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病理学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6950
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程嘉骧 林汉良

    单位:510655 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程嘉骧);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林汉良)

    关键词:

    中华病理学杂志/990240 患者女,59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肝区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经CT检查诊断为“肝癌”,B超检查右肝叶占位性病变,拟“右叶肝癌”于1995年9月12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区有压痛,未叩出移动性浊者,肝区有叩痛,肝浊音界位于第5肋间。CT示肝右叶肝癌。B超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异常光团,大小为6.7 cm×6.2 cm,边界尚清,形状不规则,见局部呈驼峰状隆起,内光点增粗致密,分布不均匀,部分呈分叶状改变,血清检验癌胚抗原阴性,甲胎蛋白阴性。行右肝前叶切除术,术后先后行COPP化疗4个疗程,并辅以中药,输血支持疗法,随访至今健在。

    病理检查:已切开肝脏组织一块,见肿物9 cm×7 cm,无包膜,边界尚清,切面灰红灰白,质细。镜下观察: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肝组织,汇管区胆管及肝小叶结构破坏,瘤细胞中偶见肝细胞索残存(图1),肿瘤与肝组织交界处肿瘤细胞浸润肝窦,肝细胞索断裂,汇管区见瘤性淋巴细胞浸润胆小管或浸润胆管基底部,使胆小管呈实性细胞巢,形成淋巴上皮病变,肿瘤性淋巴细胞以中心细胞样型(CCL)细胞为主,部分伴有浆样分化。免疫组化标记:LSAB法染CD45(白细胞共同抗原)强阳性(图2),CD20(L26)大部分阳性,CD45RO(UCHL1)少数阳性。
, http://www.100md.com
    图1 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 图2 CD45(LCA)强阳性 图右上角

    肝组织,肝索断裂 HE×120 空白区为汇管区 LSAB法×100

    病理诊断: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ML),中心细胞性伴部分浆样分化

    讨论: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极其罕见,1995年Isaacson等[1,2]首次明确提出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的报道。本例肝脏MALT-ML的形态、免疫组化结果与Isaacson报道的肝脏MALT-ML吻合,均有淋巴上皮病变,肝脏汇管区胆管粘膜表面及粘膜层有淋巴细胞浸润,粘膜层上皮基底部淋巴细胞带状浸润形成淋巴上皮病变具有诊断价值,肝脏MALT-ML以CCL细胞及淋巴浆样细胞最常见,本例属CCL型细胞伴浆样分化。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为,在反应性B细胞周围有CCL细胞,且在胆管周围形成淋巴上皮病变。本瘤虽临床上极罕见,但预后较好。粘膜相关淋巴瘤大多具有细胞分化好,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局部受累的特点。本例仅有肝区疼痛,CT、B超发现占位性病变而住院。粘膜相关淋巴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本例术后又加COPP化疗4个疗程,至1998年8月无复发及转移而健在。鉴别诊断:(1)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与肝内转移的淋巴瘤的鉴别十分重要。前者仅有肝脏病变,预后好;后者常有淋巴系统的原发瘤,预后较差。(2)肝脏粘膜相关淋巴瘤与肝脏炎性假瘤鉴别:前者是淋巴细胞单一增生的恶性肿瘤,后者是炎性细胞多样性反应性增生的良性病变。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Isaacson PG, Banks PM, Best PV, et al. Primary low-grade hepatic B-cell lymphoma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type. Am J Surg Pathol, 1995, 19:571-575.

    2 Isaacson PG, Spencer J. Monocytoid B-cell lymphoma. Am J Sung Pathol, 1990, 14:888-891.

    (收稿:1997-11-18 修回:1998-07-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