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73246
肝脏病变的细针穿剌细胞学检查
http://www.100md.com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纪小龙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 北京市 100853

    关键词:肝疾病/诊断;肝肿瘤/诊断;活组织检查,针吸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R575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R575

    Subject headings liver diseases/diagnosis; liver neoplasms/diagnosis; biopsy, needle

    近20a以来,虽然B超,CT和磁共振广泛地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但肝占位性病变仅依靠影象学检查仍无法作出定性的诊断. 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起,B超和细针穿剌结合起来诊治肝脏疾病,国内80年代开始B超引导下细针穿剌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 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可达88.8%,以后国内各大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技术应用于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 Dr Edoute et al将他们1976/1988间无B超引导的细针穿剌诊断27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经验予以总结,对于目前已经普遍采用的B超引导下细针穿剌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
, http://www.100md.com
    1 细针穿剌肝细胞学的优缺点

    细针细胞学穿剌的优点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 在Dr. Edoute et al 279例中,仅一例出现气胸. 根据我们的体会,一个病灶可穿剌3~5次.

    细针细胞学穿剌缺点是涂片细胞学检查,只能确定有无恶性细胞,而不能组织分类. 如为了明确肿瘤的分类,如为鉴别原发性肝癌的亚型时,应进行粗针活检,但其并发症明显高于细针. 另外,细针组织学活检,吸取了粗针和细针两者的优点,减少了穿剌的危险性. 其缺点是所取到的组织材料芯相对较小,有时难以满足多种组织学切片检查.

    2 细针穿剌肝细胞学的适应征和禁忌征

    目前,细针穿剌肝细胞学主要应用在B超或CT检查发现有肝占位性病变,而临床上难以定性时,则进行细针肝活检. 现在通常的选择是,粗针肝活检主要应用于肝弥漫性病变,而细针肝活检主要应用于肝局灶性病变.
, 百拇医药
    2.1 细针穿剌肝细胞学的适应征 ①原发性肝癌;②继发性肝癌;③肝血管瘤(深部);④肝脓疡;⑤局限性脂肪肝;⑥肝囊腺瘤或癌.

    2.2 细针穿剌肝细胞学的禁忌征 ①有出血倾向者,如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者;②疑有肝外阻塞性黄疸者;③疑有肝包囊虫病;④肝表面血管瘤;⑤不能合作的患者.

    3 术前准备、操作程序及术后处理

    3.1 术前准备 ①术前查凝血酶原时间和出凝血时间;②穿剌前,操作医生应用B超检查肝占位性病变的位置,确定进针部位和深度.

    3.2 穿剌针 细针外径不超过1mm,如超过1mm则为粗针. 1931年柏林Charife医院先用1mm细针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获得成功. 本世纪50年代以后瑞典的医生积极开展了此项技术,定名为细针吸取活检术(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①细针 国内主要用PTC针进行穿剌. 由针鞘和针芯两部分组成,针尖的斜面呈30~45角,尖端锋利,针体长15cm~20cm,外径0.6mm~0.8mm(相当于国内的6~8号针).
, 百拇医药
    细针穿剌对组织损伤极小,除能满足细胞学检查取材外,也可用于各种囊肿和含液性病变的诊断性穿剌. ②粗针 经皮穿剌粗针的外径一般大于1mm,其外形、结构和长度同经皮穿剌细针,以外径1.2mm最常用. ③组织学检查细针 组织切割缘针(Sute-Cut针),常用型号为21~23号,外径与细针一致,主要用于肝肿瘤的组织学活检. 此类针目前均系进口.

    穿剌针进入光靶后,术者一边进针,一边提拉针柄中的活塞,使针芯上移(活塞提拉的长度是固定的),因而在针鞘内留出空间嵌入组织条块,此时针鞘内保持负压,吸引切下的组织块芯使之保持在针鞘内,可吸出0.4mm直径,3mm长的组织进行检查. ④穿剌引导针 细针的外径0.7mm,较柔软,穿剌经过皮肤时易弯曲,导致穿剌失败,加用穿剌引导针后可克服此缺点. 穿剌引导针的外径为1.6mm,长5cm. 在细针穿剌前,先将引导针穿入皮下,再用细针穿剌,可避免细针弯曲.

    4 B超引导下细针穿剌肝细胞学的操作程序
, 百拇医药
    4.1 术前测血压、脉搏、并记录,作为术后对照用.

    4.2 B超检查肝占位性病变的位置,一般肝左叶病变的患者取平卧位,右叶病变取左侧卧位. 常规消毒后铺开刀中,用穿剌探头定位,局麻直达肝包膜,皮下穿入引导针. B超仪的荧光屏上显示穿剌线,在引导针孔内插入细针,令患者屏气,细针进入肝脏后即可显示,直至进入预定的穿剌目标内. 穿剌针进入病灶后有组织坚实的手感. 然后嘱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拔出针芯,接上10mL 注射器,使形成负压,针尖在病灶内小幅度的上下提插3~4次,去除负压,迅速拔针.

