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66395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林坚 张驽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二院脑外科,温州,325027)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外科治疗

    温州医学院学报000151

    分类号:R651.1+5;R6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138(2000)01-0041-01▲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自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我院自1996~1998年间,共收治老年病人52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60~84岁,平均67.2岁,明显外伤病史47例(90%),其中跌伤28例,车祸伤15例,其他伤4例 。无或不能回忆外伤史5例。病程35~180天,平均67.4天。

    1.2 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肢体偏瘫34例,头痛、头晕23例,意识改变22例,面瘫9例,锥体束征阳性8例,呕吐1例,精神症状1例。

    1.3 影像学检查 52例均行头颅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其中单侧41例,双侧11例,高等密度影13例,等低密度影36例,低密度影2例,血肿机化1例。

    1.4 治疗及结果 52例中,除5例拒绝手术外,均行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血肿量小于50ml 2例,50~100ml 21例,大于100ml 24例。全部手术病人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除2例反复出血2次手术后恢复,4例偏瘫较术前好转,1例面瘫无明显改善外,其余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1)1~6个月前常有轻微头部外伤史,且当时病情不严重多能自行缓解。发病发展缓慢。神经系统体征不典型,未及时就诊延误病情。部分病人可无明显外伤史或不能回忆受伤史[1]。(2)患者常以渐进性肢体乏力为主诉,部分病人有面瘫表现,肌力多在Ⅲ~Ⅳ级,常误认为脑卒中,而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往往不明显。(3)部分病人有意识改变 。病人主要是意识内容的缩小,即记忆力,定向力,认知力的减退,而不发生诸如昏迷等意识障碍[2]。(4)个别病例因受伤史不明确,且脑萎缩明显,头颅CT又表现为低密度影者,易误诊为慢性硬膜下积液,本组手术证实2例误诊。(5)部分病人有多次头部外伤史,头颅CT往往表现为硬膜下同时存在高、等、低密度影。(6)老年人CSDH血肿量一般均较大[4],常大于100ml,这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脑萎缩颅内代偿空间较大有关。绝大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自愈者少,且手术效果良好。但因血肿腔不如青壮年由膨起脑组织压闭,血肿腔残留时间长,易引起复发。本组2例反复出血二次。
, http://www.100md.com
    2.2 治疗 老年人CSDH一经发现,往往血肿量较大,常超过100ml,中线明显移位,大多数有临床症状者均应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极少痊愈。老年人CSDH的治疗较一般年青组病人复杂。临床上现多采用单钻孔引流术。术中彻底冲洗血肿腔,将纤溶物及纤维蛋白原产物尽可能冲洗干净[3],此为手术关键,也是预防术后复发的重要环节。彻底冲洗,以利血肿腔内包膜正常凝血机制的恢复。术后常规输含盐溶液,适当头低足高位(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现少用),有利于受压脑组织复胀和血肿残腔闭合,预防血肿复发。对于脑萎缩明显,估计术后脑复胀不良者,可采用额颞部钻颅,分离颞肌,扩大钻孔后十字切开硬膜悬吊,严格颞肌止血,将颞肌覆盖于钻孔开口上方,利用颞肌强大的吸收功能,吸收残余硬膜下液体。此法对于减少术后残腔闭合不全或复发有良好效果。■

    作者简介:林坚(1974-),男,温州人,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 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7-159.

    [2] 王笑中,焦守恕.神经系统疾痛症候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7.

    [3] 周柏建,邹元杰,胡波.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若干问题探讨[J].临床神经痛学杂志,1997,10(1):42-43.

    [4] 车志豪,蒋文旭,管椎苓.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分析[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76.

    收稿日期:1999-07-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