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内科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74203
第252例——水肿、心悸、气短、心肌肥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内科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倪超 丁立 许雅

    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中华内科杂志991035病历摘要

    患者男,47岁。因间断水肿5年,心悸、气短8个月,加重2个月于1998年3月4日入院。患者自5年前起,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及颜面水肿,查血白蛋白低,休息1~2个月或输白蛋白后水肿可消退。1年半前开始出现皮肤及黏膜磕碰后易出血。1997年5月出现声嘶、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1个月后体温渐降至正常。同年6月于受凉后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上5层楼后感明显乏力。查血沉(ESR) 6~15 mm/1 h,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超声心动图示“室壁增厚,不除外均匀性肥厚性心肌病,中~大量心包积液”;胸部CT、磁共振(MRI)均示“心肌肥厚、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为包裹性”。2次行心包穿刺术,分别抽取黄色清亮液体110 ml及160 ml;4次胸腔穿刺术,共抽出黄色混浊液体3 500 ml,胸液及心包积液检查结果均为渗出性。住外院治疗期间,尿量逐渐减至200 ml/d左右,活动后心悸、气短进行性加重。1997年11月开始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同年12月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痰中带血丝,双下肢水肿加重,延及大腿及阴囊。经利尿、抗结核治疗40天,症状无减轻。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病后进食少,精神差;大便2~3次/日,呈黄色糊状;近8个月体重增加10 kg。既往X线胸片示结核钙化灶。30年前患过乙型肝炎。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百拇医药
    体检:T 37.3℃,P 84次/分,R 30次/分,BP 100/80 mm Hg,慢性病容,面色晦暗,半卧位,声嘶。双手有散在瘀斑。左腋下可触及一个约1.0 cm×0.5 cm大小淋巴结,质中;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米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度好,均无压痛。口唇紫绀,舌肥厚,舌缘有齿痕。颈静脉充盈。左侧胸廓饱满,双下肺呼吸音减低,左侧肩胛下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齐,心音低远,未闻及心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膨隆,腹壁韧,无压痛,肝肋下未及,剑突下5 cm,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可凹性水肿,阴囊及腰骶部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5 g/L,RBC 3.89×1012/L,白细胞 7.2×109/L,中性0.62,血小板 197×109/L。尿常规:蛋白 75~150 g/L,红细胞150~250/μl,白细胞0~100/μl。粪常规无异常,潜血(-)。ESR 26 mm/1 h。血尿素氮10.0~13.9 mmol/L,肌酐79.5~114.9 μmol/L;ALT、血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清总蛋白 56 g/L,白蛋白28 g/L。蛋白电泳:白蛋白0.51,α10.06,α2 0.13,β 0.13,γ 0.16。抗结核抗体(-)。5U PPD试验:(++++)。血β2微球蛋白3.5 μg/ml。补体:C3 1 120 g/L,C4 265g/L,CH50 72 kU/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ENA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IgG 9.16 g/L,IgA 0.52 g/L,IgM 0.92 g/L。血免疫电泳:λ轻链呈单克隆异常增多,IgA及κ减少,IgG、M、D无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0.4 g。尿免疫电泳:κ 126 g/L,λ 2 190 g/L。胸液:黄色混浊,有自凝块,细胞总数642/μl,白细胞123/μl,单核0.94,多核0.06,黎氏反应(-),蛋白22 g/L,糖6.4 mmol/L,乳酸脱氢酶(LDH)79 U/L,抗结核抗体(-),细菌培养(-),可见增生的间皮细胞,未见肿瘤细胞。心包积液:桔红色微混,有凝团,细胞总数1 960/μl,白细胞20/μl,黎氏反应弱阳性,蛋白41 g/L,糖 5.3 mmol/L,LDH 407 U/L,苏丹Ⅲ染色(+),抗结核抗体(-),抗酸染色(-),细菌培养(-),可见大量增生的间皮细胞,细胞退变,未见肿瘤细胞。腹腔积液:血性混浊,细胞总数30 000/μl,白细胞50/μl,单核0.4,多核0.6,黎氏反应(+),蛋白 2.2 g/dl,细菌培养(-)。心包活检病理:心包组织呈慢性炎,局部间皮增生。腹部B超:肝剑突下3.0 cm,肋下1.4 cm,回声均;腹水。胸腹部CT:两侧胸水,右侧为包裹性,心包积液,右肺门旁小结节影;右下肺间质纹理厚;肝脏稍饱满,少量腹水。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厚度13~15 mm,左室后壁厚度17 mm,右室前壁厚度9~12 mm,有点状增强回声,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增厚;大量心包积液,左室射血分数(EF)50%。
, 百拇医药
    入院后予利尿、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胸闷、气短无减轻。1997年3月10日 行胸腔穿刺术,放出黄色混浊液体700 ml,留置引流管,至3月11日上午共引流胸液1 150 ml。当日下午行心包开窗引流术,放出浅红色液体800 ml。术后心率突减至40次/分,血压降至60/40 mm Hg,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出现哮鸣音及细湿音,经抗休克、强心、利尿、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后逐渐好转。次日晨脱机拔管。术后共引流心包积液250 ml,3月13日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心包积液,拔出心包引流管。以后持续低热,血WBC及中性分类增高,ALT增至527 U/L,总胆红素36 g/L,直接胆红素16 g/L。继续强心、利尿、抗感染、保肝及支持治疗,气短减轻,双肺音明显减少,但双下肢水肿仍比较明显。1997年3月21日下午,患者突然胸闷加重、大汗、烦躁不安,1分钟后心率从85次/分降至50次/分,心电图迅速变为直线,随之呼吸停止、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到,经抢救无效死亡。

