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72541
B超诊断小儿先天性肝静脉狭窄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9年第9期
     作者:李晓萍 曾 云 闫相华

    单位:844900 新疆叶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医院

    关键词: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990935 患儿男,1.5岁,体重7kg。其母发现患儿体重不增,腹部逐渐膨隆,可触及一包块就诊。查体:腹壁静脉曲张,自脐部向四周放射;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8.0cm;脾超过腹正中线2.0cm,脾尖进入盆腔,质硬。B超显示肝左叶5.5cm×6.2cm,右斜径达13cm,肝内回声细密,略增强,分布均匀。肝内管道系统走行正常,门静脉内径1.1cm,三支肝静脉纤细,肝中静脉内径仅0.3cm(图1)。脾厚4.2cm,脾门静脉内径0.8cm。B超提示:肝脏弥漫性增大,门静脉增宽,肝静脉偏细;脾肿大,脾门静脉增宽。询问病史,其母自诉妊娠期间患“Ⅲ型肺结核”,长期服用抗痨药物(INH、RFP、PAS)。

    讨论:抗痨药物可致胎儿器官畸形,早已有文献报道,但造成肝静脉狭窄畸形尚少见报道。异烟肼、利福平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其肝脏,造成婴儿期肝生长发育障碍,体重不增。又因抗痨药物可导致胚胎后期卵黄囊静脉形成肝静脉过程中发育障碍,造成肝静脉先天性狭窄所致肝脾肿大,肝脏损伤,通过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所以我们认为,如小儿有肝脾肿大、体重不增,又有母亲孕期用抗痨药物史,应注意B超检查肝静脉发育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图1 左:狭窄的肝中静脉;右:增宽的门静脉

    (1999-03-04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