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75421
生物疗法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抗瘤效应
http://www.100md.com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吕同德 于兰 陈新民 邓芝云 张元平 杨霄鹏 张百炼

    单位:吕同德 于兰 陈新民 邓芝云 张元平 杨霄鹏(兰州军区总医院实验科,兰州730050);张百炼(甘肃省肿瘤研究所)

    关键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990117

    肿瘤生物疗法是80年代兴起,并称之为肿瘤治疗的第4种模式〔1〕。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cytokines)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LAK细胞),但治疗效果评价不一。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生物制品的抗瘤效应,本文做了如下探索。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Ba1b/c裸鼠,6周~8周龄,共15只,分成1个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脾细胞:取新鲜胎脾用RPMI-1640制备成1×1012/L细胞悬液,37℃、5%CO2条件下培养3d~5d。
, http://www.100md.com
    1.2 主要试剂 ①IL-2(军事医学科学院产品),分别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00U/ml和4000U/ml。②抗CD3mAb为军事医学科学院产品。

    1.3 LAK细胞的制备

    1.3.1 IL-2/LAK细胞取胎脾和胸腺制成细胞悬液,以5×109/L细胞浓度置于含IL-2(7×105U/L)和10%人AB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收集培养第3d~5d的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1.3.2 CD3-IL-2/LAK细胞在常规制备的LAK细胞中,加入抗CD3mAb,诱导浓度为20μg/L。

    1.4 低分化人胃癌细胞系裸鼠移植试验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GGC-8140),制备成1×103/L细胞悬液,每只裸鼠背部皮下注射0.3ml。
, 百拇医药
    1.5 LAK细胞的活性测定 按参考文献〔2〕的方法进行。

    1.6 抗瘤试验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每只鼠于肿瘤局部每次分别注射IL-2(500U~4000U),脾细胞(0.3×107~2×109),IL-2/LAK(IL-2为500U~2000U,LAK为0.5×107~2×109)和抗CD3mAbIL-2/LAK(IL-2为500U~2000U;LAK为0.5×107~2×109;抗CD3mAb为5ng~10ng),0.5ml/只,隔日1次,共18次。每次注射前测量肿瘤的大小,注射后定时观察动物的生活情况。

    2 结果

    2.1 荷胃癌裸鼠模型的建立 接种癌细胞2周后,皮下形成瘤结,瘤体大小不等,小者0.60cm×0.60cm,大者2.75cm×1.87cm,成瘤率达100%。病理形态学检查符合低分化人胃腺癌的特征。
, 百拇医药
    2.2 几种生物疗法对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的影响 荷瘤裸鼠当用生理盐水处理时,平均生存时间为34.0d;单纯注射IL-2组为44.3d;单纯注射脾细胞组为32.7d;注射IL-2/LAK细胞组为44.3d;而注射抗CD3mAb-IL-2/LAK细胞者则大于47.0d。

    2.3 几种生物疗法对瘤体大小的影响 按上述方法共注射18次。注射抗CD3mAb-IL-2/LAK细胞组于注射第6次后,瘤体表面液化;注射第8次后,瘤体开始坏死缩小;注射第10次后,瘤体坏死脱落;注射第18次后,瘤体局部基本愈合(表1,图1)。其他4组均未能使瘤体缩小。

    表1 几种生物疗法对瘤体大小的影响 处理方法

    瘤体大小(cm)

    处理前

    处理后
, 百拇医药
    生理盐水

    0.88×0.88

    1.80×1.80

    IL-2

    0.62×0.62

    1.50×1.90

    脾细胞

    1.48×0.8

    1.85×0.87

    IL-2/LAK

    0.71×0.71

    1.17×1.12
, http://www.100md.com
    抗CD3mAb-IL-2/LAK

    1.14×1.14

    坏死、脱落

    图1局部注射抗CD3mAb-IL-2/LAK细胞前后对瘤体的影响

    A:瘤体大小为1.14cm×1.14cm;B:第8次注射后瘤体缩小至1.0cm×0.8cm;C:第18次注射后,瘤体脱落、愈合

    3 讨论

    70年代曾报道,输入特异性T淋巴细胞具有抗肿瘤的作用。80年代以来,又开展了以细胞因子和LAK细胞为特征的肿瘤生物疗法。
, http://www.100md.com
    以往研究证实,LAK细胞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瘤细胞转移,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3,4〕,但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不一。我们以荷胃癌裸鼠为模型,分别观察了脾细胞、IL-2,IL-2/LAK细胞及抗CD3mAb-IL-2/LAK细胞的抗瘤效应。结果表明,最后一种生物疗法具有延长荷瘤裸鼠的存活时间,并能使瘤体缩小、坏死、脱落及愈合的效应,与Anderson等〔5〕关于抗CD3mAb和IL-2与LAK细胞联合培养可明显增加LAK细胞数量及其杀伤活性的报道相似。这一实验研究的结果,对临床上采用以LAK细胞为代表的肿瘤生物疗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吕同德,男,44岁,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兰州市小西湖西街98号,Tel.(0931)8975222

    参考文献

    [1]田志刚,孙纳.肿瘤治疗的第4种模式—生物疗法.实用肿瘤学杂志,1991;5:76-79
, 百拇医药
    [2]韩福刚,许红兵,梁厚勤.LAK细胞和IL-2治疗晚期肝癌10例.中华肿瘤杂志,1991;13(2):145-147

    [3]Rosenberg SA. Observation on the systemic administation of autologous LAK cells and IL-2 to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NEJM, 1985;-313(23): 1485-1492

    [4]Rosenberg SA. A progress report on the treatment of 157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using LAK cells and IL-2 or high-dose IL-2 alone. NEJM, 1987;316(15): 889-897

    [5]Anderson PM, Blazar BR, Bach FH, et al. Anti-CD3+ IL-2 stimulated murine killer cells in vitro generation and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y. J Immunol, 1989; 142(4):1383-1394

    (收稿 1998-05-25 修回 1998-06-15), 百拇医药