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4968
颈段食管特发性破裂2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姚奇俊

    单位:姚奇俊(莆田县华侨医院耳鼻咽喉科 福建莆田,351117)

    关键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000335 颈段食管特发性破裂发病骤然,如未及时明确诊断及处理,患者将因并发严重感染等问题而死亡。我科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48岁。于1993年7月16日入院。主诉在吃午饭时因与家人争执吃得较急,在吞下一口干饭后突感咽喉剧痛并伴有吞咽痛,自认为有异物梗于喉,便大口吞饭又用力诱吐,仅吐出一些带鲜血丝的粘液及胃内容物,不但未见吐出异物,局部疼痛反而加重并放射至双肩,颈部两侧尚出现肿胀,遂急来我院诊治。接诊时见患者神志清楚,痛苦不安,体检见环状软骨处压痛明显,双侧颈部及锁骨上区有较广泛的皮下气肿。间接喉镜下见右杓状软骨处粘膜轻度充血水肿,梨状窝少许积液并有鲜血迹。食管钡剂棉球透视见棉球停留在梨状窝未能咽下,拟诊食管异物收入院。入院后检查体温、血压、心电图正常后即行硬式食管镜检查术:在吸净梨状窝内残留钡剂、取除棉球后见食管入口呈紧闭状态。此时加用杜冷丁100 mg静脉注射,待食管口环咽肌松弛后,食管镜顺利插入食管,在食管入口后壁右下方约1 cm处,见有一长约1.5 cm的纵形破裂口,继续推进食管镜全食管内未发现异物。遂经食管镜置入胃管进行鼻饲,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等综合性保守疗法。入院后第3天,患者体温上升到38.2℃,颈部局部疼痛加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为82%,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3 d后上述症状恢复正常。入院后第5天颈部皮下气肿明显吸收,第10天行食管碘油造影未发现食管穿孔征象,拔除胃管,痊愈出院。
, http://www.100md.com
    例2 男,50岁。于1998年4月30日入院。主诉在当晚赴宴中饮酒过多,自抠喉部欲吐出胃内酒水时,在用力呕吐数口后突然感到喉咙下方剧痛,自认为有物梗于喉,乃大口吞饭企图将“异物”吞下,结果吞咽数口后疼痛反见加重,并放射至上胸部、双肩及背部,当呕吐及喘气时疼痛加重,颈部双侧出现肿胀,急来我院就诊。来院时,神情紧张,痛苦表情,体温、血压正常,压迫环状软骨时疼痛加剧,双侧颈部及锁骨上窝皮下有广泛捻发音和握雪感,间接喉镜检查咽喉部未见异常。食管X线钡剂棉球透视及摄片见钡剂棉球停留于梨状窝,在距食管入口2 cm处有少量钡剂流入纵隔,颈部及锁骨上区皮下积气,上纵隔阴影增宽。考虑为颈段食管特发性破裂,收入院治疗。入院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86%。在间接喉镜下取出钡剂棉球后,给予禁食,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入院第4天在使用镇静剂和解痉药后小心插入胃管进行鼻饲,10 d后行食管碘油造影未显示裂孔征象,即给拔除胃管,观察2 d后痊愈出院。

    讨论 食管内压力骤然增加是导致食管特发性破裂的重要原因。它可因剧烈呕吐、恶心甚至用力吞咽时发生,亦见于呃逆、咳嗽、用力排便、抽搐、胸部挤压伤、脑神经疾患以及举重、分娩时。呕吐时幽门括约肌及环咽肌可同时出现痉挛及闭锁,致使食管内压急剧上升,引起食管特发性破裂。
, 百拇医药
    特发性食管破裂在损伤性食管穿孔的发病率中,远较食管异物和医源性损伤所致者为少,且破裂部位多发生于食管下段,发生于食管上段(第一、二生理狭窄之间)者鲜见。而我们所遇两例恰恰皆发生于食管上段。

    颈段食管破裂后,患者顿感咽喉部剧痛,吞咽痛,疼痛可牵涉至胸、肩、背部,或向左上肢放射,疼痛可因活动及呼吸而加重。环状软骨移动试验有剧痛。气体可循破裂口进入,引起颈部及锁骨上窝的广泛皮下气肿,以及上纵隔、咽后间隙积气,但很少发生胸腔严重并发症。而胸段食管破裂,由于大量胃内容物进入纵隔障和胸膜腔,压迫肺脏并阻碍静脉血回流心脏,多发生脉搏加速,呼吸困难,液、气胸和脓胸等,最终因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原因而死亡。

    X线食管造影检查,可确定破裂部位。但钡剂不能吸收,故宜采用碘油作造影剂,但有时仍难出现阳性反应。内窥镜检查可提供直接可靠的诊断依据,而硬式食管镜检查应慎用,以防扩大裂孔,加重食管壁的创伤。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内窥镜的应用,一般可对颈段食管特发性破裂作出正确的诊断。一旦早期确诊,且无胸内严重并发症,应尽早给予禁食、广谱抗生素、支持疗法等综合措施,可使破裂口自行愈合。但如破裂口大或有胸部并发症者,应争取早期手术修补。

    收稿日期:1999-06-08

    修改日期:1999-10-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