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0553
近代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的基本经验与新观点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徐成斌

    单位: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990338 80年代中期认识到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机制中血栓形成的重要性,而确立的静脉溶栓疗法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开辟新纪元。国际上进行了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试验,国内也有几项全国性溶栓试验,个人认为阐明了下列12条新的基本经验与新观点:

    1 毫无疑问,溶栓疗法明显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早期及晚期的预后,并显著改变急性心肌梗塞的自然病程。

    2 溶栓药物有了很大发展,从第一代尿激酶(UK)、链激酶(SK)发展到第二代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甲氧苯基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单链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到第三代协同性结合,如t-PA+SCU-PA Hybrids等。各种溶栓药物90分钟梗塞血管开通率:纤维蛋白选择药物(t-PA、SCU-PA)的开通率为75%左右;而纤维蛋白非选择性药物(SK、UK、APSAC)为50%~65%。
, http://www.100md.com
    3 国际上广泛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以5个试验(SK-GISSI,ISAM,ISIS-2,APSAC-AIMS,t-PA-ASSET)为例,28 000多例患者随机用药及对照,发现发病6小时内溶栓疗法死亡率下降(16.0%~50.0%)平均(27±3)%。在2个试验直接比较SK与t-PA,死亡率分别为8.5%及8.9%。1992年在ISIS-3中41 299例患者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日162 mg,随机用SK、APSAC或t-PA,5周死亡率分别为10.5%、10.6%及10.3%,无明显差别。脑出血发生率,t-PA 0.7%,APSAC 0.6%及SK 0.3%。1993年GUSTO试验(Global Utilization of Streptokinase and t-PA for occluded coronary arteries,全球应用链激酶和t-PA治疗完全闭塞冠状动脉临床试验)包括15个国家 1 100个单位,41 021例患者,比较t-PA与SK加用肝素对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30天死亡率:①t-PA+静脉肝素最低为6.3%;②SK+静脉肝素死亡率7.4%;③SK+皮下肝素7.2%;④t-PA+SK+静脉肝素为7.0%。结论为t-PA加速给药+静脉肝素最好,较SK死亡率低1.0%。
, http://www.100md.com
    4 溶栓疗法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预后。应用99m锝检查发现可明显挽救危险区心肌40.0%~50.0%,但溶栓疗法的益处不能单以拯救的心肌(或左心室)收缩功能来解释。因反复观察梗塞相关动脉开放者较闭塞者存活率更好,所谓“开放动脉假设”,即溶栓后预后改善,可能由于组织愈合改善、心腔扩大较小、在其他冠状动脉再次闭塞时梗塞开放动脉可作为侧支,并且梗塞动脉开放,心电不稳定性降低。

    5 早期溶栓十分重要,心肌梗塞发病后越早用损害越小,死亡率越低,患者得益越大。有报道在SK+肝素溶栓,发病2小时内溶栓死亡率5.4%,2~4小时为6.0%~7.0%,4~6小时为9.3%,6小时以上为8.3%;t-PA+肝素2小时内溶栓死亡率4.3%,2~4小时为5.5%,4~6小时为8.9%,6小时以上10.4%。曾有2个临床试验(MITI及EMIP)研究发现早期溶栓死亡率极低。报道发病1小时内溶栓,只有20.0%患者发生心肌坏死,死亡率为1.0%。

    6 死亡率与梗塞相关血管早期开通、完全开通、持续开通紧密相关。目前认为溶栓后60分钟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才能充分挽救心肌,明显降低死亡率。血流不充分的TIMI 2级过去判为再通是误导。在GUSTO试验中90分钟开通率为影响30天死亡率的独立因素。TIMI 0~1级死亡率8.9%,TIMI 2~3级5.7%;而TIMI 3级者死亡率仅4.4%。
, http://www.100md.com
    7 晚期溶栓亦得益。在发病6小时后溶栓益处随时间推迟而能挽救的心肌减少,有报道心脏破裂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因为有一部分心肌梗塞呈顿挫型(Stuttering)阻塞,或患者有广泛的侧支循环或间歇性阻塞及梗塞血管自发再通的患者,即使在发病6小时后溶栓仍可得益。从LATE试验及ISIS-3试验,发病6~12小时甚至24小时后溶栓仍明显降低死亡率。有学者强调对有持续性胸痛如伴有ST段抬高,则不论发病时间与患者的症状均应予溶栓治疗。

