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8年第10期
编号:10269231
尿微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评价新生儿肾功能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10期
     作者:李艳红 徐惠君 宋秀珍 徐玉霞 程艳杰

    单位:116011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李艳红、徐惠君、宋秀珍、徐玉霞),检验科(程艳杰)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1016 新生儿期的肾脏发育尚不成熟,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应激状态下发生功能失调,因此对新生儿肾脏发育的评价及肾脏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在新生儿临床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在整个新生儿期间肾脏功能动态变化方面的报道。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新生儿期间尿微白蛋白(microalbumin, M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的动态观察,以了解正常及窒息足月儿和早产儿在新生儿期间的肾脏功能变化,旨在探讨:(1)新生儿期间的肾脏成熟情况及与胎龄、生后日龄的关系。(2)窒息对新生儿肾脏功能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对象:52例新生儿,根据胎龄和有无窒息将全部观察对象分为三组:(1)正常足月儿组:20例,胎龄37~41周(平均39周),出生体重2 700~4 200 g(平均3 200 g),生后1分钟Apgar评分8~10分。(2)足月窒息儿组20例,胎龄37~41周(平均39周),出生体重2 900~4 500 g(平均3 300 g),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于3分者3例,为重度窒息儿;4~6分者17例为轻度窒息儿。(3)早产儿组:12例,胎龄31~36周(平均34周),出生体重1 100~2 500 g(平均2 180 g),临床情况稳定,无明显的临床异常及感染征象。

    方法:用一次性集尿袋分别于生后第1、4、7、14、28天各收集一次随机尿液约5 ml,置-20℃低温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每个样本中的MA及RBP含量。

    结果:正常足月儿组:尿MA的排泄量在生后28天内变化不大,差异无显著意义(F=0.63,P>0.05)。尿RBP的浓度在生后第1、4天为最高(396.3±372.2 μg*mmol-1*Cr-1),后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下降(35.8±29.6 μg/mmol*Cr),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5.63,P<0.01)。
, 百拇医药
    足月窒息儿组:尿MA及RBP的排泄量在生后第1天即高于正常足月儿组,且渐升高,第4天达高峰(MA浓度为156.9±98.5 mg*g-1*Cr-1;RBP的浓度为1 819.4±1 221.4 μg*mmol-1*Cr-1),后逐渐下降,第14天降至正常足月儿范围,呈一曲线变化(MA:F=12.73,P<0.01;RBP:F=13.43,P<0.01)。

    早产儿组:尿MA及RBP的排泄量均随着生后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MA:F=6.34,P<0.01;RBP:F=9.34,P<0.01)。尿MA的浓度在生后第1、4、7天均分别高于正常足月儿组(P<0.05),第14天降至正常足月儿范围;而尿RBP的浓度在整个新生儿期均分别高于正常足月儿组(P<0.05)。

    讨论:近年的国外研究证实尿MA及RBP是评价新生儿肾功能的灵敏、特异指标。白蛋白(Alb)是血浆中带负电荷的中分子蛋白质,分子量是69 000,几乎不能通过肾小球基底膜。MA尿是指一般常规临床检查尚未发现蛋白尿时而尿中已出现的增加的白蛋白排泄量(率),主要反映了肾小球机能障碍。RBP为血浆中低分子蛋白,分子量是21 000,虽可以自由滤过肾小球基底膜,但99.97%被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尿中含量甚微(约100 μg/24h尿),如尿中出现多量的RBP,则主要反映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故尿MA及RBP是评价新生儿肾功能灵敏指标,特别是当临床尚无症状,常规肾功能检查又无明显改变时评价肾小球及近端肾小管功能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肾脏发育不成熟,足月新生儿肾小管发育落后于肾小球,二者呈不平衡发育,这种不平衡发育状态在生后28天内持续存在,尤以生后第1周为明显,随着生后日龄的增加,肾小管的发育逐渐成熟。早产儿的肾脏发育比足月正常儿更不成熟,随着生后日龄的增加其肾脏发育成熟。亦发现新生儿窒息导致的肾脏功能障碍,出现的早,多发生在生后一周内,肾小球及肾小管均受累,以肾小管受损为明显,但多为可逆性损害,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则可随着缺氧的改善而自行好转。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用尿MA和RBP可以灵敏、动态地评价新生儿肾功能。

    (收稿:1997-12-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