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65718
微波辐射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
http://www.100md.com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卢小莉 陈伟民 陈宝顺 史凤琴

    单位: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郑州 450000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微波;治疗应用▲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000242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变应原的日趋增多,治疗难度渐大,作者在以往治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微波辐射患者蝶腭、筛前神经及中下鼻甲,疗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完整的3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年6月~1998年2月共收治变应性鼻炎3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2]。男17例,女19例,年龄21~54岁,病程1~20 a,伴支气管哮喘4例,并发鼻息肉9例,并发鼻中隔偏曲5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20 g/L的卡因加20 g/L麻黄素棉片双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3次,20 g/L利多卡因行蝶腭神经、筛前神经阻滞麻醉。用微波针状辐射器插入中、下鼻甲游离缘,间断凝固局部粘膜使之变黄白色。输出功率20~30 mW,辐射时间3~5 s,视鼻甲肿大程度选择2~4个辐射点,两点相距5 mm左右。再辐射蝶腭孔、鼻腔外侧壁上前部和对应的鼻中隔面粘膜,辐射鼻丘粘膜达骨面。术中偶有少量出血用麻黄素棉片稍压止血,术后无需填塞,10 g/L麻黄素液滴鼻3 d,2~3周鼻腔内痂皮伪膜可予清除。并发有鼻息肉、中隔偏曲者须先行鼻息肉摘除术和中隔矫正术。

    1.3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分级记分标准均按参考文献[2]进行。症状分级:术前11例3分,22例2分,3例1分,术后1个月36例(-),1 a后8例1分,28例(-)。体征分级:术前12例3分,16例2分,8例1分,术后1个月36例(-),1 a后6例1分,30例(-)。根据(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评定疗效:≤20%为无效,21%~50%为有效,≥51%为显效。36例患者治疗后1个月显效100%,术后1 a显效率91.7%,有效率8.3%。
, 百拇医药
    2 讨论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但以鼻腔粘膜表现最突出。鼻腔粘膜血管张力、腺体分泌活性主要受副交感神经调控,蝶腭神经、筛前神经含有较多的副交感神经纤维,用微波辐射阻断后,减少了鼻粘膜腺体分泌、降低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孙树岩等[3]通过解剖也证实了筛前神经分布在鼻粘膜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敏感部鼻丘等部位,与变应性鼻炎的打喷嚏、水样涕、鼻粘膜肿胀的产生密切相关。

    辐射中下鼻甲游离缘既缩小了肿大之中下鼻甲,改善了鼻腔通气,又阻断了其内微神经节及副交感丛,减少腺体分泌。鼻丘为鼻腔最敏感部位,喷嚏反射板机点,辐射鼻丘粘膜可降低其敏感性。术前除去鼻息肉、矫正偏曲中隔,可改善鼻腔通气和操作视野。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能使局部组织瞬间达到高温凝固,具有凝固部位清楚、止血效果好等优点。微波辐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术后观察1个月~1 a效果较好,无1例出现鼻中隔穿孔,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顾之燕整理.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134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修订.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

    [3]孙树岩,董震,卜国铉,等.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关系的解剖学研究.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216

    (收稿日期:1999-03-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