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6040
高龄段药疹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李卉 林达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合肥 230022

    关键词:药疹;老年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000328

    中图分类号 R758.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1492(2000)03-0234-02

    药疹是药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反应。有文献〔1〕报道近年高年龄段药疹患者渐增多,为了解高龄段药疹发病情况的特殊性,现将我科1993~1999年间住院治疗的高龄段药疹56例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1993~1999年间住院药疹共216例,高龄段药疹56例,占25.9%,男35例,女21例。年龄55岁至81岁,平均67.8岁。

    1.2 原伴随的疾病 入院前伴有慢性疾病有26例(46.4%),其中11例(19.6%)合并有2种或者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病8例,糖尿病6例,心脏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胆结石胆囊炎4例,痛风4例,脂肪肝3例,三叉神经痛2例,肺结核2例,脑卒中后遗症2例。

    1.3 致敏药物与疹型(表1) 有明确致敏药物者48例(85.7%),致敏药物不详者8例(14.3%)。致敏药物共21种,致敏药物引起药疹发病率高低依次为:抗生素13例(23.2%),解热镇痛药11例(19.6%),磺胺类5例(8.9%),抗痛风药4例(7.1%),抗癫痫药4例(7.1%),滋补中药4例林 达,女,42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7.1%),抗结核药2例(3.6%),痢特灵2例(3.6%),狂犬疫苗、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开瑞坦各1例(5.4%)。药疹的临床皮损表现类型共8种,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最多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固定型。药疹皮炎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见表1。重症药疹6例(10.7%)。
, 百拇医药
    1.4 潜伏期 有明确潜伏期者43例(76.8%),潜伏期不明确者13例(23.2%)。潜伏期半小时至1月,其中33例在1周内,平均为8.43天。

    1.5 实验室异常 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在10×109*L-1以上或血中性粒细胞上升者12例(21.4%),血谷丙转氨酶(ALT)升高(40~378U)者15例(26.8%),血尿素氮(BUN)或肌酐(Cr)升高者7例(12.5%)。为了解患者肝功能异常与本病的关系,入院同时给以上ALT升高者13例做甲肝抗体、乙肝六项,结果1例为小三阳,余12例均阴性,其中肝脏B超10例,2例为脂肪肝,1例为肝弥漫性病变。对肾功能不良者7例做B超未发现异常。

    1.6 治疗转归及并发症 56例非重症药疹者用抗组胺药及中等量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均获痊愈。6例重症药疹,经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相当于泼尼松每日1~2 mg*kg-1)、抗生素、支持对症和良好的护理亦获痊愈。在出现药疹到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有:电解质紊乱7例(12.5%)、类固醇性糖尿病5例(8.9%)、血压上升者4例(7.1%)、下肢浮肿者4例(7.1%)、上呼吸道感染3例(5.4%)、皮肤感染2例(3.6%)、尿路感染2例(3.6%),肝肾功能(ALT、BUN和Cr)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14例,1例皮损治疗肝功能ALT 128U 时出院。平均病程17.2天,其中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药疹的病程19.3天,重症药疹病程26.7天。表1 药疹皮炎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 皮疹类型
, http://www.100md.com
    n(%)

    致敏药物(n)

    抗生素

    解热镇痛类药

    磺胺

    类药

    抗痛

    风药

    抗癫

    痫药

    中药

    抗结

    核药
, 百拇医药
    痢特灵

    其它

    药物

    药物

    不祥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

    25(44.6)

    7

    5

    2

    3

    1

    2

, http://www.100md.com     1

    1*

    3

    荨麻疹型

    10(17.9)

    3

    2

    1

    2**

    2

    固定型

    8(14.3)

    2
, http://www.100md.com
    3

    1

    2

    多形红斑型

    6(10.7)

    3

    1

    1

    1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1.8)

    1

    重症多形红斑型
, 百拇医药
    3(5.4)

    1

    1

    1

    湿疹样

    2(3.6)

    1

    1

    红皮病型

    1(1.8)

    1

    合计

    56(100)
, 百拇医药
    13

    11

    5

    4

    4

    3

    2

    2

    3

    8

    *低分子右旋糖酐,**狂犬疫苗,开瑞坦2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高龄段人口的增多和各种新药的出现,高龄段人中发生药疹的比例增加,从本组资料分析得高龄段药疹的一些特点:①高龄段人原患疾病多,尤其是高龄段性慢性疾病多。本组有26/56的患有慢性疾病,其中11例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肝病等。②高龄段人疾病多,不仅用药机会多,而且用药种类增多,药物赋型剂增多,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过敏反应增加,且导致药疹发生时具体致敏药物不详、潜伏期不确切,给临床诊断及防治药疹的再次发生造成一定困难。本组资料中有8例(14.3%)致敏药物不详,13例(23.2%)潜伏期不明确,其比例高于文献〔2〕报道的普通人群药疹的比例。③高龄段人机体内环境调节能力降低,适应力差,在药疹的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易致机体钠水潴留、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和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的感染发生。本资料中以上各种并发症均有不同比例的发生。④由于高龄段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殊性〔4〕,如肝细胞数减少,肝微粒体酶的活性降低和肝血流量减少,故药物代谢减慢,代谢能力下降,药物半衰期延长,血浓度增高,本资料中伴发的肝功能ALT升高的比例高于文献〔3〕报道的比例;肾功能减退,药物排泄能力下降;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使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游离型药物增加,分布容积大,药效增强。以上均导致药物在机体内蓄积,致药疹病程延长。本资料中药疹最多一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的病程为19.3天,长于文献〔2〕报道的同种类型药疹病程。
, 百拇医药
    根据以上资料及高龄段药疹的特点,我们对高龄段药疹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临床体会如下:高龄段人患病多,用药要有明确指征,治疗方案应尽量简单,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以不用为好;用药后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治疗方面:除按药疹治疗原则进行外,要注意高龄段患者的特殊性,即原有的病症、治疗中易产生的并发症,应予以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注意肝肾功能改变情况等。一般轻型药疹以停用致敏药物,抗组胺和加强药物排泄为主,必要时才加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重型药疹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要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保护重要脏器(肝、心、肾)的功能。对于伴有肝功能异常的,要在保肝的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如输血浆或白蛋白。注意观察皮损变化,特别在糖皮质激素减量时,不可过快过猛,防止药疹的复发和加重。

    作者简介:李卉,女,29岁,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陈红清,陈志强,岳晓玉等. 202例药疹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32(2):130

    2,胡晓莉,范利. 药物性皮炎342例临床分析. 安徽医学,1996;17(4):51

    3,曹萍. 89例药疹临床分析.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3):165

    4,吴景时, 陈再智. 高龄段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实用老年医学,1995;9(1):6

    1999-12-29收稿,2000-04-14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