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72484
三维超声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滕淑琴 刘志聪 李运秀 蔡 洁

    单位: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三维超声;胃疾病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990830

    摘 要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在胃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37例患者空腹饮服胃快速显像剂后,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成像,描述胃内不同疾病的三维成像特征。图像采集方式为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结果:三维超声能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三维超声成像所建图像逼真清晰、形态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其表面及胃壁浸润情况。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有助于胃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意义。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 Gastric Diseases
, 百拇医药
    Teng Shuqin,Liu Zhicong,Li Yunxiu,et al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Jinhua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321000

    ABSTRACT Objective and Methods:To study the value of 3-D in diagnosis of gastric diseases,37 patientss fasting gastric ultrasonograms were obtained for analysis.Results:3-D reconstruction can provide clear steroscopic views of the interesting structures,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sion and the possible surrounding invol-vements.Conclusion:3-D ultrasonography is benefit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 lot of gastric disease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3-D sonography Gastric diseases

    静态三维超声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在越来越多的方面显示出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系统地报道胃隆起性病变的三维超声表现则较少。本文对37例胃疾病进行三维重建,并加以分析、评价三维超声在胃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998年9月至1999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37例,进行了胃超声检查,其中男性27例,女性10例,年龄25~88岁,平均52.5岁。本组病例中30例先经胃镜检查,后做B超,7例常规胃超声检查后,再做胃镜。B超诊断为疣状胃炎15例,胃息肉3例,慢性肥厚性胃炎2例,良性胃溃疡7例,胃癌10例(溃疡型3例,弥漫型7例)。B超和胃镜检查间隔小于10天。

    采用德国TOMTEC ECHO SCAN计算机三维成像系统,配置手持式磁场空间定位器,连接的超声仪器为ALOKA 650,探头频率3.5MHz。
, 百拇医药
    患者先常规空腹检查肝胆胰脾,了解有无肝内及胰腺周围病灶后,嘱患者饮服胃B超快速显像液500~1000ml,按标准切面仔细检查,结合胃镜检查结果,正确定位,显示清晰的二维图像,确定拟三维超声成像的感兴趣范围,进行扫描、处理、重建、在屏幕上显示感兴趣的立体图像,为了能从各方向进行观察,重建后的图像可以旋转,使图像更具立体感。

    结 果

    本文诊断疣状胃炎15例,二维超声图像显示胃壁五层结构大多清晰,胃粘膜层可见疣状物呈散在或排列成串,病变直径多数在4~10mm之间,隆起高度一般不超过5mm,三维成像后胃粘膜面可见多个乳头状突起,图像旋转观察,胃粘膜面上散在性分布的等回声或偏低回声乳头状物比二维超声显示的个数增多,空间关系明确,立体感强(图1)。胃息肉3例,二维超声显示胃粘膜面单个弱回声向胃腔内突起,大小约0.6~2.0cm,与胃第二层粘膜弱回声相连,边界光滑、整齐,三维成像后,胃腔内偏低回声乳头状物突起,有蒂(图2)。慢性肥厚性胃炎2例,二维超声显示胃粘膜层增厚,可见多发性球形或乳头状低回声隆起,突向胃腔,并见有粘膜层的海潮浪样运动,而粘膜下相对运动较弱,三维成像后胃壁粘膜层增厚,粘膜下层次清晰(图3),胃镜提示胃表面有糜烂和出血点。胃良性溃疡7例:二维超声显示胃壁局限性缺损,并见恒定的强回声斑,三维成像显示一个胃壁溃疡面,其形态为近圆形,局部中间凹陷,边界清晰直观,溃疡周围平坦(图4)。胃癌10例,溃疡型3例,弥漫型7例,溃疡型胃癌二维超声显示低回声隆起病变,向胃腔内隆起,边界不清,三维成像后病变隆起明显,回声不均匀(图5)。弥漫型胃癌二维超声显示病变局部增厚,病变处胃壁层次消失,向胃腔内隆起,胃腔缩小,显像剂排空较快,伴肝内转移3例,三维成像显示胃壁增厚,层次消失,回声不均匀及前、后壁浸犯程度(图6)。
, 百拇医药
    图1 疣状胃炎(左二维,右三维)

    图2 胃息肉(左二维,右三维)

    图3 慢性肥厚性胃炎(左二维,右三维,胃粘膜层增厚)

    图4 胃角溃疡面(左二维,右三维)
, 百拇医药
    图5 溃疡型胃癌(左二维,右三维,胃癌浸润到粘膜下层)

    图6 弥漫型胃癌(左二维,右三维,胃壁层次消失浸润到浆膜层)

    讨 论

    患者空腹饮用胃显像剂后,使胃成为含液性脏器,是超声检查的理想部位,常规二维超声已能检出大部分疾病,二维图像已能较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大小、数目、形态及内部回声特征,但因图像直观性差,无立体感,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困难。而三维超声除能获得与二维超声相似的结构断面外,其所建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形态、范围,还能显示二维超声无法看到的病变整体及表面形态,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 百拇医药
    胃疾病中最常见的是胃隆起性疾病,疣状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息肉样胃炎,应与胃息肉、慢性肥厚性胃炎相鉴别,这三种疾病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层次一般尚清楚,但疣状胃炎乳头状物常多发、较小,而息肉单发多见,慢性肥厚性胃炎主要是胃粘膜层厚度增厚并较广泛。良性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具有不同的三维图像,表现为“火山口”征是溃疡型胃癌的典型图像,提高了良、恶性疾病诊断准确率,对深层组织浸润程度容易判断。

    胃腔内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相当重要,超声三维重建除能提供二维图像的一些信息外,尚能提供胃腔隆起物的空间立体信息,并提供隆起物与胃壁附着关系、浸润程度。清晰的二维图像是获得满意三维图像的基本保证,随着超声仪器和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不断改进,三维超声成像在胃疾病的诊断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译清主编.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第1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0~641

    2 张青萍,周玉清,乐桂蓉,等.静态结构三维超声成像临床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8,7(1):3~6

    3 李运秀,范霜月.B型超声诊断疣状胃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12):50

    (1999-02-04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