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放射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64559
骶骨冠状位CT扫描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丁汇清 张群 姜冬新

    单位:丁汇清(222023 江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张群(222023 江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姜冬新(江苏灌云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临床放射学杂志000419 骶骨冠状位CT扫描,国内文献甚少报道。笔者自1996年4 月以来对骶骨进行冠状位CT扫描,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一定实用性。现作一介绍,以飨读 者。

    1 材料与方法

    使用Somatom CR扫描机。孔径70cm,倾角25°,FOV 180mm,显示矩阵512×512,计算矩阵2 56×256。扫描时间5s,125kV,330mA。层厚4mm,层距4~6mm。分别摄取骨窗宽1200~1800 HU,窗位240~400HU;软组织窗宽280~400HU,窗位40~60HU;观察骶管、孔内脊膜囊和神 经束窗,窗宽300~500HU,窗位-30~20HU。
, 百拇医药
    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抱头向机架侧,腰背部置10°~30°三角形软塑料垫(或棉垫)垫起。 CT机架置垂直位扫得腰骶椎侧位定位像,于监视器上用Distance/Angle键和鼠标作T12 ~L4椎体后缘两点间连线L1。L1与床面夹角即为腰背部由水平位垫起之角度,可从 监视器上读出。再作L2,直、浅弧型骶椎[1]取骶椎1~4椎体轴线,并平 行移到骶椎最凸点为L2;中、深弧型骶椎[1]骶椎1~5骶弧之弦,并平行 弦于骶椎最凸点作L2,L2与扫描床面夹角α的角度也能从监视器上读出。90°-|α|即为CT机架由垂直位向头侧倾斜,并获得骶骨骶髂关节冠状 位CT扫描的理想角度。所以,机架向头侧的实际倾角应尽量接近90°-|α|, 即CT扫描线束应尽量与L2平行。参照L2得骶椎扫描基线L2′,L2′与扫描床面夹角 为α′,90°-|α′|即为CT机架由垂直位向头侧倾斜的实际倾 斜角。从骶椎后缘向前连续扫描,扫完整个骶椎需9~12层(图1)。
, 百拇医药
    图1 骶骨冠状位CT扫描患者与床面角度示意图

    36例正常人作骶骨、骶髂关节冠状位CT扫描,21例骶椎、骶髂关节病变(骶髂骨转移灶8例, 骶髂关节骨质增生13例)患者同时作骶骨、骶髂关节冠状位CT扫描和常规横断面CT扫描。

    机架倾角和扫描床高度置好后,可试进退一下扫描床,以观察患者是否受机架卡压,以便 调整。

    2 结果

    36例正常人骶骨、骶髂关节冠状位CT扫描中能完整地显示骶椎1~5及骶髂关节的冠状 切面的解剖形态者有30例,骶骨骨质、骶节横线清晰可辨(图2)。

    图2 与图1为同一患者。骶骨冠状位CT扫描完整地显示了骶椎1~5的冠状切面解剖形 态,骶节横线、四对骶孔及骶管裂孔均清晰可辨
, http://www.100md.com
    骶骨冠状位CT扫描对36例正常人的骶孔和骶管上下口均显示较好。同一层面能显示3和4对骶 孔者分别为15和21例。14例骶管、脊膜囊终段和终丝能在同一层面上显示(图3、4)。

    图3、4 脊膜囊终段 、终丝、骶管及其上下口能在同一层面上显示,系列层面反映骶神经诸束的走行较为直观

    21例骶髂关节病变的骶骨冠状位CT扫描和常规CT扫描对照结果: 13例骶髂关节骨质增生的两种C T扫描结果相似。8例骶髂骨转移灶中,常规CT扫描明确有骨转移者4例,可疑1例和假阴性3 例;而骶骨冠状位CT扫描明确有骨转移7例,可疑1例(图5、6)。
, http://www.100md.com
    图5 常规横断面CT扫描,骶髂骨疑有转移灶

    图6 骶骨冠状位CT扫描,明确显示骶髂骨多发、大小不一(2~10mm)、密度高低不等,以高密度 为主的骨转移灶。与图5为同一患者,为直肠低分化粘液性腺癌

    3 讨论

    常规CT扫描常用于骶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2],笔者利用CT机架和患者体位双 倾斜作骶骨冠状位CT扫描更直观完整地展示了骶骨、骶骨诸神经孔管和神经束,从而有利于 病变定位。

    薄层、中小视野、准确摆位、恰当的窗宽窗位、合适的CT机架和患者体位双倾斜等,对骶骨 冠状位CT扫描图像的质量保证是至关重要的,且以后两者尤为重要。首先,在CT机许可的条 件下,机架应尽量使用大倾斜角;其次,在扫描床进退过程中,只要患者不受机架卡压,应 尽量抬高其腰部,其目的在于:使扫描线束L2′尽量平行于L2(即机架实际倾斜角90°- |α′|应尽量接近于机架理想倾斜角90°-|α′|),从而能获得4~6层较完整的骶椎和骶髂关节冠状位图像。根据本 组资料,当中、深弧型骶椎作骶骨冠状位CT扫描时,(90°-|α′|)与(90°-|α|)间的差值为5°~15°;当直、 浅弧型骶椎作骶骨冠状位CT扫描时,(90°-|α′|)与(90°- |α|)间的差值为10°~20°。但是上述差值还可因CT机架扫 描孔径、腰骶椎前突角和躯干横断面前后径大小而异。实际应用中,尽管存在着这些差异, 使用骶骨冠状位CT扫描仍可获得骶椎和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近似冠状面CT图像(图2~4)。一 般地说,中、深弧型和直、浅弧型骶椎作骶骨冠状位CT扫描时所得CT图像略有差异,前者能 完整地展示骶椎、骶孔和骶管的机率不如后者。
, 百拇医药
    对一些腰背、骶尾和臀部有病变的患者,用仰卧位骶骨冠状位CT扫描有困难时,可采用俯卧 位,软塑料垫垫于腹-耻联合部,以便尾背侧抬高,双足伸向扫描孔内,机架向足侧倾斜, 其扫描结果与仰卧位骶骨冠状位CT扫描相仿。尽管该体位略有不适,但一般能完成扫描过程 。

    骶骨冠状位CT扫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因为使用中小视野、薄层技术和较完整地 将骶骨、骶髂关节展示于同一层面,从而较常规CT扫描更能检出骶髂骨的细小病灶及更利于 病变定位。但对于骶髂关节病变,此法不一定比常规CT扫描优越。

    骶骨冠状位CT扫描操作简单、实用,对常规CT扫描是一有效的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腹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 8, 1280

    [2]周康荣,程家文,译.体部CT.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 404

    (收稿: 1998-10-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