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69858
小儿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杜忠东 郑彤 吴铁吉 李竞

    单位:杜忠东(100020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郑彤(100020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吴铁吉(100020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李竞(100020 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000530 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可致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临床上颇似扩张型心肌病,有人将其命名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与原发性心肌病不同,心律失常控制后,患儿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可完全恢复。近10年在我院诊治的慢性快速心律失常患儿中,11例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符合TCM的诊断,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1例患儿中男8例,女3例;发病年龄6个月~13岁(平均6岁)。发病前均无心血管疾病表现,无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3例以厌食、呕吐、喂养困难为主诉,8例表现为心悸、心前区不适。体检:面色苍白、心率增快,9例第一心音低钝,7例肝脏肿大,8例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
, http://www.100md.com
    心电图、Holter及经食道心房调搏证实5例为慢性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AT),1例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RT),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结性心动过速(JT),1例非阵发性结性心动过速(NPJT)。AT、ART、JT和NPJT为持续发作,发作时间为1~3个月。AVRT和AVNRT为间断性反复发作,发作频率为每月2~3次至每天2~4次不等,此次就诊时持续时间28~72 h。

    心脏X线摄片示:9例心影扩大,以左室为著。超声心动图11例均有左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为32~55 mm,平均(42±8) mm;左室射血分数(EF)30%~45%,平均(40±6)%。其中2例同时伴有左房扩大,1例右室大。

    11例患儿均用地高辛治疗,8例合并用氨酰心安,7例用心律平,2例用乙胺碘呋酮。1个月复查3例AVRT或AVNRT转为窦性心律,AT、ART和JT仍持续发作,但心室率减慢,LVEDD缩小为(38±7) mm(t=1.357,P<0.05)。7例心律恢复正常,EF升高到(58±7)%(t=5.866,P<0.01);9例 EF>50%,6个月复查ART出现窦性心律,AT、JT、NPJT仍持续发作;LVEDD缩小为(35±4) mm(t=2.822,P<0.05)。9例心律正常;EF均正常。10例随诊1年以上,其中4例转为窦性心律,JT和ART均变为间断发作,4例AT和NPJT仍持续发作,但心室率明显减慢(93±18)次/min,LVEDD和EF均正常。JT患儿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持续时间较长,10个月复查时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讨论: TCM可发生于正常心脏,也可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加重。心肌活检示心肌无特异性病变,一旦心律失常控制,心功能可恢复正常,是一种可逆性心肌病。本组患儿虽无心肌活检资料,但发病前无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减低的诱因,慢性心律失常发作后,心脏扩大,心功能减低。当心律失常控制或心室率减慢后,心脏大小恢复正常,符合TCM的诊断。TCM的发生机理为慢性快速心律失常时:(1)心肌细胞内肌酸、ATP储存减少,线粒体肿胀、断裂,细胞受损;(2)心房无收缩或与心室激动的顺序不一致,心搏量减少;舒张期缩短本身又致冠脉供血减少,心脏扩大;(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心房肽分泌异常,心肌重构;(4)心肌细胞抑癌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凋亡,加速心脏扩大。

    TCM应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相鉴别,后者心律失常以室性为主,多在病程的晚期,药物治疗后常不能凑效,故与TCM不同。对TCM的治疗应及时纠正心律失常,降低心室率是治疗的关键。对AVRT或AVNRT在药物治疗不满意时可行射频消融。对慢性AT,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多不能纠正其异位心律,但用洋地黄等可降低其心室率,对心功能改善有益。

    (收稿日期:1999-03-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