    8 晚期溶栓得益与早期溶栓得益的机制不同。早溶是挽救心肌、降低死亡率,晚溶是保留心外膜下一层心肌,减少心肌变薄及重塑并为其他冠状动脉提供侧支血流。

    9 溶栓适用于ST段抬高的Q波心肌梗塞患者,对无Q波梗塞患者溶栓疗法益处不大,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则大多有害无益。但患者持续性胸痛、常规心电图V1、V3导联ST段下降,属于后壁Q波心肌梗塞患者,则亦属于溶栓之列。
, 百拇医药
    对于新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常为广泛前壁梗塞的标志,虽可能掩盖Q波心肌梗塞的诊断,但有几个临床试验证明溶栓有益,除非患者有溶栓禁忌,否则应予溶栓治疗。

    对于老年人的溶栓曾有顾虑,但临床试验证明高龄患者溶栓比不溶栓者得益更大,曾有报道百岁老人溶栓得益,因而溶栓年龄没有高限。不过,75岁以上较年轻患者易于脑出血,故老年患者溶栓要多权衡效益与风险来定。

    10 溶栓后梗塞相关动脉的再梗塞,有报道发生率为15.0%~20.0%,且一半患者为无症状性再阻塞。原因为多方面的,与血栓持续存在、有产生血栓的病变,以及溶栓疗法本身可能激活凝血系统等因素有关,因而有研究溶栓治疗中应用肝素的价值。据1993年GUSTO试验报道SK或t-PA试验中均应用肝素,30天的死亡率以t-PA+静脉肝素最好,而再梗塞率以SK+皮下肝素最低为3.4%,其余均为4.0%。

    11 选哪一种溶栓剂最好,要根据患者年龄、梗塞部位、发病时间、有无高血压史及经济能力等来定。如患者男性,年龄≤55岁,前壁广泛梗塞,来院距发病时间≤4小时,无高血压等伴随病,有经济能力,因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的速度十分重要,则首选t-PA加速静脉溶栓;相反,年龄≥70岁,下壁心肌梗塞,距发病时间≥6小时,梗塞血管再通速度不很重要,如又有高血压病史,则不选t-PA,因导致脑出血风险大,t-PA可能发挥作用亦小,可选SK加速溶栓或UK溶栓。
, 百拇医药
    12 GUSTO试验表明用t-PA加速静脉溶栓方案比标准方法可提高开通率,降低死亡率;从国内SK加速方案半小时内150万单位比常规方法使开通率从66.6%提高到86.5%,死亡率从8.6%降至6.5%,从韩国用UK双推注法即刻150万单位,半小时内每公斤体重2万单位,总量250~300万单位,与t-PA加速静脉溶栓相比较,90分钟TIMI 3级血流,UK为72.7%,t-PA为77.2%(P>0.05),无明显差异。有报道SK加倍剂量较常规剂量开通好。Theiss等(Am J Cardiol,1996,78∶1167.)大量SK 300万单位1~2小时内静脉滴入,60分钟TIMI 2~3级血流较150万单位增高,为52%比26%(P=0.04),但尚需研究。因此,进一步提高溶栓开通率,达到早期开通、完全开通与持续开通,需用加速方案,不论使用t-PA、SK或UK。但t-PA 2次推注(弹丸式注入)不增加开通率。Bleich等[Circulation,1995,92(Suppl)∶Ⅰ—415.]报道7 169例,患者t-PA 50 mg双推注法,90分钟开通率并无改善,反增加出血及死亡率[COBALT研究.N Engl J Med,1997,337:1124-11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