    临床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倪超医师(心内科) 本例特点为:(1)中年男性;(2)病程长,起病隐匿,发展缓慢;(3)最初有双下肢及颜面水肿,血白蛋白低,补充白蛋白后,水肿可消退;(4)近期心悸、气短、活动受限、不能平卧、水肿加重;(5)一过性低热、盗汗,皮肤黏膜出血倾向;(6)既往有肝炎史,无结核病史;(7)双侧颈部及左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8)多浆膜腔积液,均为渗出液;(9)超声心动图示心肌普遍肥厚,有点状回声增强;(10)血、尿免疫电泳异常。主要表现为水肿、多浆膜腔积液、心肌肥厚。其最初出现水肿,而无心悸、气短及活动受限,同时血白蛋白低,补充白蛋白后水肿可消退,提示水肿与低蛋白血症有关。近期水肿加重,还与合并心功能不全有关。因为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的收缩功能虽可,但有广泛心肌肥厚,可致心脏舒张功能受损;此外,大量心包积液,使静脉压增高,进一步加重水肿。

    多浆膜腔积液均为渗出性,可能的原因有:(1)结核性:结核仍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且病人有过低热、盗汗,PPD试验呈强阳性。但无结核的直接证据。若为结核性心包炎,历时5年而无心包缩窄,实不多见。因此,结核难以解释整个病情。但不排除在系统性疾病的基础上合并结核。(2)结缔组织病:无相关临床表现,各种自身抗体筛查均阴性,不支持。(3)肿瘤性:心包的原发肿瘤少见,如为转移癌,应有原发灶的表现。病程5年,也不支持。浆膜腔积液中虽有大量间皮细胞,但影像检查无间皮瘤的证据。(4)非特异性:与病毒感染有关,可产生中至大量心包积液,一般为自限性,呈良性过程。此例起病隐匿,病程漫长,不符合病毒性心包炎。上述各种病因不能解释其心肌肥厚,心肌肥厚的原因可能有:(1)肥厚性心肌病:多为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也有均匀性肥厚者。用本病可解释近期的心功能不全,但不能解释多浆膜腔渗出性积液。患者的心肌病变更象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2)甲状腺功能减低:可出现少至中量的心包积液,也可合并心肌病变,但应有更多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而患者缺乏。(3)淀粉样变:该例提示本病的线索为舌大、心肌普遍肥厚,超声检查心肌有点状回声增强,心内膜、腱索均有颗粒状回声。由于蛋白可从肾及胃肠道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淀粉样变也可引起多浆膜腔积液、出血倾向等。用本病似可概括病情的全貌,确诊依赖病理活检。
, 百拇医药
    宋伟医师(放射科) 影像学检查阳性征象如下:(1)胸片及CT示双侧胸腔积液,右侧为包裹性,双侧胸膜增厚,双肺间质纹理增厚伴小斑片状浸润,心包大量积液,心包局部轻度增厚,增强CT显示心室肌、室间隔均匀肥厚,心室腔缩小;(2) 腹部CT显示少量腹水,肝脏稍大。影像学诊断分析根据:(1) 双侧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且为渗出性;(2) 双肺间质病变合并感染;(3) 心室肌均匀肥厚。综合考虑:①结缔组织病,②感染,主要指结核,③肿瘤(间皮瘤、转移瘤、淋巴瘤),④淀粉样变。全身淀粉样变易累及心脏,也可累及胸膜、心包、双肺、肝脏等,形成上述阳性征象。

