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综合征 > 间质性肾炎
编号:10269750
小儿肾病综合征并急性间质性肾炎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何岳林

    单位:何岳林(5105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儿科)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227 患儿男,5岁。因反复水肿伴少尿2年,腹痛、呕吐伴气促8 d而入院。入院前2年出现发热、鼻塞流涕,7 d后眼睑、颜面及全身出现浮肿,伴尿少色黄,诊为“肾病综合征”,给予泼尼松口服,但未坚持规律治疗,症状未缓解。尿蛋白维持在(+)~(+++)之间。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疹,伴搔痒,表面无脓点。入院前8 d开始出现腹痛、呕吐,尿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给予利尿、青霉素钠抗感染等治疗后,病情继续加重,出现气促、精神差等症。既往无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查体:体温37℃,呼吸34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98/30 mm Hg(13/4 kPa,1 mm Hg=0.133 kPa),体重12 kg,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较差。全身皮肤苍黄,可见较多陈旧性不规则色素沉着。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心肺正常。腹稍隆,肝右肋下4 cm,质地中等,轻触即痛。脾未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压痛及叩痛。
, 百拇医药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8.9×109/L,N 0.66,RBC 2.23×1012/L,Hb 58g/L,Plt 624×109/L。血生化:血钾3.6 mmol/L,血钠136 mmol/L,血氯111 mmol/L,血钙1.9 mmol/L,血磷1.45 mmol/L,血糖3.6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6 mmol/L。总血脂:胆固醇12.5 mmol/L,甘油三酯6.1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0.6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 2.8 mmol/L。总蛋白40 g/L,白蛋白20 g/L,球蛋白20 g/L。IgG 5.0 g/L,IgA 1 780 mg/L,IgM 2 700 mg/L,C3 1.03 g/L,C4 1.18 g/L,CH50 80 U/L。血沉150 mm/1 h,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阴性,乙肝两对半(-),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尿素氮24.2 mmol/L,肌酐349 mmol/L,尿酸710 μmol/L。肾小管功能:尿β2微球蛋白0.95 μg/L(正常<0.2μg/L)。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中段尿培养(-),尿常规:尿比重1.015,pH 8,蛋白(+++),潜血(-),RBC(-),WBC(+++),尿糖(-),B超:双肾肿胀,肾实质回声强,锥体肿胀。
, 百拇医药
    入院后给予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浆、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每日尿量500~600 ml,尿素氮及肌酐持续上升,最高为26.2和467 mmol/L,血生化:血钾、钠、氯、钙、磷基本维持正常,但二氧化碳结合力持续下降,维持在6~13 mmol/L。多次血气分析仍为代谢性酸中毒。尿常规:pH在6.5~8之间,蛋白仍为(+++),白细胞在(+)~(+++),并出现尿糖由(+)渐增加到(++++),1周后在B超引导下行肾活检,结果报告:光镜下可见14个肾小球,1个球性硬化,未见节段性硬化。未硬化的小球系膜区弥漫性轻度增宽,基质轻度增多,细胞相应增生,系膜区未见嗜复红物质沉积。毛细血管袢部分开放,内少量中性粒细胞滞留,内皮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球基膜(GBM)所有小球内均无断裂,无明显增厚,无钉突双轨改变,无明显的系膜插入现象,两侧均无嗜复红物质沉积;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所有小球无新月体形成,未见明显球-囊粘连。肾小管弥漫性中度萎缩,管腔内偶见蛋白管型,并有畸形红细胞,小管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及明显空泡样变性,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再生表现,肾小管基膜(TBM)未见断裂。肾间质无明显纤维化及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无坏死,管壁未见增厚。光镜下见小管上皮细胞呈小灶状坏死,管腔中有白细胞管型。间质浸润的细胞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检查:IgM系膜区呈弥漫分布。病理诊断:肾小球轻微病变,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转运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
, http://www.100md.com
    确诊后,对患儿在原有治疗基础上输血并加用泼尼松,按2 mg/(kg.d)口服,患儿精神逐渐好转,腹痛、呕吐停止,气促明显改善,尿量逐渐增多,尿素氮及肌酐持续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上升,两周后恢复至正常,尿常规:蛋白仍(+++),尿糖(+++),但白细胞明显减少到3~5个/HP,尿β2微球蛋白仍高,为0.82 μg/L。4周后泼尼松改为4 mg/kg,隔日顿服,继用2个月,尿常规:蛋白(-),尿糖(-),以后泼尼松逐渐减量,每次2.5~5mg不等,总疗程9个月。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尿及肾功检查一直正常,复查B超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急性间质性肾炎是肾小管及肾间质的急性炎性疾病。镜下所见为间质浮肿和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不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萎缩、局限性坏死、从基膜上脱落等现象,也可看见上皮细胞分裂象。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低下(急性肾衰竭)和肾小管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尿少、水肿、电解质紊乱和尿常规异常及肾功能改变。发病主要因为病原微生物或药物所致,亦可为机体自身免疫机制所致。确定诊断时,必须进行肾活组织检查。有人报告18例临床怀疑间质性肾炎,经肾活检诊断有14例被确诊,显示肾活检在诊断本病的重要性。治疗最重要的是除去病因。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时,中止使用可疑的药物。并发全身感染的,重要的是治疗感染。急性间质性肾炎一般肾功能易恢复,所以在急性期治疗除病因治疗外,主要的是使患儿能度过肾衰期,使内环境紊乱减至最小程度,争取肾脏病变的恢复,必要时可行肾透析疗法。本例患儿在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并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原因可能为感染过敏所致。临床检查除有贫血、尿素氮及肌酐持续上升和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外,尿检查还出现蛋白尿、无菌性脓尿、尿糖阳性和尿β2微球蛋白上升。但并未见血尿,尿中亦未检到嗜曙红细胞,B超可见双肾肿胀,肾实质回声增强。确诊主要依靠肾活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仍采用泼尼松口服为主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1999-04-06,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综合征 > 间质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