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71257
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输血
http://www.100md.com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宿兰 廉维 陈莉 丁雁

    单位:成都市血液中心成都610041

    关键词:

    中国血液变学杂志000218 中图法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中老年人神经科各类疾病的首位。脑血栓形成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密切关系,通常存在全血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或高血脂等。从血液流变性角度分析本病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并对其输血问题进行探讨,是脂导临床工作的科学依据之一。为此,本文总结了3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流变学的检测结果,并以12例健康者相对照,同时对此类疾病患者如需输血时进行了生理上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病例资料 31例患者均为脑血栓形成病人经头颅CT确诊为脑血栓。其中男28例,女3例,患者年龄在47-74岁,平均年龄59岁。同期选择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7岁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1.2 检测方法 采用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Viscometer R20型锥板式血液粘度计作粘度检测。血液标本采自肘静脉,3.0ml肝素抗凝 ,在3小时内完成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用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液流变性指标检测结果见附表

    脑血栓形成组与健康组检测结果比较 (±s) 项目

    健康组(n=57)
, 百拇医药
    脑血检形成组(n=31)

    P值

    全血高切粘度(mPa.s)

    6.14±0.48

    7.47±1.26

    <0.01

    全血低切粘度(mPa.s)

    8.45±1.26

    10.21±1.42

    <0.01

    血浆比粘度(mPa.s)

    1.62±0.22
, 百拇医药
    2.19±0.44

    <0.01

    血 沉(mm/h)

    15.08±7.28

    27.89±12.00

    <0.01

    血沉方程K

    57.87±18.12

    103.17±39.86

    <0.01

    全血还原粘度

    16.38±3.61
, 百拇医药
    21.29±4.29

    <0.01

    红细胞压积(%)

    44.06±1612

    46.22±6.82

    <0.01

    红细胞刚性指数

    6.47±1.60

    5.88±1.99

    >0.05

    甘油三酯(mmd/L)

    1.06±0.39
, http://www.100md.com
    1.96±1.55

    >0.05

    血清总胆固醇(mm0l/L)

    4.61±0.76

    4.81±1.24

    >0.05

    3 讨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是脑血栓形成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患病前虽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临床观察均有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变。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会引起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通过毛细血管时容易堵塞或破坏,导致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全血粘度为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多数认为血液粘度增高是引直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此类病人若需输血时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本身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压积增高,再输入全血更会造成上述现象的加剧,因此对本病患者的输血应当十分慎重。本文3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发现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增高(P<0.01)。说明红细胞聚集明显增强是引起脑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在检测前一般都已经过治疗。如果排除此因素,各项指标的增高可能会更明显,本文红细胞刚性指数,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差异不显著(P>0.05)。
, http://www.100md.com
    总之,通过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脑血栓形成病人的动态观察,指导临床输血、治疗及用药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故临床采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蝮蛇抗栓酶等药物防治脑血栓形成,降低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的聚集性,改善微循环,增强血液的流动性以达到预防、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目的。若病人确需输血,最好采用相应措施降低血液粘度,达到有效的治疗,以免脑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91):60

    [2]张延杰.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88,22:465

    [3]方德仁.血液流变性改变与缺血中风发病机理探讨.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6,6(4):82

    (2000年3月20日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