    沈悌医师(血液科) 患者多器官病变十分突出,据此作下述鉴别诊断:首先想到结核病,可发生于几乎任何器官,此患者既往胸片有结核灶,PPD试验强阳性,浆膜腔积液为渗出液,均支持结核病。但患者无结核感染的中毒症状,抗结核治疗无效,尤其结核感染不会引起心肌肥厚,这些皆不支持结核病的诊断。其次,要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往往有多系统损害,但各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如SLE时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干燥综合征时的口眼干燥、肾功能不全等,本例缺如;且γ球蛋白正常及补体正常,特殊的自身抗体检查都为阴性,故可排除这类疾病。第三为淋巴瘤,有些病例主要表现为结外器官侵犯,多浆膜腔积液、肝肾受累并不少见,也可侵犯心肌。但淋巴瘤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未经治疗,进展极快,而本例起病隐匿,迁延4~5年后方迅速恶化,与之不符。最后应提出淀粉样变性,此病绝大多数发生于4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渐,可累及单一器官,也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乏力,水肿,肝、肾、心等脏器肿大合并功能不全,浆膜腔积液,外周神经损害等:少数病人可有巨舌,声嘶、眼睑淤斑等,颇具特征性。血、尿免疫电泳可查知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或)轻链增加,骨髓中浆细胞增多。本例的临床特点皆可以此病解释,因此,临床诊断应为淀粉样变性。
, 百拇医药
    原发性淀粉样变的诊断靠病理,取得病理标本的途径可以有:(1)腹部脂肪:阳性率高达80%,操作安全。(2)齿龈、直肠:取材要深达黏膜下,否则阳性率低。(3)骨髓:可发现淀粉样物质沉积,产生轻链的浆细胞异常增多。临床上见到原因不明的心衰、肾病综合征。外周神经病、腕管综合征并外周血免疫电泳异常、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高等表现,应考虑到淀粉样变。

    张奉春医师(免疫内科) 同意淀粉样变的诊断。患者有多系统损害,在免疫病中一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以引起,但此例自身抗体均为阴性,因此不象。

    许文兵医师(呼吸内科) 我们以前也见过类似的病例,主要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同时合并皮下淤斑、心室肥厚、舌肥大等,胸膜活检及骨髓活检均支持淀粉样变,最终死于心衰。此例患者的多浆膜腔积液、心室肥厚、皮下淤斑等,以结核不能解释。

    沈文胜医师(心外科) 对此患者的心包开窗引流是成功的,解除了心包填塞的症状。对于急性或慢性心包填塞、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者,均需引流以解除。
, http://www.100md.com
    纪宝华医师(心内科) 同意原发性淀粉样变的诊断。近期参加院临床病理讨论讨论淀粉样变已是第4次,2例病理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MM),说明本病并非少见。国外一综合医院从198l~1992年报道经病理证实为淀粉样变病人1 315例,其中原发性淀粉样变占70%(MM 71例),其他继发于慢性炎症、结核、老年、家族性和局限性(多发生在腕韧带),相比之下我国淀粉样变的发病率很低。该病人还应考虑有无MM,淀粉样变和MM淀粉样变均为AL型淀粉样变,总的文献报道约10%MM病人合并淀粉样变,预后更差,临床应进行鉴别。MM者X线骨骼像和核素γ骨显像可见典型的骨质破坏,骨髓穿刺可见骨髓瘤细胞。

    文献报道474例淀粉样变死前确诊者占98%,腹壁脂肪穿刺212例,骨髓穿刺394例,直肠黏膜活检194例,肝穿刺32例,心肌活检16例,阳性率分别为80%、56%、75% 、97%、100%。同时做腹壁脂肪和骨髓穿刺检查者阳性率可增至90%。淀粉样变多累及心肌,影响心脏舒张功能,而继发性淀粉样变则很少侵犯心脏。患者生前心包开窗引流,术后心包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肺静脉血流骤然增多,导致己有严重病变的心肌张力过高,引起急性肺水肿,应引以为戒。患者死因不明确,可能是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引起心脏停搏,肺血栓栓塞症也有可能且易漏诊。
, 百拇医药
    病理结果

