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4966
甲状软骨楔状切除加双侧带蒂肌膜瓣治疗双侧声带癌8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曹文华 刘济生

    单位:曹文华(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苏州,215006);刘济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苏州,215006)

    关键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000321 1993年以来,我科对62例喉癌患者施行各种类型的部分喉切除术,对其中8例双侧声带癌患者采用一侧甲状软骨大部分切除、一侧甲状软骨楔状切除加双侧带蒂肌膜瓣,行喉肿瘤切除后Ⅰ期喉重建术。患者全部拔管,发音清晰,4年生存率达87.5%。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例双侧声带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67岁,平均61岁。患者均因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声音嘶哑或痰中带血就诊。病程3~8个月,经间接喉镜、直达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有菜花状新生物,苍白色,经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鳞癌(高分化2例,中分化6例)。
, http://www.100md.com
    按1987年UICC制定的TNM分类标准,T2N0M0 7例,T3N0M0 1例。术前喉CT扫描显示:双侧声带前部或中部有占位性改变,并向邻近区域侵犯,甲状软骨无浸润破坏。其余各项术前检查结果均正常,无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局麻下低位气管切开后全麻。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作一水平切口,深达颈阔肌,将皮瓣向上分离至舌骨上1.5 cm处,向下分离至环状软骨下方2 cm处。

    于中线裂开带状肌,在甲状软骨斜线处,将甲状软骨外膜与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一起游离,使此二肌膜借甲状软骨膜相连;将胸骨舌骨肌和接力肌之间的肌筋膜向上钝性分离至舌骨,向下游离至环状软骨下缘,分离时保护肌筋膜,分离后使胸骨舌骨肌和接力肌形成上下均有蒂的2个肌膜瓣。
, http://www.100md.com
    于病变较重一侧的甲状软骨中后部作一纵行切口,于病变较轻一侧的甲状软骨中点处向下作一纵行切口,然后由该切口的上端向喉切迹处延伸,使该侧甲状软骨前下方略大于1/4作楔状切除,甲状软骨前上方向前呈游离突出状,留作喉支架。切开环甲膜,直视下将双侧声带、室带及喉室前1/2~2/3连同相应甲状软骨一起切除。如图1所示。

    将制成的双蒂双肌膜瓣从胸骨舌骨肌的前面向喉腔内翻折,与喉内同侧粘膜缝合。创面修复后,将双侧肌膜瓣重叠缝合,关闭喉前壁,建立新的喉腔。

    患者术后2周更换非金属(硅胶)气管套管,然后行根治性放疗,照射剂量65~75 Gy。考虑到在喉肿瘤切除后,肌膜瓣修复的喉腔较正常小,为避免因放疗所致的喉水肿,甚至喉阻塞,故在放疗后2~3个月拔管。

    图1 甲状软骨切除范围图
, http://www.100md.com
    斜线部分为切除范围

    2 结果

    拔管后患者无呼吸困难及呛咳,发音较清晰。1例(属T3N0M0)术后13个月食管周围见癌肿复发,并最终死于气管内出血。7例(87.5%)生存至今,平均生存期已达4年。

    3 讨论

    对声带癌尤其是双侧声带发病者,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部分喉切除术,以达到根治肿瘤,保留喉功能的目的。保留喉功能要在肿瘤彻底切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足够大小的声门裂的新喉腔,防止误吸,建立一个上皮覆盖的腔和坚固的支架,防止呼吸引起的萎陷。为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如对T2、部分T3期患者在切除肿瘤后,用鼻中隔软骨或耳廓软骨,植入喉部作支撑,并认为该术式优点为:能提供持久、坚固的支撑作用,不用喉模,可Ⅰ期完成手术。也有采用舌骨的一侧带蒂作90°下移,转位到喉前方,作为修补新喉前壁的支架。还有采用会厌下移替代切除的甲状软骨,恢复其支架作用,同时用双蒂肌膜瓣Ⅰ期重建声门均取得了成功。我科对后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短期内呛咳,喉腔内需放置喉模。

    本组中,我们对病变较重一侧的甲状软骨行大部切除,病变较轻的一侧行楔状切除,利用该侧甲状软骨前上方向前游离突出的部分作喉部支架。在双侧带蒂肌膜瓣修复喉腔后,由于其支撑作用,使声门裂有足够的前后径。该术式不增加邻近或人体其他部位组织的损伤,不影响会厌对喉腔的保护作用,术腔内均不需置扩张喉模,全部患者均顺利拔管,声门裂达4~5 mm,无呛咳,无呼吸困难。由于拔管后,讲话较清晰,且能连续发音,从而减少了患者术后的痛苦,改善和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

    当然,对甲状软骨板已有侵犯的患者,不宜行此类手术。

    收稿日期:1999-03-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