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1998年第4期
编号:10268540
高频电烧咽鼓管成形术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8年第4期
     作者:于增杰 汤广怀 李云义 杨宁江 刘焕珠 张淑霞 杨中万 曹军

    单位: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 解放军第465医院耳鼻咽喉科(于增杰、汤广怀、曹军),病理科(杨宁江);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教研室(李云义、刘焕珠、杨中万);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医院耳鼻咽喉科(张淑霞)

    关键词:

    咽鼓管粘连闭锁或狭窄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咽鼓管粘连闭锁或狭窄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双极高频电烧法制造创伤性咽鼓管粘连闭锁动物模型,然后行咽鼓管成形术,以恢复其解剖及生理功能得,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采用医用双极高频电烧器与改制双极高频电烧头(专利号为ZL95228696.3)连接行咽鼓管成形术。改制高频电烧头为外径1.40 mm、可任意弯曲的细管。用MS2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成都仪器厂产)检测咽鼓管功能。实验动物为狗,雌、雄各3只(12耳),狗龄3岁,体重15~20 kg。
, 百拇医药
    2.方法:采用4%硫喷妥钠30 ml/kg静脉麻醉,动物仰卧固定于实验台上,耳部去毛消毒,自耳屏切迹处将外耳道全层纵行切开达骨部,并将切口断面皮肤内外侧对位缝合以便于下次手术。直视下破坏鼓膜,清拭血迹后用二道生理记录仪检测咽鼓管功能,重复检测咽鼓管开放压、关闭压各5次,计算其平均值。测试完成后立即经鼓室用咽鼓管刮匙搔刮咽鼓管峡部,制造创伤性咽鼓管粘连闭锁。2个月后再次行咽鼓管功能检测,当咽鼓管开放压达8.0 kPa以上时则认为咽鼓管粘连闭锁造模成功,本组12耳均成功。用改制电烧头经咽鼓管鼓口插入咽鼓管粘连闭锁处,开动高频电烧器,输出功率为80W,时间1~2 s,使病变组织碳化至无阻力,则认为咽鼓管再开通。取出电烧头,将硬膜外麻醉管经咽鼓管鼓口插入咽鼓管内4 cm,2周后自外耳道取出硬膜外麻醉管。分别于成形术后2、6个月检测咽鼓管功能,检测方法与项目同前对照,并将上述各项指标所测数据做统计学处理(t检验)。6个月检测完成后处死,取出全部实验动物咽鼓管及其周围组织行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

    二、结果
, 百拇医药
    1.咽鼓管功能:检测正常对照、成形术后2、6个月各测12耳的咽鼓管功能,结果分别为:开放压(2.67±0.23)kPa(±s,以下同)、(3.17±0.18)kPa、(2.54±0.12)kPa;关闭压(1.09±0.04)kPa、(1.11±0.02)kPa、(1.08±0.04)kPa(额定气流量为0.4L/h)。成形术后2个月咽鼓管开放压与正常对照及术后6个月比较t值分别为8.01、17.45, P值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正常对照与成形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75,P>0.05)。咽鼓管关闭压正常对照与成形术后2、6个月分别比较及成形术后2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2.95、1.87,P值均>0.05)。

    2.解剖学与组织学检查:解剖狗咽鼓管标本见咽鼓管结构完整,管腔通畅,粘膜连续光滑。横断及纵断后连续取材作组织学观察,片厚为5 μm,HE染色,镜下见咽鼓管腔无狭窄,咽鼓管粘膜上皮连续完好(附图),烧灼区由纤毛柱状上皮覆盖,固有膜内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可见轻微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少量的含铁血黄素沉积。
, 百拇医药
    三、讨论

    本实验发现咽鼓管开放压在成形术后2个月与正常对照及成形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可能是术后2个月时碳化的病变组织尚未完全排除,或咽鼓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致分泌物潴留。咽鼓管开放压在成形术后6个月与正常对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咽鼓管功能已恢复正常。咽鼓管关闭压各次检测结果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烧灼术后咽鼓管关闭功能不受影响。

    采用双极高频电烧咽鼓管成形术操作简单,瞬间可使病变组织碳化,对邻近健康组织损伤极小,术后很快恢复了咽鼓管的正常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16.gif (65896 bytes)

    附图 咽鼓管无病理性狭窄 HE×10

    (本文编辑:何膺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