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0557
心脏直视术后循环骤停复苏成功18例(摘要)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罗国华 吴清玉 许建屏

    单位: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外科 100037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990324 循环骤停是心脏直视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院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心脏直视术后循环骤停复苏成功1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9个月至47岁,平均28.3岁。其中瓣膜替换术13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冠心病心室壁瘤切除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各1例。术前心胸比率平均0.59。循环骤停距手术结束时间2小时至13天。18例病人中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室颤动13例。循环骤停原因为室性早搏致心室颤动4例,低钾血症、血容量不足、缺氧及机械瓣功能障碍各2例,心包填塞1例;原因不明者5例。抢救方法按心肺复苏ABC步骤进行抢救。18例病人均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未带气管插管者紧急气管插管;全部病人均经静脉通路给予心脏复苏药物;5例仍不能复苏者立即床旁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及除颤;2例怀疑机械瓣功能障碍者,一边开胸按压,一边送手术室在体外循环下检查瓣膜情况。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18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其中17例病人心脏复苏成功后无脑、肾并发症,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腹膜透析治疗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心脏直视术后循环骤停的病人,由于病变的心脏接受了一次手术,病人的生理环境也由于体外循环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因此循环骤停的原因复杂,心脏复苏难度较大。心脏直视术后的循环骤停,重在针对引起循环骤停的原因进行预防。在循环骤停后的心脏复苏过程中,应尽量明确循环骤停的原因,包括了解骤停前血清电解质、血气、心脏机械瓣的音质、心脏床旁相、心包引流、出入量、镇静药的应用等情况。呼吸复苏和心脏复苏需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是恢复呼吸最确切、最可靠的方法。在准备气管插管及心脏除颤的同时,应即刻进行心脏按压。如果胸外心脏按压不能使心、脑、肾得到有效的灌注或者胸外除颤不能使心脏复苏时,应当立即床旁开胸,进行胸内心脏按压及除颤。开胸直接心脏按压可产生比胸外心脏按压更大的心输出量和压力阶差。肾上腺素是目前公认的心脏复苏的首选药,通过其α受体的兴奋作用,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增加主动脉舒张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流量,并可能使心脏的细颤变成粗颤,有利于除颤成功。本组10例病人应用了肾上腺素,总的剂量从0.5~3.0 mg不等。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者的心脏复苏尤为不利。我们主张复苏开始时,首先使用小剂量的肾上腺素,无效时可逐渐增大肾上腺素的用量。酸中毒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和心室颤动的阈值及电除颤的成功率。因此,从理论上讲,应用碳酸氢钠是有益的。但循环骤停早期的酸中毒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应保证充分的通气,如果通气不充分,补充碳酸氢钠只能加重酸中毒。此外碳酸氢钠的高渗作用可引起暂时性颅内压升高,对复苏成功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循环骤停的病人,应在保证通气充分的前题下,根据血气结果给予适量的碳酸氢钠。钙剂可提高心肌的应激性,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心脏复苏后如果发现心肌收缩无力,低钙血症或高钾血症时,应适当应用钙剂。力争及早地除颤是心脏复苏成功最关键的措施。对于波幅较小,频率缓慢的细颤除颤很难成功,给予肾上腺素后能提高除颤的成功率。电除颤时,还可从静脉内给予利多卡因1 mg/kg。该药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选择胺碘酮或者溴苄胺。循环骤停怀疑心包填塞引起者,紧急床旁开胸既能达到解除心脏的填塞,又能达到直接对心脏进行按压及除颤的目的。行人工瓣膜替换术的病人,怀疑瓣功能障碍时,应在体外循环下检查瓣的情况。

    作者简介:罗国华 男 35岁 主治医师 博士研究生

    (收稿:1998-07-22 修回:1999-02-0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