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65402
老年无症状心肌梗塞临床表现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11期
     作者:钱惠芳

    单位:苏州市金阊区人民医院,苏州,215008

    关键词:心肌梗塞;无症状性;老年人;临床表现

    苏州医学院学报991158 摘要 分析5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出汗、休克;上腹痛、腹泻、牙痛、疲劳、乏力及咳嗽、气急,动态心电图示ST-T改变,SMI发作时间以上午6~12时为最频,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中图法分类 R542.2+2

    心肌缺血或梗塞是老年人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1]。由于“心绞痛的报警系统缺陷”[2],在发生心肌缺血时不能被感知。致使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100例冠心病SMI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特殊表现、SMI的检出率来探讨SMI的发作机制及特征。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00例,SMI均为我院1995~1999年病例,诊断按照1979年全国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2例,女8例,年龄60~85岁,平均70±10岁。临床类型包括陈旧性心肌梗塞、稳定型心绞痛等。8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血压病。

    1.2 临床表现:SMI发作时皆缺乏典型胸痛或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特征。本组主要表现为:头晕18例,头痛3例,嗜睡9例,恶心呕吐伴出汗8例,上腹痛2例,腹泻1例,牙痛1例,背部不适2例,疲劳6例,咳嗽、咳痰、气急、端坐呼吸3例,休克1例,这种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了难度。本组中1例因持续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疑为乙型脑炎,给予相应治疗病情不缓解,立即作腰穿,作脑脊液检查(-),后查心电图ST段压低>0.2mV,才考虑为SMI,经吸氧、硝酸甘油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另1例清晨便后冷汗,疲乏,心电图示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滴、电复津、心脏复苏等抢救,2h后无效而死亡。
, 百拇医药
    1.3 动态心电图检测:用无锡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提供的仪器做Holter检测,全部回放记录的心电图,并按常规嘱患者做好活动情况和自觉症状的记录。确认心肌缺血依据是ST段下降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1min,2阵次缺血发作间隔≥1min,排除生理伪差,左、右束支阻滞、心室肥厚及洋地黄类药物作用等引起的ST段改变。

    缺血性ST段改变检出率:本组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皆示SMI。检出缺血性ST-T改变197阵次,且随年龄增加,有增加趋势。其中并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32例(占55.2%)。

    1.4 SMI发作时间:上午6~12时(共120阵次),但同时有症状者仅35阵次。

    2 讨论

    老年冠心病者SMI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部分可完全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本文资料说明,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嗜睡、牙痛、上腹痛及心力衰竭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①老年人脑已有不同程度萎缩,功能低下,反应迟钝,痛阈提高,因而SMI时仅表现为嗜睡,甚至说糊话等症状。②SMI有时仅表现为放射痛症状,如牙痛、上腹痛、背痛等症状,有学者称之为“腹痛型急性心肌梗塞”。③低血压、休克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④其他器官供血不足症状:如腹泻、疲乏等。⑤因SMI而并发左心衰症状:如休克、气急、端坐呼吸等肺郁血、肺水肿症状,尤其是原有心脏病者。
, http://www.100md.com
    这些无症状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均属于一般普通症状,不易引起病人、家属和医师的警觉,故易延误诊断和治疗。本组中1例误诊,1例因来院过迟、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也说明,突然发生头晕、头痛、嗜睡、牙痛、腹痛、心衰、休克及脑循环障碍等表现,而原因未明的老年患者应警惕无症状心肌缺血之可能,予以短期内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检查,从而避免误诊、漏诊而贻误抢救治疗时机。

    老年冠心病患者SMI相当常见,本组100例冠心病患者发生SMI 58例,其缺血阵次属SMI占70%,缺血发作高峰时间为上午,与文献[2]报道一致。这与血浆儿茶酚胺生理高峰浓度时间一致[1]。提示血浆儿茶酚胺在SMI的发生中有作用,可能是冠脉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增加,心肌灌注血流减少,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发作。

    本组中合并糖尿病者7例,许多研究[5]表明,糖尿病患者常出现SMI及无痛性心肌梗塞,认为是心脏交感及迷走神经均受损,心脏处于几乎完全失神经状态之故,也可能是由心脏对疼痛敏感性降低,痛阈增高之故[6]。心肌内小血管弥漫性改变、心肌慢性缺血、纤维化,因此症状不典型[7]
, http://www.100md.com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缺血易并发心律失常,本组中32例(占55.2%),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6例(占81.3%),显著高于同期有痛性心肌缺血(占6.25%)。表明SMI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本组中1例)。这是由于冠心病患者存在慢性心电生理不稳定状态,心肌缺血纤维化易发生折返激动,诱发心律失常。

    心绞痛且高峰时间在上午,这往往也是心肌梗塞和猝死发生最常见的时间[8],反映两者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不能根据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有无决定治疗及判断预后,了解和掌握SMI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及时防治心律失常,以防猝死,这对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山缨.心肌缺负荷的临床意义.医学综述,1997,3(1)∶499

    2 童南伟,李秀均.糖尿病与无痛性心肌缺血.心血管病学进展,1996,17(4)∶233
, http://www.100md.com
    3 赵燕喜.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腹痛43例分析.临床荟萃,1992,(11)∶519

    4 姜以振.腹痛型急性心梗34例临床分析.实用内科杂志,1991,11(2)∶10

    5 范甲卯,等.无心绞痛病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14(2)∶177

    6 徐栩羚.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32例分析.浙江医学,1998,20(7)∶419

    7 陈礼久.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9,15(2)∶65

    8 管耘园,等.急性心肌梗塞后无症状心肌缺血及预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4,10(5)∶283

    (1999年6月15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