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71853
银杏内酯B对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脑缺血时神经PAF受体结合特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年第10期
     作者:杨丽君 李树清

    单位:昆明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云南 昆明 650031

    关键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0010150

    目的:观察光化学反应后24 h中心区、半暗区PAF受体结合特性,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 GB)对脑缺血时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光化学诱导树鼠 句局部脑缺血模型,于光化学反应后6 h,给药组舌下静脉一次注射GB 5 mg/kg(GB组),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溶剂(溶剂组)。检测GB组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的PAF受体结合特性的变化。结果:GB组半暗区两种PAF受体亲和力(kd分别为3.09±0.08 nM(高亲和性受体,kd1)及11.34±0.78 nM(低亲和性受体, kd2);相应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分别为974.20±16.68 fmol/mg蛋白(Bmax 1),1488.00±37.30 fmol/mg蛋白(Bmax 2)。溶剂组kd1为0.74±0.16 nM,kd2为4.25±0.38 nM;相应的Bmax1为404.20±60.81 fmol/mg蛋白,Bmax2为654.80±75.41 fmol/mg蛋白。GB组两种PAF受体亲和特性恢复较为明显,与溶剂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P<0.01),其中半暗区高亲和性受体恢复明显。GB组中心区的PAF受体结合特性虽有所恢复,但不及缺血半暗区明显。结论:脑缺血中心区、半暗区不同的病理改变与PAF受体结合特性的改变有关,GB能有效地拮抗PAF的作用,提高神经细胞膜受体的数目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从而有助于缺血区,尤其是半暗区机能代谢的恢复。缺血中心区PAF受体结合特性的恢复不显著,可能与该部位毒性物质浓度较为集中及神经元受损程度较重有关。实验后6 h给药的时间窗的选择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