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71118
腹腔干变异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田毅浩 戴冀斌 王乔 潘伯群

    单位:田毅浩(430071 武汉市 湖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戴冀斌(430071 武汉市 湖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王乔(430071 武汉市 湖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潘伯群(430071 武汉市 湖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000346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女性尸体标本时,发现腹腔干存在罕见变异现象,为积累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胃脾动脉干外径6.4 mm,在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垂直下行1.3 cm后分为胃左动脉和脾动脉。胃左动脉外径4.0 mm,在小网膜内行向左上方,在距起始部位1.7 cm和2.9 cm处分别发出胃体支和食管支进入胃体、胃底和食管下段,本干继续上行,向右上方沿肝脏下缘呈弓形走行1.8 cm后发出副肝左动脉进入肝左叶,本干则继续走行至门静脉左前方分为2支(图1)。第1支为肝固有动脉,外径3.0 mm,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于门静脉前方胆总管左侧上行,至肝门附近后分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肝右动脉外径2.8 mm,在肝总管后方右行进入Calot三角,并发出胆囊动脉至胆囊,本干进入肝右叶;肝左动脉外径1.8 mm,左上行1.4 cm后进入肝左叶。第2支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外径2.0 mm,垂直下行1.4 cm和3.5 cm后依次发出胃右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胃右动脉外径1.0 mm,在小网膜内沿胃小弯向左行并分支入胃壁,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外径1.9 mm,向右下行走进入胰头上部前面。
, 百拇医药
    图1 腹腔干及其分支的变异

    脾动脉外径4.1 mm,沿胰腺上缘蜿蜓左行至脾门,分支未见变异。

    肠系膜上动脉外径8.2 mm,在主动脉裂孔稍下方与胃脾动脉干起自同一高度,向右下方斜行3.0 cm后进入胰腺深面,并在距胰腺上缘0.2 cm处发出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进入胰头,肠系膜上动脉本干在胰腺深面继续向右下行走,在穿出胰腺下缘处发出胃胰支(图2)。胃胰支外径3.2 mm,呈直角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向右行走2.2 cm后发出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进入胰头,本干继续前行1.0 cm后分为3支。第1支为胃网膜右动脉,外径1.7 mm,在大网膜内沿胃大弯向左与来自脾动脉的胃网膜左动脉吻合;第2支为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外径2.0 mm,向右上方进入胰头;第3支则垂直上行,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终支吻合。

    图2 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变异
, http://www.100md.com
    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肝总动脉由腹腔干发出的占96.47%±0.46%,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占3.53%±0.46%(见《中国人体质调查》),尚未有报道由胃左动脉发出者,本例变异中,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由胃左动脉发出,未见独立的肝总动脉主干,因此本变异情况具有较大临床意义。在施行胃切除术时,应紧贴胃壁结扎胃左动脉各分支,结扎胃左动脉本干尤应慎重,应仔细检查以免影响肝的血供而导致肝的缺血坏死。

    由于至胰腺的4支血管起源不同,而非象一般情况那样由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分别发出,因此在施行胰头部手术时,应紧贴胰头分别结扎胰十二指肠上前、上后、下前、下后动脉,而不应结扎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本干。

    (收稿:2000-03-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