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65458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11期
     作者:王霞芳

    单位:苏州第五人民医院肺科,苏州,215007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

    苏州医学院学报991115 摘要 用单克隆抗体法检测3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及34例无耐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耐多药肺结核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无耐药组。20例耐多药肺结核经正规强化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随病情好转,CD+3、CD+4/CD+8均有增加(P<0.01)。表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疗程进展与细胞免疫状态关系密切。
, 百拇医药
    中图法分类 R521.04

    结核病免疫主要是由特异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为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程进展与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和34例无耐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1995~1998年入选的耐多药肺结核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8~80岁,平均50.2岁。病程6个月~20年,均为继发性肺结核,痰培养结核分支杆菌阳性,对5种主要抗结核药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耐药者。无心、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精神病史。

    1.2 痰菌耐药情况:耐HR 6例,HE 5例,HS 4例,SR 4例,RE 3例,耐HSR 3例,HSE 2例,耐HSER 4例。

, http://www.100md.com     1.3 对照组:同期入选的无耐药活动性肺结核34例,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0~73岁,平均40.5岁。病程1周~20年,均为继发性肺结核。

    1.4 T淋巴细胞检测方法:空腹采血2ml,肝素抗凝,采用邦定生物医学公司生产的单克隆抗体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由专人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无耐药的活动性肺结核组(P<0.01,P<0.05),CD+8细胞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经正规强化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27例病情好转,症状改善,痰菌阴转,其中20例复查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CD+4、CD+8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s) 组 别

    n

    CD+3(%)

    CD+4(%)
, 百拇医药
    CD+8(%)

    CD+4/CD+8

    耐多药肺结核

    31

    42±8

    33±8

    31±7

    1.1±0.4

    非耐药肺结核

    34

    55±9
, http://www.100md.com
    40±9

    28±8

    1.4±0.4

    P值

    <0.01

    <0.01

    >0.05

    <0.05

    表2 耐多药组20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s)

    n

    CD+3(%)
, 百拇医药
    CD+4(%)

    CD+8(%)

    CD+4/CD+8

    治疗前

    20

    41±9

    32±8

    34±8

    1.0±0.3

    治疗后

    20
, 百拇医药
    55±9

    36±8

    30±8

    1.3±0.5

    P值

    <0.01

    >0.05

    >0.05

    <0.01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应答能力明显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程进展及化疗关系密切。进展期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下降,与非耐药肺结核组相比,差异显著。经正规强化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随病情好转,CD+3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1)。有学者认为,结核菌促使体内抑制性粘附细胞和T抑制细胞活化,并释出活性物质使免疫调节机制中的抑制功能增强。此外,结核菌胞壁内的阿拉伯半乳糖和阿拉伯甘露聚糖等能够破坏携带抗原的巨噬细胞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对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直接抑制,使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数量下降[1]。1例疗效差,1年后病情恶化死亡者,其T细胞则在治疗后进一步降低,可能是其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2]。动态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对进一步研究疾病的机制、控制和预防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同时为指导临床免疫制剂的治疗,研究如何调控并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缓解病情、改善预后、缩短化疗期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礼章.免疫疗法.哮喘与肺部疾病杂志.1998,2∶10

    2 刘成玉,等.肺结核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44

    3 肖志坚,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434

    (1999年6月11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