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内科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73989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棕色瘤致截瘫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内科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金世鑫 黄公怡 刘东戈 汪耀 沈志卫

    单位:100730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金世鑫、汪耀、沈志卫),骨科(黄公怡),病理科(刘东戈)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990121 患者男,50岁。因腰痛3个月、双下肢瘫痪20天,于1995年5月30日入院。10年前出现烦渴多饮,未查血钙,腹部X线平片发现肾结石。5年前始上楼梯时下肢无力、渐见下蹲后站立困难。3年前行走中跪倒,经X线拍片发现髌骨骨折和全身性骨质疏松。20天前不能独立行走,持拐行走也甚艰难。外院磁共振 (MR)脊柱片诊断为第11胸椎管内占位病变。入院体检:双下肢肌力Ⅱ~Ⅲ级,右股骨内髁明显膨大,有压痛,余无特殊发现。胸、腰椎X线片无重要异常,右膝X线片示:右股骨远端内侧约有10 cm×3.5 cm大小溶骨性破坏,伴骨皮质破坏 (图1)。骨扫描显示:头颅、肋、胸椎11和12、双髂骨、双膝、双踝放射性明显浓聚,拟诊为多发性骨转移瘤 (图2)。骨病病因不明,行右股骨下端溶骨病变部位活检,病理证实为棕色瘤 (图3)。以下检查所见证明棕色瘤由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PHPT)引起:血钙3.2 mmol/L,血磷0.67 mmol/L,血碱性磷酸酶181 U/L,血甲状旁腺激素 (PTH)3 150 ng/L(正常<270 ng/L),尿羟脯氨酸1 782 μmol/g.cr[正常(210±178)μmol/g.cr],甲状旁腺双时相扫描发现左甲状腺中部3 cm×2 cm核素浓集区,考虑为甲状旁腺腺瘤。推论截瘫由胸椎11和12的棕色瘤引起,于1995年7月6日行胸椎病变切除术。术中所见:剥离胸椎11椎板时有浮动感,胸11、12椎板已被侵蚀呈薄片状,质地极脆,两层椎板间完全为棕色瘤组织占据。取出大量棕色与褐色组织送病理,证实为棕色瘤病变。因板障内为大量棕色瘤占据,使内板下陷压迫脊髓。经减压使脊髓充分膨起。胸椎10~12和腰椎1的两侧小关节面植骨。术后下肢肌力有改善。1995年8月7日行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术,术中见腺瘤为2 cm×2.5 cm×2.2 cm大小,镜下为甲状旁腺主细胞腺瘤 (图4)。1996年4月随访发现血钙间歇升高。伴血PTH 1 220 ng/L,再次甲状旁腺双时相显像,发现左甲状腺下极有2.0 cm×2.0 cm大小核素浓集区,提示甲状旁腺腺瘤。再次骨扫描片与1995年6月比较:纤维囊性骨炎表现有好转,但右膝与右髋病变范围更大。再次行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术,病理证实为主细胞腺瘤。
, http://www.100md.com
    图1 右股骨下端内侧溶骨性破坏,约10 cm×3.5 cm大小

    图2 全身骨显像:颅、肋、胸椎11~12、髂、膝、踝等多部位放射性浓集区

    图3 棕色瘤,示病灶内有骨形成及破骨细胞活跃增生,可见囊腔形成,肉芽和纤维组织伴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 HE×200

    图4 以主细胞为主腺瘤,瘤细胞排列为腺泡样结构,瘤细胞大小和形态较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略嗜酸性 HE×400

    讨论 PHPT的典型骨病变为纤维囊性骨炎(OFC),体积大,伴出血的OFC呈现为棕色瘤[1]。肉眼的棕色来源于游离的变性血红蛋白和巨噬细胞内的含铁血黄素[1]。典型镜下所见:出血、修复性肉芽、血管组织和纤维组织,以及许多的多核巨细胞等取代了正常骨组织和骨髓组织[1]。由于棕色瘤局部血管丰富和多核巨细胞所引起的骨转换率加速,骨扫描显示为核素浓集区[1]。棕色瘤的骨X线征和活检组织像有时难与巨细胞瘤鉴别,下列征象支持棕色瘤:溶骨病损呈膨大性,且界限清楚,为多发性溶骨病变,血PTH升高[1]。本例符合上述特点。棕色瘤好发部位除图2所示部位外,尚有掌骨、指骨、颌骨、盆骨及各种长骨,甚至喉软骨也可累及[1]。本例棕色瘤为多发性,且胸椎受累致截瘫。

    《参考文献》

    [1] Blinder G, Hiller N, Gatt N, et al. Brown tumor in the cricoid cartilage: an unusual manifestation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nn Otol Rinol Laringol, 1997,106:252-253.

    (收稿:1998-02-16 修回:1998-04-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