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导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72969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吡喹酮所致肝损害一例
http://www.100md.com 《医药导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张玉其 张娟

    单位:433109 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站

    关键词:茵栀黄注射液;吡喹酮;肝损害;治疗

    医药导报99021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因粪检发现血吸虫卵,于1996年7月以吡喹酮60mg/kg(总量4000mg)在2天内分6次于餐后分服。服药期间无特殊不适。1周后,出现乏力、食减、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曾在村医务室作一般性处理。半个月后,上述症状加重,时有腹痛、恶心呕吐,肝区痛,大便稀溏,且逐渐消瘦。赴农场医院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36.02μmol/L,一分钟胆红素23.03μmol/L,TP 73g/L,A 42g/L,G 31g/L,A/G=1.3∶1,ALT>200U。血常规:Hb 140g/L,RBC 4.6×1012/L,WBC 6.4×109/L,N 0.46,L 0.35,E 0.19,粪、尿常规无异常。B超提示血吸虫性肝病。当时以急性黄疸性肝炎住院治疗半个月(用药不详),因病情加重,转地区医院诊治。查肝功能:总胆红素86.6μmol/L,一分钟胆红素65μmol/L,ALT 24U,B超及肝脏扫描未见异常。以强力宁、甘草酸二胺(甘利欣)和能量合剂治疗20余天(口服药物不详)。患者因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和经济困难,到本院治疗。
, 百拇医药
    患者就诊时,生活不能自理,呈消瘦重病容,神清合作,表情淡漠,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呈晦暗色,表浅淋巴结不肿大,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心肺无异常。腹软稍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无移动性浊音,肝剑突下6.5cm,肋下2.5cm,表面光滑无结节,边缘整齐,质中等,有轻度压痛及触痛,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5g/L,RBC 4.07×1012/L,WBC 5.0×109/L,N 0.58,L 0.27,E 0.15,粪、尿常规正常。肝功能:总胆红素168.72μmol/L,一分钟胆红素114μmol/L,ALT 162U,HBsAg及α-FP均阴性。追问病史,患者有多次血吸虫病病源治疗史,患者及家属无肝炎和其它传染病史,且在服用吡喹酮前肝功能检查正常。结合病史及发病情况,疑为吡喹酮所致重症肝损害。予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K4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江苏常州武进制药厂生产)8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静脉滴注,10天为1个疗程。第1疗程结束后,患者觉腹胀缓解,饮食稍好转,巩膜及皮肤黄染有所减退,肝肋下1.5cm,剑突下5.5cm,压痛、触痛减轻。肝功能:总胆红素82.08μmol/L,一分钟胆红素50.68μmol/L,ALT 75U/L。第2疗程后,精神饮食渐佳,生活能完全自理,巩膜及皮肤黄染明显消退,查肝功能:总胆红素27.36μmol/L,一分钟胆红素9.12μmol/L,ALT正常。第3疗程后,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肝剑突下4.5cm,肋下未触及,质软,压痛、触痛消失。A、B超声波揭示血吸虫性肝病外,余无特殊,治愈出院,随访两年无异常。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病例属祖国医学黄疸类,发生机制属湿热熏蒸肝胆、肝胆疏泄输送失常,胆汁溢于络脉所致。因湿热蕴结中焦,胃之浊气上逆,而致心中懊而出现消化道症状。茵栀黄注射液为茵陈、栀子和黄芩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具清热、解毒、利湿之功效。本例实践表明,用该药治疗因吡喹酮所致肝脏损害,在消退黄疸和降低转氨酶,缓解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方面都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本例同时还提示,尽管吡喹酮具有杀虫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点,但因其主要储存于肝脏和肾脏,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已有文献报道。故用药时一定要认真询问病史并进行有关检查,尤其对患有肝脏疾病的血吸虫病人,更要慎重给药。服药后,凡患者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且在1周内不能缓解者,更要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和及时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

    (1998-09-21 收稿 1998-11-03 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