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67417
作者答复
http://www.100md.com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年第6期
     作者:范士怀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

    关键词:

    作者答复编辑部:

    来函于2000年2月29日收到,感谢孙朝阳老师的来信,就有关问题回答如下:

    一、白求恩医科大学刘树铮教授1989年在《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某些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提出:单次全身照射后各种免疫学参数在0.5 Gy以上的剂量照射后,虽然都表现出抑制性效应,但其剂量效应曲线的斜率却存在很大差异;成熟的胸腺细胞(CD4和CD8单阳性细胞)有相对的放射耐受性,在0.5 Gy全身照射后24 h其数值略有上升(其中CD4单阳性细胞上升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剂量达1.0 Gy时4个亚群细胞的减少都十分显著(P<0.01)。国外学者Anderson RE等人早在1976年、1980年、1982年发表的文章中总结到:小鼠脾细胞体外PFC反应中,以SRBC(T依赖性抗原)为抗原加入抗原后不同时间照射剂量为0.25-4.0 Gy,发现0.25和0.50 Gy照射者PFC反应增强,2.0-4.0 Gy照射者PFC反应控制,1.0 Gy照射者PFC反应基本保持在对照水平。UNSCEAR1986年报告及上述国内外实验成果告诉我们一个参数范围:低剂量辐射在0.2-0.5 Gy之间选择剂量(也可能是任何一个剂量),都能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提高机体各种适应性反应,保护机体、减轻损伤,达到以辐射抗辐射、以毒攻毒之目的。因此,从理论上我们选择一个中间参数0.35 Gy(0.2+0.5/2 Gy),以期能够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这是全身辐射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故,在自体血照射回输机体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研究中,(取代实验中的全身辐射)我们以全身辐射(低剂量)为参考;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均取得成功,证实了自体血照射35 cGy(吸收剂量)后回输体内,可以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在1999年11月27日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刘树铮教授及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余子豪教授组成的国内著名专家鉴定小组进行会议鉴定后,认为:成果属国内外首创。
, 百拇医药
    二、自体血照射回输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的研究与光量子照射血疗法(紫外线照射离体血后回输)完全不同。

    光量子照射血疗法(Ultraviolet blood irradiation therapy UVB),是将病人的静脉血经体外抗凝,紫外线照射并同时充分充氧后回输给病人的治疗方法。UVB的作用原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作用主要为:①无菌消炎;②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组织供氧、改善微循环;③调整凝血和止血机制;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功效。如应用光量子照射血疗法配合放疗治疗肿瘤国内已有研究(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治疗研究中心雷炜等人研究的:中晚期肺癌自血光化学疗法放疗增敏研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8年6月第2期),它起到的作用恰恰是增敏(对放疗),而不是抗辐射。这与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相反。

    而自体血照射回输疗法,是用γ线或X射线低剂量辐射后回输体内,诱导机体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达到机体以辐射抗辐射、以毒攻毒之目的。从而取代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仍停留在实验室内的全身低剂量辐射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这一重要研究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过我们近2 000例次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研究(在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放射生物实验室完成)发现,自体血照射回输疗法可以取代全身辐射疗法产生低剂量辐射刺激效应,并具有以下5大功能:①有提高机体自身整体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②显著、迅速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功能,③有防治急慢性放射性炎症的功能;④有迅速镇痛功能;⑤有显著提高(改善)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功能。

    三、自体血照射回输疗法,是低水平辐射兴奋效应研究中,离体与整体研究的结合,即离体兴奋效应、整体兴奋效应的结合,这在以前的所有研究领域是少见的、少有的。当然,探索低剂量辐射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照射后发生的细胞事件和整体调节的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其与照射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异将是今后基础研究的重中之重。

    以上回答当否,请指正

    此 致

    敬 礼!

    2000-03-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