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73133
肝硬化患者血清镁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严志强

    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510260)

    关键词:肝硬化;镁

    广东医学990626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almagite染料比色法测定78例肝硬化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血清镁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镁含量明显降低(P<0.001),并随肝功能减退而递减,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性正相关(r=0.311,P<0.01),肝性脑病组明显低于非肝性脑病组(P<0.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镁的变化与肝损害程度有关。

    慢性肝病时,体内常有电解质代谢紊乱,有关镁离子代谢的文献报道较少,笔者通过测定7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镁的水平,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①肝硬化组:78例肝硬化患者均为住院病人,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男65例,女13例,年龄28~78岁,平均54.9岁,病程0.5~25 a。肝炎后肝硬化64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合并肝性脑病11例。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法,A级16例,B级35例,C级27例。②正常对照组:36例,男29例,女7例,年龄29~76岁,平均52.3岁。

    1.2 方法 清晨空腹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应用日立7170型自动生化仪按Calmagite染料比色法测定镁及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白蛋白。测定结果用±s表示,用t检验及直线相关显著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镁含量(0.75±0.12 m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87±0.06 mmol/L)(P<0.001)。肝功能分级与血清镁含量关系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肝功能分级与血清镁含量 分级

    例数

    血清镁(mmol/L)

    A级

    16

    0.84±0.08

    B级

    35

    0.77±0.08*

    C级

    27

    0.65±.10
, http://www.100md.com
    * 与A级比较P<0.01, △ 与A级和B级比较P<0.001

    血清镁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311,P<0.01)。合并肝性脑病者血清镁含量为0.65±0.12 mmol/L,显著低于非肝性脑病的0.76±0.11 mmol/L(P<0.005)。若按血清镁<0.75 mmol/L为降低,47.4%(37/78)的肝硬化患者有低镁血症。

    3 讨论

    镁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是体内细胞代谢许多酶系统的激活剂,镁与ATP形成复合物,参与机体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1]。肝硬化时,由于进食少、呕吐、腹泻、使用利尿剂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因素使镁摄入不足和排出过多,造成镁缺乏,而缺镁可影响体内许多酶系统的激活,从而加剧了肝硬化的各种物质代谢的紊乱。本文资料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镁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降低程度与肝损害程度有关,肝损害越重,血清镁水平越低,并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311,P<0.01)。由于低镁血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隐匿,常被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所掩盖,而临床医生对低镁血症认识不足,往往不把血清镁列为常规电解质检验项目,因此容易造成漏诊,其实肝硬化并低镁血症的发生率远较一般住院病人的6.9%~11%为高[1],本文为47.4%,张秀琴等[2]报道为42%,所以对肝硬化患者应重视其镁离子代谢的变化,定期监测并予足量的补充。
, 百拇医药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尚未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资料显示,肝性脑病组血清镁明显低于非肝性脑病组(P<0.005),提示镁离子代谢紊乱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镁可以促进糖进入细胞膜,促进糖的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缺镁时可致糖的氧化磷酸化脱偶联,使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不能在线粒体内正常氧化,而使神经组织的能量供应受到影响[3]。镁是Na+-K+-ATP酶的激活剂,缺镁时此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内钠堆积而钾则大量丢失,致使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发生改变,而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及兴奋性异常。镁依赖性钙ATP酶可将细胞内的钙转移至细胞外,低镁时此酶的活力下降,使细胞内钙堆积,损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神经细胞的功能有异常[4]。鸟氨酸循环需ATP和镁参与,缺镁时鸟氨酸循环受阻,尿素生成减少血氨升高 。所有这些因素均有助于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治疗肝硬化时应及时纠正镁离子代谢的失衡,尤其是合并肝性脑病者。

    体内镁的总量约67%在骨骼,镁是骨骼中重要的阳离子,镁缺乏可影响骨骼代谢[5]。动物实验证实,镁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肝硬化患者存在着与肝损害程度相关的骨密度减少[6],除与内分泌、钙磷代谢、营养及废用因素有关外,尚可能与镁缺乏有关,因此,为防止肝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在治疗肝硬化的同时,除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外,尚要补充镁剂。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江正辉,主编.临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85

    2 张秀琴,田江林,熊丽兰.肝硬变病人血清镁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3):216

    3 Sjogren A, Floren C H, Nilsson A. Magnesium deficiency in IDDM related to 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Diabetes,1986,35:459

    4 Nanji AA. Symptomatic hypercalcemia precipitated by magnesium therapy. Postgrad Med J,1985,61:47

    5 高志红,杨素清.镁缺乏与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7,17(4):197

    6 严志强,赵英恒.成年男性肝硬化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研究.广东医学,1998,19(1):1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