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73303
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肿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吴凤林 龚渭冰 金伟军 梁珠波 任玉霞

    单位:吴凤林(5105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超声科);龚渭冰(5105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超声科);金伟军(南方医院临床药理基地);梁珠波(5105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超声科);任玉霞(黑龙江鹤岗市矿务局医院B超室)

    关键词: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00723

    本研究探讨经静脉超声造影增强彩色血流信号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5例,年龄13~57岁,平均(40±10)岁。乳腺肿块直径 1.1~10.0 cm,平均(3.5±2.6) cm。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前3~5 d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标本送病理检验。应用美国GE logoq 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线阵探头,频率 7.5 MHz。注射造影剂前、后观察肿块彩色血流信号变化。用氟碳微气泡造影剂, 微泡直经 2.0~5.0 μm之间,浓度 1×109~2×109/ml,每次用 0.5~0.6 ml,经左侧手背静脉快速推注;如重复注射,间隔大于10 min。彩色增强效果判定:0级,造影前后彩色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I级,造影后血管条数增加,彩色血流束增宽、延长,但无片状彩色血流。II级,造影后彩色血流信号显著增多,肿块边缘及内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片状及分枝状彩色血流束。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乳腺实性占位20例,囊肿5例。造影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内无彩色血流或血流稀少(2条彩色血流束)表现的乳腺增生4例,乳腺癌7例(图1)和囊肿5例;血流丰富(3条彩色血流束)者乳腺癌5例,乳腺纤维(腺)瘤4例。造影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恶性肿瘤彩色信号增强显著;多数良性占位呈弱增强或不增强,少数增强显著。0级增强6例,其中5例囊肿、1例增生;I级5例,其中3例增生、2例导管癌;II级14例,其中10例导管癌(图2)、4例纤维(腺)瘤。

    图1 声学造影之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边缘有一短条状彩色血流束

    图2 经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 0.6 ml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内
, 百拇医药
    有一大片状彩色血流束,边缘亦有一小片状彩色血流(箭头示),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

    讨论

    恶性肿瘤的血供特征是滋养动脉扩张,肿瘤血管增生,血供极为丰富。但本组12例乳腺癌中仅5例表现彩色血流丰富,另7例血流欠丰富或无彩色血流信号,其原因除与肿块大小、病理有关外,与彩色多普勒的敏感性也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因仪器的局限性,低速血流信号不易与背景区别,故细小血管的低速血流多不显示。超声造影通过造影剂微气泡的气-液界面能极大增强多普勒散射信号,提高信-噪比。造影后,原血供丰富者,彩色血流信号更丰富,肿块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片状彩色血流;原血供不丰富者,彩色流信号亦有不同程度增强,包括血流束增宽、延长、血管条数增多,或片状彩色血流。由此可见,超声造影提高了彩色多普勒检测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本组中,恶性肿瘤彩色增强效果显著,造影前仅4例(4/12)血流信号丰富,造影后增加至10例。而良性病变多数增强效果不显著,造影前9例(9/13)彩色血流信号稀少,造影后呈弱增强或不增强,仅4例乳腺纤维(腺)瘤(4/13)造影前血流丰富,造影后彩色增强效果显著。通过造影增强效果能更准确、直观地反映乳腺肿块血供状况,有助于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本组1例直径小于 2.0 cm的乳腺癌,造影前肿块边缘及内部无血流信号,提示为良性病变;造影后瘤体内有1条粗彩色血流束,改诊断为乳腺癌,与术后病理符合。虽然彩色血流丰富者恶性可能性大,但少数良性肿块也可表现血供丰富,因此在诊断时还须参考肿块形态、边缘状况及内部回声等二维超声资料,以便判定病变性质更为准确。有报道称乳腺良性肿块的彩色血流束细窄、平直,恶性肿块的血流束迂曲、粗大,对此,本组资料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1999-12-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