    许雅医师(病理科) 死者为中年男性,身长164 cm,营养差,后背部尸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腔内含混浊草黄色腹水6 000 ml,左侧胸腔积液3 000 ml,心包积液100 ml,心包壁增厚,壁厚0.3 cm。心脏重762 g,左心室壁厚2.2 cm,右心室壁厚0.6 cm,室间隔厚0.8 cm,右心房有附壁血栓,大小3.0 cm×2.0 cm×0.2 cm。光镜检查:大多数心肌纤维周围有一层粉染无定型物质沉着,包绕心肌细胞,部分心肌细胞萎缩。刚果红染色(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苹果绿双折光,证实心肌细胞周围的无定形物为淀粉样物。心肌纤维间质小血管壁增厚,有淀粉样物沉积。二尖瓣及部分心内膜增厚,均有淀粉样物沉积。右心房梳状肌间有凝血及新鲜血栓形成。双肺重1 100 g,切面可见双肺小动脉血栓栓塞,直径0.1~0.3 cm,左肺上叶可见梗死灶,大小4 cm×3 cm×1 cm,左肺下叶2个梗死灶,大小分别为4 cm×4 cm×1 cm及2 cm×2 cm×1 cm,右肺中叶部分肺组织被增厚的胸膜包裹。光镜检查,肺梗死灶内及周围有片状出血,肺内小血管壁明显增厚,刚果红染色显示小血管壁及肺泡间隔有淀粉样物质沉积。胸膜及心包纤维组织增生,有纤维素及淀粉样物质沉积。此外,大量的淀粉样物质还沉积肝脏汇管区小血管壁、脾红髓脾索、胰腺间质、食道、胃、小肠、结肠黏膜下层及肌层、肺门及腹腔淋巴结淋巴窦、肾小球系膜毛细血管壁、膀胱粘膜下层及肌层小血管壁、肾上腺及甲状腺间质等。骨髓脂肪组织和造血组织比例大致正常,造血组织中,浆细胞增多,约占造血细胞的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λ链呈强阳性。根据组织学上多个脏器有粉染无定形物沉积,经刚果红染色证实为淀粉样物沉积,结合临床病史,本例符合原发性淀粉样变。
, 百拇医药
    病理诊断:原发性淀粉样变,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心脏、肺、食道、胃、小肠,结肠、肾、膀胱、肾上腺、淋巴结),骨髓浆细胞增多;右心房附壁血栓,双肺动脉血栓栓塞,双肺梗死;心包及右侧胸膜纤维性增厚;右侧胸水;腹水。死亡原因:原发性淀粉样变累及心脏,引起心衰;双肺小动脉血栓栓塞引起双肺多发性梗死,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陈杰医师(病理科) 尸解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患者为典型的原发性淀粉样变,全身主要脏器几乎均有累及,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于小血管壁上。在心脏,侵犯外膜、中膜及心肌本身。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可除外AA蛋白,结合骨髓免疫组织化学,推测其淀粉样物质是免疫球蛋白轻链,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此例以心肌受累为主要表现,比较少见,临床上能考虑到不容易。患者心脏内膜十分粗糙,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造成多发性肺栓塞,加上心功能差,是病人的死亡原因。在淀粉样变中,原发性的占70%~75%,原因为浆细胞病,其中5%~10%是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为出血倾向、巨舌、免疫球蛋白增高等。

, http://www.100md.com     朱文玲医师(心内科) 今天的临床病理讨论,使我们对心脏淀粉样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诊断心脏淀粉样变方面,应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患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心绞痛或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肥厚,心肌内有发亮的颗粒样回声,心电图却表现为低电压,应考虑心脏淀粉样变的可能。用以上征象诊断心脏淀粉样变的敏感性为87%。第二步应搜索淀粉样变的临床线索,如体位性低血压、舌肥大、多器官损害、肝大或小鱼际肌萎缩等。如有多器官累及,却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证据,应从淀粉样变着手检查。第三步应进一步分析属于哪一型,心脏淀粉样变主要见于原发性,继发性淀粉样变一般不累及心脏。原发性淀粉样变由于单克隆浆细胞增殖,产生免疫球蛋白轻链。75%~90%病人的血浆和尿中可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应作血免疫球蛋白及血和尿的免疫电泳检查。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原发性淀粉样变达80%,故怀疑原发性淀粉样变应作骨髓穿刺。累及心脏的淀粉样变还有老年性淀粉样变和孤立性心房淀粉样变。老年性淀粉样变见于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虽也可出现心衰或心律失常致死,但预后比原发性淀粉样变好。第四步取得病理学证据,是确诊淀粉样变的关键。确诊心脏淀粉样变应作心内膜心肌活检。

    治疗方面应用洋地黄治疗心衰时应警惕中毒。26%尸检发现心脏血栓,易发生栓塞事件。如有血栓栓塞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原发性心脏淀粉样变用抑制浆细胞增殖药物,如激素、马法兰等,但效果甚差,仅1%存活5年以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