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65318
食管癌肉瘤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宋爱利 陈瑞芬 刘国贞 刘宾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990124 患者男性,7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食道内窥镜检查:于食道中段前壁见一巨大肿物,约5 cm×4 cm×4 cm,表面可见溃疡及出血,活动度良好。取活组织2块,送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入院后行食管中段切除术,术后3个月因食管气管瘘死亡 。

    病理检查:肉眼观送检物为食管一段及淋巴结2个。食管长12 cm,中部见一大小为8 cm×5 cm×5 cm的肿物。肿物位于粘膜表面,呈息肉状,根部有一宽2 cm的蒂,肿物表面有坏死及溃疡。肿物切面:质实,呈均质状。

    镜下观察:肿物表层由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及鳞癌被覆。肿物深部由3种成分组成:①典型鳞癌的癌巢呈高分化状态;②基底细胞癌成分排列成条索状或腺管状;③在肿物内可见大量肉瘤样成分,细胞为核形,大小不一,排列紊乱,核体积增大,染色深,分裂像易见,并可见到病理性核分裂,胞浆红染,此种肿瘤细胞形态界于纤维源性及平滑肌源性细胞之间(图1)。瘤细胞间有丰富的血管,且已浸润到食管壁浅肌层。淋巴结未见到肿瘤细胞转移。
, 百拇医药
    图1 食管癌肉瘤光镜片

    部分肿瘤细胞呈高分化鳞癌,部分呈基底细胞样,另可见大量梭形肉瘤样细胞 HE染色10×20

    特殊染色:用VG法染色梭形肿瘤细胞胞浆中未见明显的胶原成分。免疫组化:梭形细胞成分SMA(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CK(角蛋白)阴性。上皮成分SMA阴性,CK阳性。

    病理诊断:食管癌肉瘤。

    食管癌肉瘤是一种极少见的上消化道肿瘤。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报告约50例。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体质量下降。超过8 cm的肿瘤可发生转移,而且往往先是肉瘤部分转移。病人预后较好,术后5年存活率为50%。

    此肿瘤的病理形态特征有以下几点 :①发生在食管中下段;②形态为息肉样;③组织结构有癌的成分和肉瘤的成分,癌多位于瘤体的表层。基于此特征本例临床活检取材只取到了瘤体表面,故误诊为食管鳞癌。本例肉瘤部分经免疫组化染色主要是平滑肌源性。关于癌肉瘤的组织学发生尚有争议,但主要为2种观点:其一认为癌和肉瘤可能起源于同一多能干细胞或者是由于上皮与间质成分同时恶变,所以又叫结合瘤或合成瘤。其二认为癌肉瘤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癌间质的恶性变,癌刺激间质或周围组织反应性增生之后发生间质恶变,所以实为假肉瘤样癌[1]。研究还发现55%间质成分CK和SMA阳性,69%上皮成分显示Vim阳性,电镜下在肉瘤样细胞内有桥粒和张力原纤维, 是一种具有上皮/间质细胞形态特点的杂交瘤的表现,故认为癌肉瘤是双向分化的癌[1]。但本例肿瘤梭形细胞CK成分为阴性,因此无法认同某一种观点。

    参考文献

    1 de Brito P A, Silverberg S G, Orenstein J M.Carcinosarcoma (malignant mixed mullerian tumor) of the female gentital tract: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of 28 cases. Hum Pathol, 1993,24(2):132~142

    收稿日期:1998-07-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