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65728
人体克氏假裸头绦虫病1例
http://www.100md.com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武峰 晋雪香 毛福荣 崔晶

    单位: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郑州 450052

    关键词:绦虫病;克氏假裸头绦虫;病例报告▲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000226 克氏假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 crawfordi Bayl'is,1927)是猪体的寄生虫,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的野猪体内,以后在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猪体内也有发现。1980年首次在中国陕西户县发现10例人体感染的病例[1],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此后,在陕西、辽宁等地陆续报道人体感染13例[2,3]。现报道河南省1例人体感染的病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农民,就诊前3 d出现腹痛、腹泻,2次/d,为黄色稀便,并伴有头晕等症状。在当地诊断为“肠炎”,口服氟哌酸、痢特灵治疗后于次日随粪便排出1条虫体。

    虫体呈乳白色,长90 cm,扁平带状,体分节,全部节片均为宽度大于长度。未见头节;成节宽度为0.65~0.7 cm,可见睾丸32~35个,生殖孔开口于节片一侧边缘的中部,卵巢位于节片中部,呈菜花状,卵黄腺位于卵巢后下方;孕节片中子宫呈袋状,充满虫卵。虫卵为圆球形,棕黄色。随机测量41个虫卵,其直径为80~104 μm,平均94.27 μm。卵壳较厚,很多已破裂,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内层为胚膜,胚膜与卵壳之间充满胶质体,胚膜内含六钩蚴。该送检虫体经鉴定为克氏假裸头绦虫成虫。排出虫体后患者症状消失,经服用“驱绦胶囊”未再排虫。

    2 讨 论

    克氏假裸头绦虫分布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在中国的上海、陕西、甘肃、福建、广东、山东、河南、贵州、辽宁、江苏等地猪与野猪间传播流行。人体感染我国已报道23例。该虫的同种异名较多,最近认为盛氏伪裸头绦虫(P.shengi yang et al,1957)、盛氏许过绦虫(Hsuolepis shengi yang et al,1957)和陕西许壳绦虫(H.shensiensis Liang and cheng,1963)均为该虫的同种异名。该虫的正常终宿主是猪和野猪,中间宿主是赤拟谷盗等储粮害虫,这些害虫进入厨房,污染餐具,藏匿于粮食和面粉之中,被人误食而引起感染。患者感染本寄生虫病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多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据薛季德等报道[1],灭绦灵、槟榔、南瓜籽、狼牙草根牙制剂、甲苯咪唑等药物治疗效果差,巴龙霉素效果较好。

    该患者在自家粮仓和面粉中均见过这些害虫,其感染原因可能与误食这些害虫有关。积极杀灭粮仓害虫,注意猪饲料的堆放和处理,做好猪粪的无害化处理等在预防本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季德,候云胜,韩兆祥,等.盛氏许壳绦虫Hsuolepis shengi人体感染的首次发现.陕西新医药,1980,9:29

    [2]薛季德,韩兆祥,简树友,等.人体柯氏假裸头绦虫病8例.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89,2:37

    [3]姜泰京,崔春权,金哲浩,等.辽宁营口地区人兽共患伪裸头绦虫病病原形态学及其分类的探讨.延边医学院学报,1986,9:193

    (收稿日期:1999-04-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