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66823
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http://www.100md.com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秦建华 初海鹰 王鸾升

    单位:秦建华 王鸾升(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116011);初海鹰(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关键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000615 支气管哮喘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2例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基因的基因型,并进行了ACE基因多态性分析。

    一、对象

    1.哮喘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平均年龄(6.9±2.7)岁,诊断标准符合全国儿科防治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2.正常组:40名,其中男23名,女17名,平均年龄(7.4±3.2)岁,均无哮喘病史,无家族及个人过敏史。
, 百拇医药
    二、方法

    1.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静脉血2 ml,经枸橼酸钠抗凝,用取白细胞层法[2]常规提取DNA。

    2.ACE基因型的检测:PCR引物序列参考文献[3]设计,引物1:5'-CTGGAGACCACTCCCATCCTTTCT-3',引物2:5'-GATGTGGCCATCACATTCGTCAGAT-3'。PCR反应条件:设置预变性94℃ 5 min,变性94℃ 1 min,58℃ 1 min,72℃ 2 min,共30个循环,72℃再延伸5 min。取扩增产物在1.2%琼脂糖凝胶中电泳20 min,紫外灯下观察结果并摄影。

    3.统计学处理方法: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用χ2检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以优势比(OR)表示。

    三、结果
, 百拇医药
    1.ACE基因多态性分析:PCR扩增出2种DNA片段,490 bp长的插入片段(Ⅰ)和190 bp长的缺失片段(D),构成ACE基因的3种基因型(Ⅱ,ID,DD),仅有490 bp带型的为Ⅱ型,仅有190 bp带型为DD型,2种均有为ID型。

    2.ACE基因型在哮喘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哮喘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为0.35和0.45,对照组为0.13和0.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为5.90和3.89,P<0.05)。哮喘组和正常组比较DD型与ID型和Ⅱ型的优势比(OR)为5.04和3.15(表1)。

    四、讨论

    人类ACE基因位于17q23,全长21 kb,其第16内含子中存在一段长287 bp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已有研究发现,该多态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我们的研究显示,哮喘组中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正常人群中呈DD基因型发生哮喘的风险率约是ID型和Ⅱ型的5倍和3倍,与法国Benessiane等[4]的结果一致,推测携带DD基因型可能与哮喘的易感性有关。
, 百拇医药
    表1 哮喘组与对照组儿童AC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例数(频率)] 组别

    例

    数

    基因型频率

    等位基因频率

    DD

    ID

    Ⅱ

    D

    Ⅰ

    对照组

    40

    5(0.13)
, 百拇医药
    14(0.35)

    21(0.52)

    24(0.31)

    56(0.69)

    哮喘组

    52

    18(0.35)

    10(0.19)

    24(0.46)

    46(0.45)

    58(0.55)

    大量研究表明,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和细胞内ACE水平密切相关,其ACE水平以DD型最高,约为Ⅱ型的2倍。ACE是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它能将血管紧张素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AⅡ),现已证实[5,6],AⅡ能引起气道平滑肌及肺血管收缩,促进微血管渗漏和气道内炎症反应;并可通过促进释放有收缩作用的炎性介质如内皮素等而作用于平滑肌。因此,推测携带DD基因型的个体由于循环中ACE水平较高,诱发肺内AⅡ产生增多,后者可直接作用于气道平滑肌而参与哮喘的发病。ACE基因I/D多态性的检测可为哮喘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747-750.

    2,Rigat B, Hubert C, Corvorl P, et al. PCR detection of the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of the huma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DCP1).Nucleic Acids Res, 1992, 20:1433-1444.

    3,金冬雁,黎孟枫. 分子克隆,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2.465-466.

    4,Benessiane J, Crestani B, Mestari F, et al. High frequency of a deletion polymorphism of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e in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7, 99:53-57.
, 百拇医药
    5,Yamawaki I, Tamaoki J, Horii S. Angiotensin II potentiates neurally mediated contraction of rabbit airway smooth muscles. Am Rev Respir dis, 1991,143:343.

    6,Campbell-Boswell M, Robertson AL. Effect of angiotensin Ⅱ and vasopressin on human smooth muscle cells in vitro. Exp Mol Pathol, 1981, 35:265-276.

    (收稿日期:1999-12-2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