、意识模糊7例,下肢肌力最低为Ⅲ级。临床拟诊小脑疾病2例;脑血管意外12例;3例在脑挫裂伤恢复过程中出现ISDH,8例临床未提出诊断。有明确外伤史9例,年龄越轻外伤史越明确,外伤时间距发病时间20d~2个月。手术治疗23例,仅1例死于肺炎;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放弃治疗。使用岛津SCT-4500T全身CT机,层距、层厚10mm,扫描时间2.8s,4例行增强扫描。
, http://www.100md.com
    图1 左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皮质分界清,皮髓质界面内移,并可见扣带回大脑镰下疝。

    图2双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无移位,但双侧脑室受压变窄、内聚。

    图3 平扫于右侧颅骨内板下见等密度新月形影,同侧脑室受压消失,对侧脑室扩大。

    图4 与图3为同一病例,增强扫描血肿无强化(增强方式为静脉推注60%泛影葡胺60ml立即扫描)。

    结果 血肿位于额、颞、顶骨内板下,呈新月形。位于单侧23例,双侧2例。出血量30~130ml。单侧者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双侧者无移位。25例均见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面内移。患侧脑室不同程度受压变窄,其中18例可见扣带回大脑镰下疝即病侧脑室前角后移,下角及后角受压前移,病侧侧脑室脉络膜丛钙化前移/侧移,对侧脑室扩大(图1)。双侧者双侧脑室均受压变窄且内聚(图2)。4例增强扫描血肿无强化(图3、4)。
, 百拇医药
    讨论 ISDH起病缓慢,大部分病例无外伤,即使有外伤也较轻微,且当时不发病,临床易误诊为脑血管病,本组12例曾误诊为脑血管意外,而两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说明CT检查的重要性。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是减少临床误诊的关键。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本组24例,女性仅1例,60岁以上18例(占72%),与文献报道一致[1,2]。男性多见可能与活动多,外伤机遇多有关,同时亦与男性易发生血管硬化,血管易破裂有关。老年人因脑萎缩引起蛛网膜下腔增宽,硬脑膜——皮层间虹桥静脉缓冲减少,外伤时易致破裂出血[1]。虽然ISDH不一定是亚急性或慢性血肿[1],但从本组出血量大,而症状轻可以看出其出血速度较缓慢,以致大脑逐渐适应,至颅内压升至一定程度才出现症状。因而从症状出现距CT检查来计时以判定是否急或慢性血肿也不准确,因为症状出现前,颅内出血可能已有一段时间。

    关于ISDH的CT诊断,结合文献及本组CT表现,认为下列征象较为重要:①病侧脑沟消失,蛛网膜下腔闭塞,脑、灰白质界面内移。②病侧脑室受压变窄,对侧脑室扩大,中线结构普遍向对侧移位。如果一侧出现第一种征象,而中线结构无移位,双侧脑室亦对称,可推测对侧亦存在ISDH,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双侧脑室虽对称,但均有变窄、内聚征象,本组有2例属该情况。有作者提出扣带回大脑镰下疝对ISDH的诊断有重要价值[1],本组有18例(占72%)符合该征象。本组4例增强扫描未提供更多诊断信息,本组亦未出现误诊治情况,说明平扫即可。即使增强扫描亦应延时至少30min扫描,这样就可完整显示血肿腔[2]

    作者简介:宋绿林(1959~),男,江西新余人,副主任医师,学士,主要从事颅脑疾病CT诊断的临床及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琪宝,全冠民.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3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增刊],1994,13(2)∶162.

    2,陈自谦,冯亮,孔庆德,等.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552.

    2000-01-17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