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68158
人类轮状病毒宫内感染的初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姚英民 赵枫 谢孟坤

    单位:5105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姚英民,谢孟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儿科(赵枫)

    关键词:

    中华妇产科杂志990316 孕妇易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并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进一步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宫内发育迟缓等。有研究发现,孕妇与健康妇女比较,血清人类轮状病毒(HRV)抗体水平不仅几何平均滴度明显低下,而且有部分孕妇缺乏HRV抗体。为探讨HRV能否导致宫内感染,本研究测定新生儿脐血HRV-IgM,并制作HRV宫内感染模型。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新生儿脐血:取自广州两所医院出生新生儿200例,每例出生时留取脐血2 ml,以4 000r/min离心20分钟,分离血清,-30℃保存。采用常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脐血中HRV-IgM。阳性标本均重复实验3次,并进行阻断试验排除假阳性。
, 百拇医药
    2.HRVwa株新西兰孕兔宫内感染模型制备:(1)HRVwa株MA104细胞培养液,由江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2)新西兰品系孕免8只,体重(4.5±0.75) kg,HRV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为阴性。(3)将上述孕兔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只,A、B、C 3组为实验组,在A组(妊娠10天),B组(妊娠15天),C组(妊娠25天),分别从兔耳静脉注射HRVwa株细胞培养液上清液2ml,D组作为空白对照。(4)注射HRV后密切注意孕兔情况,待每只孕兔产下仔兔后,随机取一半数量仔兔处死后取其小肠段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加生理盐水研磨,分别用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1]检测仔兔小肠组织内HRV抗原。

    二、结果

    1.新生儿脐血血清HRV-IgM阳性率:200例新生儿HRV-IgM阳性者为3例,滴度分别为(1∶200,1∶400,1∶400)阳性率为1.5%,其中2例生后第1天粪便经ELISA检测,HRV为阳性。
, 百拇医药
    2.动物实验结果:孕兔注射HRV后未出现早产、流产,出生后仔兔生长发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仔兔处死后小肠组织用EILSA检测,HRV-IgM均为阴性,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仔兔小肠组织HRV检测结果 组别

    总例数

    HRV阳性例数

    宫内感染比例

    A组

    8

    6

    6/8

    B组

, 百拇医药     7

    5

    5/7

    C组

    9

    6

    6/9

    D组

    8

    0

    0/8

    三、讨论

    HRV是造成人类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HRV可造成病毒血症,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导致呼吸、中枢神经以及肝胆系统损害等[2],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有研究表明,有9.87%孕妇缺乏HRV抗体,有27%孕妇粪便中可检出HRV,有9%孕妇产道内也可检出HRV[3]。从而证明孕妇对HRV具有低免疫力和高易感性。
, http://www.100md.com
    人们早已发现,在新生儿生后第1天粪便中就可检测到HRV。尤其值得注意的是,HRV造成新生儿胆道闭锁的报道逐渐增多,并多可在新生儿胆管上皮内直接找到HRV[4]。从而提示HRV可能是一种致畸病毒。推测新生儿感染的途径为产道感染,但宫内感染也可能是途径之一。

    我们先后两次检测新生儿脐血中HRV-IgM抗体,其阳性率大约为1.5%。在3例脐血HRV-IgM阳性新生儿中,其中1例孕妇血清IgM也为阳性,证实此对母婴可能属于HRV近期感染。鉴于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胎儿体内检出高滴度HRV-IgM可作为HRV宫内感染的佐证之一。尤其脐血HRV阳性的新生儿,大部分在生后第1天内粪便中也可检出HRV,进一步支持了HRV宫内感染的推断。同时也说明,脐血HRV-IgM阳性者,部分HRV存在继续复制和排毒的情况。

    动物实验证实,在妊娠的早、中、晚期,HRV均可经过血胎屏障寄生在胎儿的肠道内,但病毒含量极低,说明孕兔血循环和胎盘组织中的免疫物质对HRV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对微量的HRV,胎儿也不能有效的将之清除,恰说明胎儿对HRV缺乏防御能力。如果在对仔兔HRV寄生的靶器官——肠道,进行PCR检测的同时,也检测其血中的HRV与HRV-IgM、IgG等免疫指标,对证实胎兔是否存在病毒血症,以及证实对HRV的免疫力低下,可能有更大的意义。 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金编号:39270694)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傅万海,彭宜君,卓礼梅,等.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的聚合酶链反应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1994, 14: 54-57.

    2 Ushijima H, Xin KQ, Nishimura S. Detection and sequencing of rotavirus VP7 gene from human materials (stools, sera, cerebrospinal fluids and throat swab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PCR. J Clin Microbiol, 1994, 32:2893-2897.

    3 钟梅,严萍,谢孟坤,等. 人轮状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 32: 735-737.

    4 Riepenhoff-Talty M, Gouvea V, Evans MJ, et al. Detection of group C rotavirus in infants with extrahepatic biliary atresia. J Infect Dis, 1996, 174:8-15.

    (收稿:1998-04-28 修回:1998-1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