    4.3 将针道内的吸出物推于玻璃片上,用另一块的玻璃片角,涂成1.0cm~2.5cm大小的圆形涂片. 观察涂片内有无淡黄色的小颗粒. 如有,证实已穿剌到肝组织. 待涂片干燥后,放入95%酒精内固定10min后取出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查. 第二针的吸出物,推于1cm大小的滤纸上,连同纸片放入10%福尔马林液内固定行组织学检查. 第三针吸出物推于滤纸上,放入3%戊二醛内固定行电镜检查.
, 百拇医药
    4.4 穿剌后处理 穿剌后患者静卧4h~6h. 穿剌后初2h,每30min测血压、脉搏1次,并记录,如无变化改为每小时测量1次,共4次.

    5 细针肝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细针肝穿剌,由于针细对肝脏损伤极微,故安全性高.

    1983年Livraghi et al[1]报告,11700例腹部细针活检的并发症为0.05%. 1985年Smith et al[2]报告63108例腹部细针活检的并发症,有明显出血(需输血)27例,胆汁漏51例,一般感染16例,死亡4例,总的并发症为0.16%,死亡率为0.006%,国内陈敏华et al[3]报告160例肝占位性病变,在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剌,其中出血2例,肝癌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

, 百拇医药     关于肿瘤种植的问题,从理论上讲,细针进入肿瘤后再拔出,可能会使细针表面污染少量恶性细胞,导致针道种植. 但Tao et al[4]报告2500例经皮穿剌中无1例沿针道种植. Livraghi et al[1]报告11700例中有2例针道种植(0.016%). 根据我国各地区数万例细针穿剌,尚未见有针道种植的报道.

    6 发展的方向

    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由于影象学检查的普及,发现病变已无困难,但要准确作出定性诊断仍困难不少. 在B超引导下细针穿剌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上,应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6.1 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 诊断肝实质性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阳性率77%~90%左右,沈国钧et al[14]报告102例肝癌,针吸癌细胞阳性为86.27%(88/102). 对临床怀疑肝癌患者可迅速作出诊断,避免了部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手术,亦为肝动脉插管化疗提供了细胞学的诊断依据.
, http://www.100md.com
    但是,FNAC对肿瘤的分类、不典型增生的肝细胞、高分化肝细胞性肝癌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FNAC有10%~23%的假阴性,故不能对恶性肿瘤作为排除性的诊断方法.

    6.2 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组织学(histology)检查(FNAH) FNAC不能进行组织分类,我们将细针吸出物推注于小滤纸片上,连同滤纸放入10%福尔马林内固定送组织检查. 有4例肝癌,2例细胞学诊断为间变细胞,另2例诊断为肝硬变肝细胞,而FNAH全诊断为高分化肝细胞癌;继发性肝癌8例,细胞学均诊断为癌细胞阳性. FNAH诊断为平滑肌肉瘤1例,鳞状上皮癌2例,腺癌5例.

    6.3 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检查(FNAU) FNAH取到的组织块较小,部分病例不能进行组织学分类. Ghadially报道大约有1%~8%的肿瘤仅靠组织学(光镜)无法作出诊断. 我们尝试进行了电镜检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电镜不仅能进一步证实组织学诊断,还可提示肿瘤的组织发生,尤其对于肝脏的转移癌则有助于识别肿瘤的来源,用FNAC及FNAU结合起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阳性率. 但是,目前在标本处理、组织定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FNAU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 http://www.100md.com
    6.4 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检查 细针吸取的细胞,仅靠常规染色诊断有困难时,可采用免疫组化进行细胞不同抗原的标记,以鉴别细胞的不同抗原类型. 如神经内分泌标记可以帮助类癌的诊断(常为转移性),AFP标记阳性可支持肝细胞癌的诊断等. 目前的趋势是进一步制备更多的有特异性的抗体,使鉴别诊断更为准确、方便.

    6.5 B超引导下细针吸取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检查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核酸水平的检测成为可能,如各种癌基因的检测. 细针吸取的组织或细胞由于标本有限,许多检查不能进行,而基因检测正好可以不受标本量多少的限制,因为几个细胞就可以从基因水平予以诊断,所以细针吸取细胞学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如原位杂交、原位PCR等.

    通讯作者 纪小龙

    7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Livraghi T, Damascelli B, Lombardi C, Spagnoli I. Risk in fine-needle abdominal biopsy. J Clinical Ultrasound, 1983;11:77-81

    2 Smith EH.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re there any risks. In Holm HH: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Copenhagan, Munksgaard, 1985;1-10

    3 陈敏华,董宝玮,李建国,王彬,袁珍;薛丹.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85;7:85-88

    4 Tao LC,Pearson FG, Delarue NC, Langer B. Sanders DE. Percutaneous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Cancer, 1980;45:1480-1485

    收稿日期 1999-03-30 修回日期 1999-04-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